中药的故事—黄连

 

黄连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t...

黄连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产地

味连主产于重庆石柱县,四川洪雅、峨眉等地。湖北、陕西、甘肃等地亦产。主要为栽培品。为商品黄连的主要来源。雅连主产于四川洪雅、峨眉等地,为栽培品,极少野生。云连主产于云南德钦、碧江及西藏东南部,原系野生,现有栽培。

性状鉴别

味连 :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

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饮片 黄连片:呈不规则的薄片,外表皮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细小的须根。 切面或碎断面鲜黄色或红黄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极苦。

酒黄连:形如黄连片,色泽加深。略有酒香气。

姜黄连:形如黄连片,表面棕黄色。有姜的辛辣味。

萸黄连:形如黄连片,表面棕黄色。有吴茱萸的辛辣香气。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

性能特点

本品大苦大寒,清泄而燥,药力颇强,主入心、胃经,兼入肝与大肠经。作用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为治湿热火郁之要药。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病证

(1)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

(2)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

(3)肝火犯胃呕吐吞酸。

(4)血热妄行吐衄,痈瘟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疖肿,程热疮疹。

使用注意

本品大苦大寒,过量或久服易伤脾胃,故内服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常量久服,胃寒呕吐或脾虚泄泻者忌服。

药理

本品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原虫、抗炎、抗过敏、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降血压、抑制胃肠平滑肌、抗溃疡、利胆、降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抑制中枢等作用。
黄连的故事
从前,在土家族居住的黄水山上,有一个姓陶的医生。他家有个园子专种药草,他用这些药草给人治病。由于医术高明,远近都有人来请他去治病。陶医生出门的时候多,就请了一个姓黄的帮工来经管园子。

陶医生的女儿叫妹娃,长得漂亮、聪明、活泼,老两口视如掌上明珠。妹娃也喜欢栽花种药,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园子里看花看药。

正月的一天早上,寒霜未化,冷气袭人。妹娃来到园子里,见花未开,草未萌芽,就开了后门,沿着小路往山上走。忽然,她看到路边有一朵油绿色的小花开放了。妹娃越看越喜欢,就用手指把四周的泥土掏松,把它连根挖起,种在园子里。帮工看到这株在天寒地冻的正月就开花的野草,也很喜欢,天天浇水,月月上肥。那草越长越茂盛,后来结了籽。帮工把这花的籽洒在园子里,第二年,园里绿色的小花就开得更多了。

不料,妹娃得了一种怪病,满身燥热,又吐又拉,只三天,就瘦得皮包骨头了。陶医生到外地给人治病尚未回来,妹娃的母亲只好请当地另一名医前来给女儿治病。这位名医是陶医生的朋友,诊治十分细心。可连服三剂药都未见效,肚子越拉越厉害,还屙起血来。母亲整天守护在床前,急得吃不下,睡不着,想起女儿的病就掉泪。

帮工看在眼里,很焦急,怎么办呢?忽然,他想起那绿色的小花,前个月自己喉咙痛,偶然摘下一片叶子,嚼了一下,虽然苦得要命,但过了一个时辰,喉咙痛居然减轻了。接着,他又嚼了两片叶子,当天就不痛了。妹娃这个病,这种花草能不能当药呢?不妨试一试。想到这里,他就连根带叶扯了一株起来,煎成一碗水,趁妹娃的妈妈去煮饭时,端给妹娃喝了。谁知早上喝的,下午病就好多了;再喝了两次,病居然全好了。这时,陶医生回来了,一问经过,非常感动,连声感谢帮工说:“妹娃害的是肠胃湿热,一定要清热燥湿的药才医得好。这开绿花的小草,看来对清热燥湿的功效呀!”

因为这位帮工姓黄名连,为了感谢他,这药材也就取名为黄连。


    关注 智营华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