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古籍抗疫药材二十五种

 

几千年的历史表明,无论疫病多么险恶,多么猖獗,可终究邪不胜正,人类最后总是可以渡过种种灾难。那么,在医疗设施和技术都非常落后的古代,中国人究竟是怎样对抗疫病并战胜疫病的呢?...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官方和民间应对疫病的史料,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几千年应对疫病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血泪史。每一次疫病的来临,都会给人类造成重大创伤。人类必须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才能战胜病魔,生存下来。可是时过不久,疫病又会卷土重来,以新的形式再次出现在人类面前,人类将陷入另一场生死之战。几千年的历史表明,无论疫病多么险恶,多么猖獗,可终究邪不胜正,人类最后总是可以渡过种种灾难。那么,在医疗设施和技术都非常落后的古代,中国人究竟是怎样对抗疫病并战胜疫病的呢?1.寒水石——清热降火,利窍消肿

又称凝水石、鹊石,是一种矿石中药材,多为规则的块状结晶,常呈斜方柱形,有棱角白色或黄色,表面平滑。气微,味淡。主要功效是清热降火,利窍,消肿等。汉代《名医别录》曰:“除时气热盛。”此为咸寒药,主治少阴君火。明朝缪希雍在《神农本草经疏》中记载:“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大寒微咸之性,故主身热邪气,皮中如火侥,烦满,及时气热盛。”2.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又名奈何草、白头草、猫爪子花等,味苦,性寒。主治热毒痢疾,血痔,痈疮,瘰疬等。东汉《神农本草经》谓:“主温疟狂易寒热。”清代张璐《本经逢原》也认为:“其治温疟狂易寒热等症。”3.木香——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味辛,性温。主要用于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痢疾后重等。东汉《神农本草经》谓“主邪气,辟毒疫。”张山雷在《本草正义》中记载:“《本经》主邪气,辟毒疫者,芳香得以辟除秽恶,疫疬为害,无非阴霾恶臭,足以病人,木香芳烈,自可以消除秽浊之气。”4.升麻——清热解毒,发表透疹

呈不规则的长形块状,多分枝,呈结节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不平。气微,味微苦而涩。可发表透疹,清热解毒等。东汉《神农本草经》云:“主解百毒……辟瘟疫。”汉代《名医别录》又曰:“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5.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又名两色鳞毛蕨,味辛、苦,性寒。主要用于时邪感、发热重、恶寒轻、舌质红、苔薄白、脉浮者等。汉代《名医别录》谓“凡大头瘟疫肿连耳目,用泄散而不应者,但加入贯众一味,即邪势透泄而热解神清。”明朝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又云:“疫气发时,以此药置水中,令人饮此水则不传染”。6.柴胡——透表泄热,疏肝解郁

又称茈胡、地薰,性微寒,味苦、辛。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等。唐代甄权在《药性论》中记载:“主时疾内外热不解。”清代张璐《本经逢原》又曰:“柴胡,小儿五疳羸热,诸疟寒热,咸宜用之。痘疹见点后有寒热,或胁下疼热,于透表药内用之,不使热留少阳经中,则将来无咬牙之患。”7.降香——行气活血,止痛止血

呈类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切面有致密的纹理。气微香,味微苦,性温。主要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等。唐代李珣《海药本草》谓“主天行时气”。明代医家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曰:“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恶气。入药以番舶来者,色较红,香气甜而不辣,用之入药殊胜,色深紫者不良。上部伤,瘀血停积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胁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药刮末,入药煎服之良。治内伤或怒气伤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本草再新》中也记载:“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胃。”8.地龙——清热息风,通行经络

呈弯曲圆柱形,体表灰褐色或灰棕色,皱缩不平,“白颈”不明显。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间有泥土,肉薄。气腥,味微咸。主治热病惊狂、小儿惊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唐朝陈藏器《本草拾遗》谓“疗温病大热,狂言,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9.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多呈纺锤状,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气香,味微苦、辛。主要用于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等。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天行疫瘴”。10.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性寒,味咸。主要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小儿惊痫等。宋朝刘翰、马志等《开宝本草》云:“主天行头痛寒热。”11.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味辛咸,性温。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宋代刘翰、马志等《开宝本草谓》:“主诸风,宣通五脏…久服之,无瘟疫虐。”12.甘草——清热解毒,补脾润肺

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解毒。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宋朝苏颂在《本草图经》中记载:“甘草能解百毒,为众药之要。”13.雄黄——燥湿祛痰,截疟解毒

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夺、平、寒。”可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宋朝《圣济总录》载雄黄丸“辟瘟疫不相传染”,并说“凡时行瘟疫,皆四时不正之气,感而病者,长少率相似。此病苟不辟除,多致传染。宜有方术,预为放之。”清代鲍相璈《验方新编》曰:“雄黄研细末,水调,多敷鼻孔中,与病人同床,亦不传染,神方也。”清朝王清源《医方简义》的避瘟丸,由雄黄、鬼箭羽、丹参、赤小豆组成,服之“可不染瘟疫”。14.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气寒,味微苦咸。”主治温病热盛烦渴,菌痢,丹毒,痢疾,痈疽肿毒等。明代张介宾《本草正》曰:“治瘟疫热毒发狂,风热斑疹……凡以热兼毒者,皆宜蓝叶捣汁用之。”《名医别录》又云:“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15.芒硝——清火消肿,泻热通便

味咸、苦,性寒。可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等。明朝贾所学在《药品化义》中记载:“主治时行热狂。”16.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味辛、苦,性温。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张仲景辟一切恶气,用苍术同猪蹄甲烧烟,陶隐居亦言术能除恶气,弭灾疹。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本草正义》记述更为详细:“苍术,气味雄厚,较白术愈猛,能彻上彻下,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故时疫之病多用之。最能驱除秽浊恶气,阴霆之域,久旷之屋,宜焚此物而后居人,亦此意也。”17.蜀椒——发汗散寒,止痛止痒

椒红味辛,性温。椒目味苦,性寒。主要用于腹内虚冷,疮肿作痛,久冷不痢等。明朝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谓“堪辟瘟疫”。18.麻黄——发汗散寒,利水消肿

味辛、微苦,性温。可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麻黄乃肺经专药……实为发散肺经郁火之药。”因此古人用麻黄等发散肺经郁火以防疫,如《日华子本草》谓麻黄“御山岚瘴气”。《圣济总录》“辟瘟疫不相传染”的方剂绝瘴散就是以麻黄为君药。19.犀角——清热凉血,定惊解毒

味酸咸,性寒。可清热,凉血,解毒等。清朝吴瑭《温病条辨》化斑汤方论注:“主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取其咸寒,救肾水,以济心火,托斑外出,而又败毒辟瘟也。”20.金银花——宣散风热,清解血毒

性甘寒,气芳香。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据清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载:“清络中风火实热,解瘟疫秽恶浊邪。”21.绿豆——清热解毒,消肿通气

味甘,性寒。可消肿通气,清热解毒。清朝刘松峰《松峰说疫》云:“绿豆甘寒亦清热解毒之品,兼行十二经,祛逐疫毒,无微不入。”22.浮萍——发汗祛风,清热解毒

味辛,性寒。主要用于时行热痈,斑疹不透,风热痛疹,皮肤瘙痒,疮癣,丹毒等。清代刘松峰《松峰说疫》曰:“能发瘟疫之汗者,莫过于浮萍。”23.石膏——清热止渴,解毒泻火

味辛、甘,性大寒。主治热病壮热不退,热毒壅盛,发斑发疹等。清朝余师愚在《疫疹一得》中记载:“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24.麻油——解毒生肌,润肠通便

味甘,性凉。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清代赵学敏《串雅内外编》云:“凡人瘟疫之家,以麻油涂鼻孔中,然后入病家去,则不相传染;既出,或以纸捻探鼻深入,令嚏自方为佳”。25.人参——补脾益肺,安神益智

被称为“百草之王”,在很早的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认为,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黄帝内经•素问》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古人常常用补气药以御瘟疫,如由人参等16味药组成的神仙百解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常服辟温疫,治劳倦”。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是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应对瘟疫的,而千百年来的抗疫实践又证明这些古老的方法行之有效,即使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注 国学时代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