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厨师,舌尖上的艺术工作者

 

我们的工种叫烹饪,央视的一档《舌尖上的中国》把我们的工作提升到了神圣的高度,因为舌尖上的中国...



我们的工种叫烹饪,央视的一档《舌尖上的中国》把我们的工作提升到了神圣的高度,因为舌尖上的中国,讲述的是中华文明的演绎过程。我们的职业叫厨师,这里面实实在在有一个“师”字。这个“师”字在中国可不是随便可以用的,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叫“师”的。
现代化进程前在中国的文化中,有所谓“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一般的职业叫法如做木工活的叫木匠,打铁的叫铁匠,修房子的叫泥瓦匠,连教书的,也被叫教书匠。那些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在中国很多很多的职业和手艺活儿,都只是匠,不能称“师”。
另外一个现象。过去的中国人家家户户都在厅堂里供奉着一个牌位,而且是世世代代供奉着的,上书五个字——天地君亲师。师是与苍天大地,与先祖先辈,与皇帝老儿排在一起被世人供奉着的。文化传承到了今天,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实现了共和,皇帝我们现在不要供了。但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天地、祖宗和师仍在继续渗透在我们的血脉里,至今仍保留着,延续着,还是用心去祈祷、去感恩、去感谢、去尊敬的。虽然,这个牌位上的师,指的是师的祖宗——孔夫子。由此可见,我们从事烹饪行业的,能够与圣人同号,也被尊称为“师”,真是不简单啊!

在过去的中国,要通天文地理,搞艺术教学问的人,才能叫做“师”。画画的,叫画师;搞音乐的,叫做乐师;传授文化的,叫做教师;到了现代,有一技之长的其他手艺人,要奋斗到很高的水平,才能叫“师”,像建筑师、设计师。为什么干烹饪工作的能叫“师”呢?还不得又从古人话中来寻找答案。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古人还说,食色,性也。吃饱吃好,是人的天道,是最基本的人性。
可见厨师这个行道,是和人性、人的天道紧紧连在一起的。正是这样的重要性,古人才把做菜做饭的手艺人,叫“师”。五色和、五音和、五味和,称为美,这色、音、味,正对人的耳目鼻口,对应着听觉、视觉、嗅觉和味觉,所以,古人把调色的尊为画师,把调音的尊称乐师,把调味的尊称厨师。
五味调和谓之美。厨师不仅是把饭菜做出来,让人吃饱肚子了事,厨师还是美的创造者。正是中国文化把烹饪厨艺提到了这样高的地位,把它作为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的烹饪,才成为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也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历史上才有那么多文人墨客津津乐道于烹饪之道。
另外再来谈谈什么叫“师”?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厨师为师,不仅要把饭菜做好,还要通过自己的创造,承传烹饪之道,教授烹饪之艺,解释道与技艺中的疑惑。一句话,厨师有一个很伟大的使命,就是要把中国的餐饮文化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发展传承下去。
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也曾讲过,烹饪是文化,是艺术。在我们国家,厨师是归劳动部门管的,在法国,厨师是归文化部门管的。因此,现代中国烹饪大师必须更加自尊自爱,更要注重在传承中创新,包括菜品的创新和活动的创新。研究国外先进的烹饪技术,比如西班牙分子技术的胶囊技术、低温技术等等。赋予当代中国的烹饪文明,更文化、更艺术,还更加科学。中国烹饪艺术不是为吃饱,而是提供给全人类一种味美艺术的生活方式,中国的烹饪艺术工作者,我们的厨师应该努力,给全世界提供一种心跳感觉的中餐艺术。
所以,从事烹调工作的大师们,应自豪我们的厨师之道,就要秉承中国美食文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统一的精神,在烹饪中,顺应自然之物的本性,怀着关爱之心,追求色、香、味、形以及营养的合理及变化,给全世界喜欢中国菜的人,吃得健康,吃出美味,吃出艺术。一句话,中国的厨师之道,就是中国人的做人之道。做一个中国当代的厨师,就是在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中国人。

作者:章乃华


    关注 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