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一测:体内有湿气的10种表现内附祛湿5招

 

我的图文...



炎热夏季,人容易胃口不佳,精神状态不好,有时还会生病,总而言之,就是浑身不对劲……原来是体内湿气在作祟!

小伙伴们对着症状对照一下,如果觉得自己也是这个状态,不防尝试一下文中提到的五种方法。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

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古语有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不要以为夏季天气炎热就是干燥,其实在夏季空气中的湿度反而比较高,这个时候祛湿排毒就显得尤为重要。打倒负能量,随小编一起来识破“湿气”的小伎俩!

中医认为,“湿气”会引发和恶化多种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有关。那你的体内有没有湿气呢?
测一测就知道
体内有湿气的10种表现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

    2.睡觉流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

    5.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6.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冲掉);

    7.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8.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9.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10.舌头边缘有锯齿,俗称“裙边舌”。

    
如有以上1~2种症状,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体内有湿气。小编整理了五大方法,助你祛湿气一臂之力。
1


食疗

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湿的作用,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汤等。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
此外,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煲成粥或者煮水喝,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
2
运动

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加速湿气的排出。跑步、健走、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强体内水分代谢。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因为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湿热病症。
3
清淡饮食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保护肠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适量、均衡饮食。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

甜食油炸食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在烹调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时,最好加入葱、姜,以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4
调味料祛湿

姜、葱、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
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姜汤,用姜汤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5
艾灸祛湿

当体内有湿气时,不妨试一试艾灸疗法,找准六大穴位击溃湿邪!
中脘穴


在我们腹部中线,脐上4寸。每天可以艾灸10-15分钟左右,可减轻胃部不适,有助于祛湿。
曲池穴


是我们的手阳明大肠的合穴,该穴位可以祛除风湿,调理气血、还可以改善手麻及胸中烦闷等。屈肘肘横纹的外端就是这个穴位了,每次使用艾灸10分钟。
足三里穴


在我们外膝下3寸、胫骨外一横指位置,每次需要艾灸10-15分钟左右,长期坚持,可以有效祛湿
丰隆穴


在我们的小腿外中点,肌肉鼓起处,艾灸丰隆穴位可以有效祛湿。每天都可以艾灸15分钟,健脾祛湿效果显著。
解溪穴


在我们的脚背、踝关节凹点,是身体祛痰祛湿穴位,可以解除下肢水肿。每天可以艾灸解溪穴15分钟,坚持就可以很好祛湿。
关元穴


在我们的脐下3寸,是养生保健穴位。长期艾灸关元穴可以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天艾灸10-15分钟可以祛湿。
在这样高温多雨的夏季,请务必珍惜好自己的身体。


    关注 沙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微服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