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超出“参考范围”真的没事吗

 

稍微超“参考范围”有事吗?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检......





来源:医学检验圈by华通医疗





求职
地图


网页
应用
更多


关键词:稍微超“参考范围”有事吗?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检验结果有时会高出一些临床的参考范围,然而高出范围并不明显,这往往都很容易让我们忽略,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多种原因,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了解“正常值”、参考范围和医学决定水平。

首先讲述一个临床案例:

秋冬季节正是小儿腹泻高峰,忙忙碌碌。这一天,儿科住院医师陈医生收治了一个患儿,在做常规检查后发现,这个患儿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上感、呕吐、腹泻,另外有点轻微的皮疹,也许是电解质丢失的原因,精神较差。

血常规的检查基本在参考范围内;生化结果:钾、钠、氯稍低,有点特殊的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稍增高。对于这个问题,陈医生曾向检验科请教过,ALT的参考范围是根据统计学的方法采用参考人群的95%区间的出来的,较微升高可能仍在参考范围内。以前也见过很多ALT轻微升高而过两天复查正常的情况,可以不予考虑。

但开完医嘱后,陈医生将报告拿给上级医生审阅时,上级医生在看过患者后,告诉陈医生,虽然ALT的0-40U/L只是参考范围,单从检验的角度来说,稍微升高意义还是不大,但是在临床上,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并不是说不达到医学决定水平就不需要处理。目前,根据患儿情况,肠道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多器官功能损害是其最凶险的并发症。

目前有ALT升高,虽然没有达到诊断肝功能损害的医学决定水平,还不能诊断肝功能损害,但患者精神较差,仍需要排除器官损害早期的可能。密切观察,抽血送检验科检测心肌酶谱,必要时检查心电图,先给一些简单的护肝处理。也许你见过很多的案例最后都没有特别情况发生,但是100个案例中只要有一个被你碰上,在早期还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检验指标在临界范围没有发现,也没做处理,病情最后恶化再处理的话,可能就为时已晚。


目前来看,临床上衡量一个检验指标是否有意义,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参考范围和医学决定水平。因为绝对意义上的“正常值”要制定是非常困难的,平时很多人以为的“正常值”,其实都是概念运用不当

参考范围是指在参考人群中进行抽样和根据该项目的检验结果的分析特征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后得出的衡量该项目是否异常的指标,常采用参考人群的95%区间。在此范围内可认为是正常。

但是,由于其制定方法可知,超出参考范围,仍然可能属于正常参考人群。除了统计学上的交叉外,还有可能是由于生物学变异,实验室误差等。


医学决定水平是指综合参考范围与病理值的分布范围及医生的临床经验而制定的在临床上应采取措施的特殊阈值,临床上意义很大。

当然,得出一个检验值的医学决定水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检验和临床的沟通。有的检验项目医学决定水平就是参考范围的上限,但并不都是如此。目前,还不是所有人都能分清楚这几个概念的意义,很多人仍然把“参考范围”当作“正常值”,凡是高于此值外的均被认为是异常。在检验结果稍高出参考范围而没有达到医学决定水平时,既要考虑是否可能仍属于健康人,尽量少做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也要根据临床情况采取适当的诊疗措施,减少风险。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了解到“参考范围”不是“正常值”,不是检验结果是否异常的绝对指标。医学决定水平则意义较大。在临床应用中,应综合检验值和临床情况来判断一个检验结果的意义。

参考范围和医学决定水平都是统计学计算的结果,而在临床上由于患者自身原因,基因因素,甚至包括检验仪器的故障都可能让结果出现稍高或稍低于参考范围的现象出现,此时作为检验医生和临床医生都不能轻易忽略,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临床中,我们要总结经验,也要吸取经验,为了患者,也为自己负责。




    关注 检验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