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中校长: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转自微信公众号 NYUShanghai

 

俞立中校长近期接受《澳门月刊》专访,谈及城市国际化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要素,他说,一座城市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人...

俞立中校长近期接受《澳门月刊》专访,谈及城市国际化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要素,他说,一座城市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与吸引。上海纽约大学正是在亟需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他鼓励年轻人在迅速发展的时代脚步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他更强调,国际化时代,越是本土的才越有全球价值。

注:以下全文转载自《澳门月刊》2017年第1期《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一文。
何为国际化都市,定义也许千变万化,但无论如何,离不开四大要素:多元化、多样性、包容与开放。以此四大元素为标准,可以检视当今世界诸多成功的国际化都市。当然,对于中国大陆而言,上海无疑是一座最具国际化特征的都市,无论是近代还是当代,这座城市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士纷至沓来,或旅行或居住,与上海碰撞出精彩的人生火花。
百年上海的轨迹
检视一座城市是否具备国际化要件,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客观标准上衡量,大多以显性条件与隐性条件来审视。显性上,包含城市建筑风格、标识体系、人口构成、空港、海港、陆路交通等要素。隐性上则多是从经济、文化、法规与城市管理上来观察。于经济而言,是审视一座城市的经济、金融体系是否健全与国际化,是否在全球金融运行和资本流动中起到核心作用。于文化而言,看其是否具备多元化的教育,能否为相关产业提供国际化的人才,另外也包含演艺市场的国际化与开放等指标。于管理而言,是审视其法律法规是否健全,其管理是否井然有序,让居民与外来者皆能清晰地感受到城市的有序运作。通过这些具体指标的观察,一个城市能否跻身国际化之列就很容易辨别。

上海在历史的形成中就是一座包容多元的城市,从历史上南北文化在此交融,到开埠以后形成鲜明的“海派文化”,再到现代,上海始终是一座国际化大城市。多元文化在此包容并蓄,放眼望去万国建筑皆可以在这里寻觅踪迹。由于在近代上海曾有过英、日、法、美等租界的一段历史,产生了特色各异的万国建筑群。当然,租界自成体系的排水、供电系统也给以后的城市改造和建设带来不少麻烦,这无疑彰显出上海曾经走过的那段“复杂”岁月。1949年以后,上海的地位逐渐被取代,当时不止上海,包括全中国都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再一次登上国际舞台。显性上,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上海高楼大厦林立,融入了各国建筑师的智慧,几乎每栋建筑都独有特色,城市充满了发展的活力;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交通设施、旅游餐饮、城市标识、文化体育市场国际化水准的提升。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兴办,各类大型国际会议、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如上海F1方程式赛车、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等,都体现了这三十年来的变化,足以代表着这座城市乃至整个中国发展的轨迹与成就。
在显性指标不断强化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隐性的几大要素不断完善,上海正在建设成为一个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上海港集装箱输送量已跃居世界第一;银行业、股市、期货等金融体系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海的经济活力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资。文化上,各国新潮文化涌入,各种文化在此激荡交融,语言、文字、生活习惯日趋多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其重要地位。
迈向国际的“不足”
当然与世界公认的国际化都市纽约和伦敦相比,上海虽多年来致力于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一座国际金融之都必然表现在其在全球资本配置上能够起到核心作用,能够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拥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储备等。而今天上海虽然吸引了不少国际人才前来,但因为配套的教育、医疗等多方面的限制,仍然缺乏大量的高端人才。再例如国际航运业的发展不仅是需要制造更多容载量的轮船,更要强化例如轮船保险业、货运配置等的发展,而这些恰恰是今日上海所缺乏的。虽然纽约、伦敦如今在城市建设、道路建设上比不了上海速度,但是从软件、硬件等角度来看上海依旧存在明显不足。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上海尚未成为国际求学的主流目的地之一。虽然在我之前任教的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了5千人;上海其他一些高校,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国际学生也都达到了5~6千人,但是大部分外国学生来上海是为了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而真正进入学位学习的国际学生所占比例不高。从这种现象中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质量还未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尚不能吸引到各国优秀学生;而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还在转型之中,未得到实质的突破。因此,只有我们打造出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准配备超一流的教育资源,才能吸引各国优秀学子纷纷前来求学。

同时,从城市文明的程度来看,上海的包容性与多元化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未来仍需要一个长期的提升过程。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中,上海排外的现象少了,今日一般的青年人都可以用英文与世界各国的人进行简单的交流,社会因为不同文化的出现,客观上提升了社会文明,也加速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包容、融合。当然任何一座城市的本地人都会对此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充分地包容与开放需要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此外,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看,人们常喜欢把上海与新加坡、香港来做对比,上海相对而言是一个强势政府,在自上而下的管理中做得好,但是对于自下而上的自律行为的表现则相对较差。通过交通整治,近年来上海在文明驾车、交通秩序上有了明显改观,但距离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的民众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因为一座城市不仅需要规则、制度、法律的约束,更要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自觉地遵守与维护来提升社会民众的整体文明程度。
人才仰赖教育
一座城市的国际化自然离不开人才,无论是本土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还是引进的国际人才,国际城市必须保有对各地乃至各国人才的十足吸引力。上海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充满了活力,近年来更是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新人口的引入,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引进,这是维持国际大都市活力的重要要素。上海为了打造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吸引各国优秀人才,但是由于上海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400万,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城市承载力的提升空间有限。因此,需要在控制城市人口的前提下,引进优秀人才,打造出一座优质的国际都市。这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乃至培养国际化人才。纽约大学之所以选择上海,和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创办上海纽约大学,也是看中上海在全球城市发展与教育发展上的“节点”地位。相较于其他城市,上海的多元、开放使得前来的外籍人士对此不陌生,愿意在一种友善的环境中生活与发展。加上各种政策的开放与吸引,加速了上海的人才引进速度。比如浦东自贸区今年出台的人才政策,允许在上海高校毕业的外国学生在自贸区的企业和机构就业,就吸引了上海纽约大学首届毕业生,不少国际学生有了留在上海就业的考虑,对于有一半外籍学生的上海纽约大学而言,这项政策无疑是有吸引力的。因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城市发展中对于人才是核心问题的理性认识。而对于人才最大影响的就是教育。

上海纽约大学是由纽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创办的,得到了国家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新区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帮助,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其中涉及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创办中外合作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的筹建正是对应了这项探索,是为“天时”。上海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需要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教育的国际合作,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城市的创新力,因此对国际合作办学给予了高度关注与支持,是为“地利”。早在2006年纽约大学就将其海外学习中心设立在华东师范大学,双方合作愉快,在办学理念上有共同之处,又在合作中增进了友谊和相互了解,有很好的合作基础,是为“人和”。而纽约大学一直努力在多元文化基础上建设一个全球教育体系,加强教师和学生在全球体系中的流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交流、合作,拓展全球视野,培养全球公民。上海纽约大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成为一所世界级的、多元文化融合、文理工学科兼有的研究型大学,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各方共赢。
为此,上海纽约大学的价值在于探索、改革、创新。首先,这是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教育体制下高等教育合作的一项探索,不仅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模式的创新,也为国际高等教育合作带来新的思考和范式。上海纽约大学的出现对于中美两个文化、制度等截然不同的国家的人文交流而言意义重大。其次,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尝试,有利于增进各国青年对多元文化的理解,通过人才与教育的纽带,促进对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其三,上海纽约大学的实践对中国高等教育转型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如人才选拔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大学“去行政化”等。社会各界一直在批评的应试教育,不仅影响了基础教育,也影响到高等教育。考试成绩成为衡量优秀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考试,这已经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成为很多家长的焦虑。要改变这个状况非常艰难,这就需要试验田,上海纽约大学自成立起就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努力推进,而这样的尝试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案例来说明是国内普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出了偏差。我们的教育不是让学生只会应付考试,而是要学会做人、学会选择、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教育本应该引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意义的大学源于欧洲,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经历了不断丰富的几个阶段,大学的功能从知识传承、人才培养到科技创新,再发展至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如今又成为联系世界的纽带。因此大学的目标、功能愈发完善与国际化。

当大学的目标与功能不再单一化时,我们的高等教育更应该聚焦于“人”即学生这个主体。学生有个体差别,而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没有一种培养模式能够适合所有的学生,满足所有行业和岗位的需求,高等教育应该提供更多的选择,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大学不应该趋同,大学的培养模式也应该多样化。社会需要一批领袖型的精英人才,需要各类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也需要大批技术人才。无论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大学都需要积极探索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培养模式,探索适应不同岗位需求的培养模式,而人的基本能力和品格素质教育应该始终是核心。从多样化角度来看,技术职业类高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迫在眉睫。
一代人的使命
当代青年,80后、90后、00后这几代人身上有着很多清晰的时代印记,对于新生事物有着高度的敏感性,相比起前几代人而言,这是他们的优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这几代人,他们对于中国的认知与前辈不同,很容易认为今天的一切原本就如此。当年中国刚打开国门之时,我们那代年轻人见到国内外经济的强烈对比,会有一些人对欧美盲目崇拜。而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生活上的差距在缩小,年轻人出国交流的机会很多,国际沟通也凭藉着网络平台、社交媒体,资讯的传送几乎以秒来计算,使得这一代的年轻人也能够相对理性地来认识自己和外界,更能够在鼠标的点击中快速了解这个世界。也因为特殊的社会发展轨迹,中国青年对于外界的探索有一种渴求,这一点从中美两国年轻世代对彼此的了解就可以看出,中国青年对美国的关注远远超过同时代美国孩子对中国的关注程度。
出于了解世界的渴望,英语在中国青年一代中迅速普及,相对于前辈人将学习英文当做国际化象征而言,这个时代的青年人将之视为一种工具,是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之一,他们对于国际视野的开拓更多地开始付诸实践,参与更多的国际赛事、交流活动、学术互换等,这也是我多年来鼓励年轻人打破羞涩勇敢迈出国门的主张。只有亲身去体验,才知道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年轻人通过自己的深度沟通交流、合作共事,未来才能真正推动国际间的和平交流,民族共存。当然除语言与勇敢的实践之外,年轻人更需要广泛地阅读,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无一不是在用不同的方式来分析人类的自身问题,也只有在不断思辨的前提下,年轻人才能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与世界发展。

我们寄希望于新时代的人们一起努力打造一座多元、包容的国际城市,鼓励这些年轻人在迅速进步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但我们更要在打造国际化城市的潮流中,严肃地看到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同,千城一貌。高楼大厦、轨道交通、商业写字楼林立,如果每一座城市都是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政治中心,不仅不符合区域发展的规律,对于社会发展更是百害而无一利。我们需要一个更高的视野格局来为中国的城市作出宏观规划,结合不同区域的功能和特色,打造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国际化都市才是正道。就像苏州与上海之间,如果城城都建机场,可能就是资源的浪费,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鼓励苏州民众前往上海坐飞机,更是活络双城往来,打造更高经济效能的同城效应。在国际化时代,越是本土的才越有全球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凸显出城市本身的本土价值,因为本土与国际本就是一体两面,一座城市如此,一代人如此,一个国家如此,一种文明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在追求国际化城市的同时,更要肩负起时代的责任,通过我们几代人的努力让中华文化在全球化的世界中体现其不可或缺的价值地位,发挥我们的优势之处,引领新一轮的国际化潮流。这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In his recent interview with Macao Monthly, Chancellor Yu Lizhong talked about key indicators that showcase a city’s level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He pointed out that internationalized development of a city can not be achieved without efforts in cultivating and attracting talents globally.

Chancellor Yu said the establishment and growth of NYU Shanghai corresponds with the rising demand of high-quality talents in the larger context of Shanghai’s urban development. He encouraged young people to stand firm on their own values in the face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dding that the more internationalized the world grows, the more significant local characteristics will become. The full article is reproduced from Macao Monthly, published on its first issue in 2017.


春节快乐,恭喜发财!
好友分享,转发朋友圈
长按下图,选择“识别二维码”即刻收录
关注上纽家长的关注
上纽全球家长联盟
让我们一起见证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和
一群勇敢选择她的孩子们的成长!
投稿邮箱:nyu_sh@126.com


    关注 上纽全球家长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