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荷兰的Christine老师的故事工作坊

 

就像Christine老师​带领我们的卡片故事,每一个卡片不过是一个钥匙孔,我们可以慢慢发现更广阔的世界。而这次工作坊也是如此,她在我们心底种下一粒爱故事的种子,结识了一群爱故事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接下来的广阔天地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啦。...



四月五号我参加了禾心源组织的来自荷兰的Christine老师的故事工作坊,有很多有趣的收获。开场活动是小虎妈带领大家的晨圈,我们跟着她唱歌做动作。

“跺脚学习”

工作坊正式开始,Christine老师带领我们玩一个“跺脚学习”的游戏,她的指示是不说话,不帮忙。五十多个人,我站的位置差不多在中间,我左手边有位男同学迅速就看出了门道,我则花了好多时间才弄明白。第一次转到我这里时我就弄错了,等到了后半圈的时候大家就很流畅了。Christine老师说这个游戏就像我们平时对孩子,对于我们觉得简单的事情,小孩子是需要花时间消化的,如果我们不说话,他/她很可能慢慢就通过观察别人学会了,有时候是脑袋里知道,落实到手和脚上是有挑战的。转了好几圈之后,Christine老师观察到我们还是有许多人用手指无声地在指导别人。看来放下自己平时惯常的做法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哦。

抛球游戏





接下来是抛球游戏,大家分成两个圈,单手抛给对面的人,对方双手接住。让我觉得非常特别的有两点,首先是这个球是手工制作的,貌似是勾出来的,非常美观,其次也是非常打动我的是,如果我扔给你,你没有接到,是我的责任。“It's my fault." 最初我看到这个游戏的时候在想,这个对我来说好容易,我小时候总玩沙包游戏,接住不成问题。





前几天我还做了几个“豆包”(里面装的是黑豆)在家里和儿子玩呢。结果呢?我过于自信啦,还真有几次没有接到球的情形,好在是抛球人的责任,我并没有觉得内疚。在自己抛的时候,也会先给对方一个眼神,然后尽量抛得合适让对方接到。这个活动进行了很久,后面还升级了,按照抛球路线反转,大家要记得谁抛给你的,你抛给谁的。后来干脆大家走和跑起来,在流动中抛和接。挺好玩的,但是坦白说我并不是很明白这个活动设计的意图,假如我来设计的话,我可能会把抛球和自我介绍结合到一起,比如我想了解你是谁,为什么来参加这个工作坊,我就把球抛给你,你介绍好了之后再抛给别人。

抽卡片三人行编故事

大家根据拿到的卡片,根据上面的画面编故事,那个场景就是一个钥匙孔,给你一个开始的线索。你可以随意编,一个人讲完,另外两个人描述在听的过程中心里形成的画面。我左边的男士讲了玉皇大帝和几个女儿下凡演奏乐器的故事,我的心里真的浮现出几位美女,而且是乘坐飞毯漂坐在河上演奏乐器的画面。

我抽到的是一张豫园的门票,可难为死我了,勉强编了几句,到了我右边的女士骊的时候,她给我们讲了一个家乡的花种子的故事。小男孩离开家乡去大城市闯荡的故事,她出发前妈妈让他带上家乡的花种子。“如果想家了,就把花播种,会有家乡的味道。”  随着她的讲述,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又一幅的画面,我觉得她的故事稍微修改一下,配上图,已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到了公布答案的时候才发觉,她可真能编!她拿到的是一张上面有插花的名片。



中午的时候我在小虎妈的书包上看到这个小鸭子,非常质朴,很是喜欢,回头也打算自己做一个呢。

手指谣

午餐是有机素食的盒饭一份,还有酸奶。下午两点钟正式开始,主办方很贴心在中午安排了手指谣的环节,由小虎妈给我们分享一边唱歌一边做手指谣。



(感谢Iris录像,这是从录像中截屏出来的)

她一开始问我们为什么做手指谣,我以为就是锻炼手脑呢,小虎妈说,“做手指谣的目的是让小孩子对自然界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图画。” (参考了Iris的群发言)真的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活动,非常惊喜,全身贯注地边听边跟着学,有的动作还真的很难做。昨天在陪儿子玩的时候,我想起了怎么模仿小蜗牛,我们一起编了一个小蜗牛和鼻涕虫的故事。

疗愈故事

这次我们是五人一组每个人编一个针对自己孩子的疗愈故事。我非常开心小虎妈在我们这组,她编了小鸭子把小老鼠的东西都吃掉的故事。最后谜底揭晓是在讲她的两个娃。我左边的女士讲了一个小熊妈妈和小熊在沙滩玩的故事,小熊原本一直粘着妈妈,后来来了一个小朋友,她们可以在一起玩得很专注。妈妈终于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这时候小虎妈还建议说,可以把情节编成小熊妈妈要去采蜜,顿时故事就更生动了。骊一直说不知道如何编这个故事,但是她在分析自己如何没有思路的时候,我觉得她非常有灵感,我都帮她把故事名字想好了,就叫:一只想当狮子的猫。最后可能没有当成,还是觉得当自己最好。我的故事讲的是小兔子和小鱼一起玩,到河里游泳导致自己发烧的故事,是想提醒儿子以后不能在寒冷的天气里光脚踩水。不过后来我发觉我的故事太说教了。

大家一起蜡笔画

每人一张画板,一张纸,开画。第一次接触这个品牌(史都曼Stockmar)的蜡块,非常好用,不像普通的蜡笔那样会有很多凸起的东西。Christine老师的老公为我们演示了如何用蜡块做画,先涂满黄色,然后再用其他颜色涂。我先画了太阳,河流,一只小鱼,原本想画游泳的兔子,无奈完全不知道怎么画游泳的样子,后来就改成了兔子站在水里抓鱼,哈哈。后来我还翻到背面涂了很多色块,像烟花一样。



这是大家的作品合集,真的每一幅都是一个美妙的故事呢。



我尤其喜欢这张。



还有这张。

Christine老师的小房子

Christine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张照片,其实是她在荷兰的家,多年前在父母的帮忙下买的,她描述着房子的内部,用我们现场的场地来做参考,我们居然都能身临其境。她说这个房子以前曾经有一个特别大特别大的烟囱,让我们猜是做什么用的,大家的答案真是五花八门,有说给圣诞老人准备的,有说是用来烤奶酪的……后来才知道这座房子在从前是水手住的,他们在里面烤鲸鱼!

这部分内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读绘本和讲故事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绘本里需要文字描述的内容都画出来了,而故事则需要讲故事的人用语言来详细地描述出来。从而在听者的心中构建出一幅画面。这不同就像电影和小说一样。

回忆一个场景

Christine老师给我们几分钟的时间,让我们回忆一个场景,可以是自己经历过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出来的,邀请了几位同学来分享。那段时间对我来说非常奇妙,我回忆的是儿时在东北农村的爷爷奶奶家的房子,还有我不同年龄段在那里的记忆片段,我第一次知道我记忆里有那么多瞬间。爷爷奶奶家的房子是村子里最高的地方,穿过一条小河,就开始上坡,左边是一条土路,有些陡,正前方是用光滑石头铺就的路,走上去右拐再左拐就到大门口了。大门口是黑黑的铁门,走进去之后右手边是猪圈,正前方是里面的房子,左右两间。进门之后两边都有一口大锅。农村是用土炕的,做饭的时候,炕下面会有烟把炕弄得很热。院子里有一个用砖搭成的鸡圈,小时候每当听到咯咯答的声音我会乐呵呵地钻到鸡圈里去捡鸡蛋,然后拿到房间里,放到大柜子里面存着。有一年冬天或许是找不到吃的,有只小猫头鹰卡在鸡圈上面的网上了,我们看到的时候它已经一命呜呼了。家门口有棵大杨树,喜鹊喜欢在上面叫喳喳,啄木鸟也经常光临。傍晚的时候可以闻到好闻的炊烟的味道,远处的犬吠声。小时候的天好蓝,夜晚的时候星星就在头顶,仿佛一抬脚就可以摘到,冬天的时候我会在院子里用木棍支起小筐捉麻雀,不过捉到的麻雀总是气乎乎的,不吃我喂它的食物……

故事剧场



Christine老师在用她的母语荷兰语给大家讲故事,这个片段没有翻译,大家也听不懂,但是都听得津津有味,我尤其关注那些萌萌的小道具。



Christine老师为我们展示她引以为豪的用鞋带随意绕成的小老鼠,无比逼真。还要特别点赞的是老师旁边的翻译Katherine,不但翻译的内容准确优雅,连老师的神情都能模仿出来。

催促or“鳄鱼来啦”

Christine老师说,换一种方式,我们的语言效果会顿时不一样,比如有妈妈在赶时间,想催促几个孩子们动作快点,与其直接说hurry,不如对她们说,鳄鱼来了,当然大人这个时候先四周看看有木有其他成年人,哈哈。其实大家都知道那个地方不会有鳄鱼出没,但是这招却非常奏效。

tiger queen
Christine老师惟妙惟肖地讲了一个老虎女王和小动物们的故事。戏剧功底非常足。工作坊结束之后很多同学们表示已经在家里给孩子编起了故事,还有人提议大家可以把编的故事分享起来做成合集。

------

工作坊签到处摆放了几本书籍,供大家翻阅和订购,这里的好几本我都已经有了,不过还没有开始读。一天的工作坊之后,我开始阅读《故事知道怎么办》,有趣的是,当时有同学问老师她的孩子不喜欢洗头,我刚好看到这里有针对这个的疗愈故事。





就像Christine老师带领我们的卡片故事,每一个卡片不过是一个钥匙孔,我们可以慢慢发现更广阔的世界。而这次工作坊也是如此,她在我们心底种下一粒爱故事的种子,结识了一群爱故事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接下来的广阔天地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啦。

这本书除了分门别类的列出了许多疗愈故事之外,作者Susan还教大家如何分析疗愈故事的方法和如何创作疗愈故事。

我在创作治疗性故事时采用一种固定的结构模式-一个由三部分构成的框架,它们分别是“隐喻” “情节” 和“解决方案”。

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在创作治疗故事时,应根据情境的需要和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真选择具有治疗效果的隐喻,构思出相应的情节或历险。故事不应试图说教或引发内疚感-这一点总是强调得不够!P63

更多的内容我也继续去学习啦,大家一起吧!


    关注 学了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