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开卷 画意诗心花语传真

 

开卷有益...





微信ID:ourreader 读一本书,走一段路,认识一群人. 悦的读书,您的户外书房

开卷
画意诗心花语传真

余新伟(无锡)
 师弟陈辉教在禅城张槎文体局工作,与佛山文化艺术、武术界前辈,舞狮、书画、摄影等名人大家多有交往,杨锡祐先生便是他的忘年交之一。

杨先生今年八十岁了,退休前在文博单位工作,擅长岭南派盆景艺术。诗词书画造诣深厚,上世纪八十年代喜欢上花卉摄影,三十多年孜孜以求,足迹遍及海内观荷赏梅胜地。二○一一年,《花语——杨锡祐花卉摄影集》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精选荷、梅作品两百余件。

佛山文化学者余福智先生序云:千古名家敬梅爱梅颂梅写梅者,究其实乃敬魂爱魂颂魂写魂而已。锡祐兄以摄影镜头写梅……梅魂也,华魂也,你我之魂也。称摄影集为“存魂之梅影结集”,的是赏心之论。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高帆题辞: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应属知己之言。

杨先生的交游既广,学生影友既多,称许先生道德文艺的评批皆言之有物,真情实感。冯德根先生认为:一些往往易为常人忽略,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微末之状,杨先生却是别有情怀在其间,顿发奇思妙想。钟情若此,让人如汲醇浆,能不击节而叹乎。朱善文先生评价:杨锡祐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独喜与梅为友,与荷为朋,引为同道。概括杨先生摄影有“痴、博、古、奇”四大艺术特征。

因为辉教师弟的绍介,杨先生便也爱屋及乌,引余为忘年知己了。相处虽短短三两日,予与先生交谈投缘,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临别杨锡祐先生赐赠作品集,我发现先生所摄花卉作品自然行家杰作,选配诗句更是别出心裁锦上添花。前贤佳句引用得恰到妙处,自撰题句也隽永而颇耐品味,此等功夫,正是杨先生摄影作品区别于一般名家的地方。所谓功夫在诗外,杨先生的诗词、书法、绘画、盆景、造园等等摄影之外的嗜好修养,才真正是其摄影神乎其技信手拈来的源头活水。梅花造型的画意诗情,荷花之茎、花、叶、苞、脉纹的位置经营,杨先生手眼心意神明灵通,元气淋漓。我跟杨先生开玩笑说:您老,真是一个爱花的人。杨老说,年轻时当学徒,公私合营,当上了革命干部,还在文工团吹笛子,曾经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十五年。后来工作调动回家乡,在梁园副馆长任上五十八岁退休,摄影的爱好坚持了下来。



练武之人冬炼三九,夏炼三伏,杨先生冬天仰摄梅姿,炎夏俯拍荷影,仰观俯察,大有裨益于身心康健。与杨锡祐先生对话,老先生八十开外而不畏长途奔波劳累,心心念念都在苏州香雪海、西山梅园,无锡荣氏梅园、冯氏梅花盆景基地,南京梅花山,说到武汉那几树古梅,要是花期正逢大雪,无论如何都得赶去拍雪梅,说起连续六年才等到的那场花期内的大雪,还是欣喜兴奋。大概是老树梅子产量低,甚至花也不开一朵,西山果农近年伐去数十年上百年树龄的老梅,改植草莓、樱桃,杨先生大感可惜,前几年摄下的梅花影像愈发珍贵。杨老师说:一年辛苦,要不重复自己,能够留存的作品其实不过三两张。三十年功夫,杨先生满意的梅花摄影作品不过百十件,荷花专题也是差不多数量。一艺之成,真也不是容易的事。其中甘苦,也许只有自己知道。精神的享受,其乐无穷,当然也只有杨先生自己知道。听老人家细数毎一帧相片背后的故事,摄制时的立意、用心,如何剪裁、题名,引用古人诗文佳句恰到好处妙手偶得。构图之奇巧,用光的法外之法意外之思,动静得宜、画意诗情、趣味横生让人大受启发,叹为观止。真的萌生背上相机跟随杨先生一起走到梅林中去的冲动呢。

筹备数月,杨锡祐先生梅花摄影展由佛山市文联主办,丙申新春于冯其庸学术馆开幕。杨先生和他的学生、粉丝们还将再次光临荣氏梅园、无锡冯氏梅花基地。拿起相机,记录晴雪寒冬后太湖之滨的融融春光与阳明和气。


版权声明

本篇文章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下信息:

作者:卢润祥,来源《开卷》2016年第3期(总第192期)

微信公众平台:ourreader 。

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9292659@qq.com

请关注并分享我们的公众号
请用手长按此二维码三秒钟
使用二维码识别后关注我们
微信ID:ourreader
欢迎加微信9292659,以获取悦的读书更多信息
投稿、批评、建议、意见等各种掺和都请联系:9292659@qq.com



........如果今天的分享让你有所收获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号

........并推荐给身边爱读书的朋友

........让我们一起用阅读

........汇聚碎片时间

........点亮品质生活


    关注 悦的读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