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笔记(39):探访陵川黑风洞

 

黑风洞里住着神仙。...





俯瞰陈家院水库一线的水。青玉色泽。

路途不长,心可以很远(徒步笔记39)

——探访山西陵川黑风洞

芭蕉雨声

和梅一起出行,我在心底就有了一个期待。毕竟可心可意的伴儿不好相遇,梅是我的好姐们儿。她也爱山,也是山里妞,能一起爬爬山,一起说草看树聊太行野花,舒服,带劲儿。

山西陵川黑风洞是我们这次探访的神秘之地,洞口冒出黑色的风,洞里有钟乳石还住着神仙,费人思量。驴友探秘的好奇心似不及溜腿儿的兴趣大,只要跑出来,去哪儿都行。有的甚至在下周出行帖未公布时就提前报名。驴友们徒步行走的目的不同,但强身健体换心情是共同的愿想。

走上次去棋子山的豫晋S229省道,去年洪水遗留下的残局,辉县段,修复得平坦宽敞,时不时靠山体弯出一块错车位,很是周到。陵川那边,仍不通。曾被堵在陈家院水库这边,这次还是。过了徐家桥走不多远,大巴在上次小狗把鸡撵到树上的那户人家门前停下。我们靠路左斜切着入沟往上走。大巴返回青天河停车场等我们。



回程经过香木河,河沟对面山坡上的桃花。

沟长且陡,最狭窄处仅留一线天。整个行程来看,这个沟好比一把硬弓上的箭竿,后来爬出沟攀上的那条路是弓的右翼,上了黑风洞回来再走右翼,越过弓的顶点继续往左翼走,然后顺凤凰古寨出村的盘旋路段飞掠下来,直扑青天河。



沟里乱石,梅和我。

沟里石头凌乱,草木碎屑拌脚,越走越难走。我的登山鞋、护膝和登山杖帮了大忙,脚下还算稳定。可有个驴友脚上的细高跟鞋,让我为她捏把汗,她愣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完了全程,有说有笑没掉一滴泪,奇了。有驴友问她了,她说以为拔高不大,就没换鞋。我是真的服了她,细高跟儿不低于8厘米,棉靴那种款式,上坡能撑,下坡可是够呛啊。驴友里真有高人。



沟狭窄如线。

沟里没有桃花开,流瀑冰冻后凝成白亮亮的一条,把崖壁一分为二,乍一看,还以为是我们刚刚爬过来的一线天呢。走近,冷森森,热腾腾的身子瞬间凉爽了不少,吃片馍干,喝口水,歇歇气。右上方,驴友门在石缝里出没折转,像看动画片。稍息,上行,脚下松软的碎屑砂砾,踏之不实,需手脚并用,能拽就拽着点啥,领队在险要处弯腰接应,一个个往上拽,得一点力就好多了。站定下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深谷如线,线上缀满了彩色的结点,那是我们一个个勇敢的驴友。转身看见一棵大树,太行深山,大树不稀罕,可猛一看是老柿树,再瞅细枝末节,竟是一棵山楂树。后来发现,山西这里山村内外古老的树,大都是山楂树,柿子树反而稀少得很。黢黑的树干,嫁接的上下两截,纹理粗细分明,柿树和山楂树光看树干,区别不大,枝梢不同。柿树的枝条像特意烫过,弯曲有致,枝到梢,一色的黑。山楂树树干是黑色的,梢上的细枝灰白一片,老枝硬干,突然顶出一蓬茸毛样的短发,对比强烈,给人老翁簪花的稚童意趣。梅说山楂树太顽皮了。想象红果累累的深秋,该是怎样热烈的场面。



老山楂树。



好大一棵山楂树。

上了大路就轻松多了,一路上评头论足看个没完。春分前的春色,在太行深处动静不大,惹眼的绿是满山的松树,松的树形俏拔俊气,枝条一层一层垒成圆锥形,远看如一个个绿意盎然的小塔。梅说可能是塔松,我看更像樟子松。梅和我都伸长胳膊够了几个可爱的松塔,松塔放书房可添野趣。闻之松香迷人,我好闻,梅也好闻,一路闻个不够。回程时还在路旁拾了两截断根,修路人把山体一侧的松树根都挖得裸露着。修路工人是流泉乡人,口音拗口,问了几遍才确认。其中一个人说他说的是普通话,他可以让我听懂。憨厚的乡人,木讷,是没有找到可以说话的人。一天挣一百元,管吃。吃饭就在黑风洞前面那个村子里,伙食不咋好,凑合吃吧。我说在这儿干活都没有气可生了,看看桃花,高兴!看看水,高兴!都不会生气了。他们笑笑,心里不知如何评说我们这群城里来的疯子。



松树树种待落实,不确定是樟子松。



松塔可爱玲珑,有松香味。



塔形松树,满山青翠。

桃花!梅惊呼不已。拐过弯就看到了峡谷深处一汪碧水,那就是陈家院水库的水啊!陈家院挂壁公路,曾经徒步来往几次,拍照,挂壁公路窗口外有清潭,我曾说它比郭亮还郭亮呢。这会儿我们竟站在了它的对立面的更高处,我原本不知高远处还有路。梅说,这水用个啥名词来说合适呢?青,碧,碧青,青碧?我眯着眼细端详,比夏天那种翡翠般的清澈,少了一点绿意,更趋于淡静,更蓝,更像青玉色泽。水纹细碎,漾着丰富的表情,水库是用一个堤坝拦截一部分水,带状的水环绕在太行脚下,峡谷有多远,水就有多长,这条大峡谷有名字,叫佛子山大峡谷。一半在陵川,一半在辉县。不是一把刀就能从中劈分开的。谷底涌出一根根山柱,山柱上开一簇簇的白花,彼此呼应着,对面山坡上也是一片一片的白,不是山桃就是野杏,哪儿朝阳,哪儿暖和,草木最先感知。我们依新花旧叶冰霜鸟鸣来判断春秋冬夏,我们指望着自然,倚靠着自然,从自然中获得生命生动的元素。这些花不为我开,我却因花而觉出活着的好。





肋骨样的梯田,固土保沙。沟壑生如笋石柱。

黑风洞就在路尽头那座高高的山峰之下,我们曲曲弯弯顺路探去,路过一个石头建造的小村子,摸摸石墙,摸摸石凳,摸摸这块那块石阶,有一处很别致,路边一个半坍塌的房屋,门边前墙上斜向上依次安插着五块厚石板,通往屋顶。是上房用的简易石梯,石板嵌在墙体内,结实牢稳又好玩。村里山墙角的大树,树干上布满青苔,石板路缝隙零星生着醒目的草芽。石头垒的阶梯式的小路旁,一棵树上结了很多深色的鸟,喳喳一叫唤,才知是长尾巴花喜鹊。它们也不知是激动还是高兴,屋脊檐角上下翻飞。若不是要去黑风洞探秘,我们就住在这个村不走了。好在回来路过,我和梅撇开众人独辟蹊径打村中心穿过,细细流连一番,黑瓦红岩两层小楼,两厢陪房,四合小院,这院高那院低,层层错落,随坡就势,相隔相融相依偎。这种村落梅和我都依稀如梦,跟自己生长的小山村暗暗对比,有相似有不同,但,端着饭碗在门口大树下聚众吃饭,饭场上的和乐与暖意都是一样的。一个小不点儿半撩门帘朝我们瞅,是个羞涩的男孩,他一直撩着,不出不进,任我们轻唤连声。



羞涩。腼腆。



村内房屋,错落有致。



阁楼一角。依稀有70年代语录。



嵌入墙体的石梯。

黑风洞,六百多个石阶,差一阶就别想见到真容。好累啊,歇了两歇,最后一阶上去,豁然见洞。洞口高大,再上一段陡阶入洞口,一座神像兀然端坐,我赶忙卸下背包磕头跪拜,问,答。方知这是到了九莲圣母面前了。摸出钱包,留点心意在像前,没带香火,算是一点敬意吧。守护者打开门锁,我们入洞。

强光手电派上用场了,洞内黑咕隆咚,狭窄冲撞,稍不留意即磕头碰脸,头上扯有电线,挂着灯泡,似正在开发。黑风洞传说很神,九莲圣母在此修炼,有求必应,灵验得很。洞内深不可测,据说村上有壮劳力带干粮往里走了半个月也没走到头。我们走了几百米,狭窄处不好入内,原路折回。



拾阶而上。



黑风洞洞口往外望。



蝙蝠倒挂。

滴水穿石,梅和我是亲眼得见了,脚边巨石上一个个小圆洞,大小不一,深浅各异,但,一律是水滴持之以恒滴落的结局。滴水穿石,真能!登山杖探探圆坑,杯口粗,三四寸深。一溜排列开来,一处又一处。头顶,能照百米远的强光手电竟照不到洞顶,洞顶下垂的小山,看着就要砸落下来,洞内有洞,洞洞晦暝奇绝。“逆子恨”三个字写在深幽的上方嶙峋处,流传有绘声绘色的传说,虐待老人的逆子悔恨不已,以警示后人。洞内不凉,时不时有黑色的蝙蝠倒挂着,手电照也不动一动,伞面样的大翅膀罩着小脸儿,只露出尖尖的耳朵,似在冬眠。潮湿的水印儿溜光溜滑,蝙蝠样悬垂的钟乳石,与下面的石笋相对应。青石上波纹起伏灵动,叹沧海桑田变幻。太行中空,内藏幽洞,这种地质结构很值得专业人士去关注。



滴水坑



水可穿石,看我脚边石坑。

出洞,坐在山腰石头上,吃点东西下山。

走一圈下来,拔高差二百多米,行程十三四公里,桃花杏花始终与我们隔着距离相望,但沟壑内的陈家院挂壁公路一线,三郊口水库一线,那些柔软清灵的水线,给春日冷山和我们的心以温暖的滋润。豫晋交界处,奇峰突起,水波粼粼,不是江南胜似江南。我们走出的路不算长,可我们的心可以走得很高很远,抵达一个松活惬意的所在。心远地自偏,是的。

2017年3月23日  农历二月廿六  记录3月19日徒步



石纹如波。



波纹石



凤凰古寨出村那条路上盘旋时。



香木河的水流。



梅拍照的那座山下, 藏着黑风洞。风,冷,梅穿着我的外罩。

附录:

徐家桥,每次经过或停顿,一次跟一次的方向不同,迷。南北在我心里,不弄清楚心里别扭,每次都跑到桥头那个商店去问女老板,这次还是。我和梅都迷了,领队停车在等后续的队车。我俩又跑到那个店铺去问。那女人先认出我来,我不认人,眼拙。慢慢想起来了,我这是第三次问她方向了。她说她屋是西屋。我看像南屋。她指着对面雪片一样白的山桃花说,那是药材,秋天,农历七八月份,她没空,会拜托村里老人给她够桃子,收集桃核。桃核的药性可好,高血压呀,女人血气不调啊,每天吃十来个,焙香吃,不苦。常年吃。一般人家都是成麻袋往山下扛,只为桃核。她得知我们要去黑风洞,她说车子到不了跟儿,得步行几公里路,反正我们就是出来溜腿儿的,不是个事儿,她捂进嘴里一把药丸,瓶上写着与骨头关节有关的字。她说腿疼。她属狗,四十多岁,面相温和。



红岩和白茸毛的山楂树梢。



庄户人家。


    关注 芭蕉雨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