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艺术下乡之战乃明

 

战乃明(别名战南竹觐明居士)1973年生于黑龙江1994年参加黑龙江生青年美展《秋韵》1995年毕业于绥...




战乃明(别名战南竹  觐明居士)

1973年生于黑龙江

1994年参加黑龙江生青年美展《秋韵》

1995年毕业于绥化美专

2002文相真佛画艺术工作室佛画指导

2002年韩国研修图案设计

2008年江苏省东林寺刊物《净土》约稿画家

2008年江苏省佛教协会会刊《弘化》约稿画家

2009年参展11届美展黑龙江省区《建国60周年》作品《万古千秋》优秀奖

2010年6月798《战乃明绘画》精品展

2012年4央视鉴宝金申老师佛像鉴定班

2014年万年浦江山水画《燕山瀑声》入选

2014年同煤集团保宁寺水陆画复制主尊9幅

2015修复性创作《敦煌印象》

2015年国家博物馆,图书馆入录收藏《法相庄严》战乃明佛画精品集

2015求学于中央美院宗教绘画高级研究班

2016年江苏省宗教事务局《传灯》封面作品画家

2016年法海寺北壁色彩复原

艺术一直是一种直观普遍的“语言”,它可以超越时空、地域、和通常的语言障碍而生存和传播。艺术形式的直观性、可触摸和可视听性能为人们所直接感知,是生活法的现量。佛像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艺术形式,同时还承载着精神世界模仿法的现量,传递着创作者特殊历史时期和特殊区域生存的美好祈愿。各式各样的佛像是佛教中不可缺少的圣像,其生动的形象具有高超的艺术性和文化价值,是宗教艺术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佛陀慈悲,让我有机缘今生为佛画像。

我是在1998年因为机缘巧合接触到佛画,之后因工作而为爱好,而为信仰,而为修行。之后的几年内我又接触了“唐卡”,唐卡的出现和藏民族祖先的游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崇尚佛教的雪域,需要有一种可以随身供奉的圣物来祭拜和修行,唐卡这种宗教艺术形式成为最理想的载体。由于唐卡的绘制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对于绘制唐卡的画师来说也是修行,他们本身就是修行者。随着对唐卡了解的深入,我从中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2002年我有幸看到《佛说造像量度经》,从佛教信仰的角度讲,佛像在佛陀时代就有了,因为造像的尺度是由佛陀公布的,即《佛说造像量度经》。在我国所传此经为清朝时的公布查布所译,按说以前诸朝所出佛像不是出自此经规范,但造像是源自印度,印度佛像在大体比例上应有依度,即《佛说造像量度经》。在这期间我发现有些汉传佛教佛像绘画的量度不够规范,也因一些画家缺少虔诚的信仰,使得佛像缺少灵性的庄严。我从这个时期开始大量的学习古人的佛画技法,从吴道子、贯休、李公麟、丁观鹏各位先贤的笔法中体悟中原佛教绘画的魅力,也读懂了画家的艺术信仰。

2005年我进入中国画论坛与中国书画论坛,网友们的热情鼓励,更坚定了我为佛画像的决心。

2006年4月,睡意朦胧中的我和青年班的师兄们一起从侧门进入寒山寺,树叶的沙沙声让我感觉到了什么叫宁静,而出家师那声悠然响起的叩钟偈让我有了回家的感觉,我知道皈依的时候到了。

2007年,我获得中国画坛年度杰出画家荣誉称号,同年成为《弘化》与《净土》约稿画家,并有多本经书刊登我的作品。

2009年,我获得中国书画论坛年度杰出精英荣誉称号,同年我带着艺术信仰和宗教信仰的冲突与疑惑踏上了我心中的圣土热贡。在热贡,我观赏到了存有的壁画、泥塑、堆绣、木雕、木刻、石刻、建筑彩绘、彩色唐卡、金色唐卡(塞唐)、红色唐卡(玛尔唐)、黑色唐卡(呐合唐)等多种艺术形式。更加令我感动是热贡画师对信仰的执着,在上寺的大殿里我见到了融合了国画技法的力士、融入了年画处理方法的天王,在热贡画院里我看到了娘本大师的探索,在洛桑三旦家里我看到了他年轻时所绘唐卡的精致,在夏吾才让大师后人家里我感受到大师绘画线条的遒劲与从容,在加央群培的工作室里我感受到坛城绘制的魅力。这些都对我有所触动促使我反思,让我知道信仰与艺术是可以统一的,也是可以平衡的。我也充分体会到,佛像的功能和意义可以是宗教、艺术及审美多角度的融合。





从宗教角度来说其是用来修行、观想和弘法布道用的。这是它首要的功能和用途。它是在用视觉的艺术,传播同样的宗教内容,将佛教教义和义理具像化。佛造像就是具象化了的教科书。佛教讲究由定生慧,有定而“自在”,由定而“自由”,这里的自由不是常人所理解的那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而是一种心理情态得自由。当你有定,就不会被外界的一些事物所诱惑而产生喜欢贪得的欲望,就不会被这种喜欢所左右和牵引的“心不自在”,这才是心的自由,也就是由自心做主。定力的来源需要修行,修行的观照和效仿对象就是佛菩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法庄严的佛造像能化无形为有形的参考。

审美的角度来说,将佛法和文化艺术接轨,使之成为全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把佛法中对佛、菩萨等的阐述转变为可视的、庄严的、能为大众敬仰的一种崇高美形象。净化视野,进而促进人们净化自己的精神。人们看佛、菩萨的崇高、慈悲的相多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会使人自然而然远离不堪入目的污秽形象,远离丑恶的事物。佛造像的形式美所带来的庄严会激发和触动受众内心深处的那根平时不易察觉的弦,佛菩萨的庄严和崇高的形象和我们内心深处的庄严和崇高相映,它的庄严和崇高来是我们内心具有要素的外现和解读。

佛像艺术形成的原始动机是依附宗教本身的,以一套完整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宗教服务,佛教艺术基本的审美形式及其对美感的要求是要符合宗教的需要的。佛教造像虽然产生于信仰而非艺术欣赏,立足宗教不为艺术而成,佛教艺术家们也是依据佛教的原则来创造具有美感的形象和境界,但这并不影响佛教艺术之为艺术,反而使佛教艺术成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风格。佛教历来和艺术难分难解地结合在一起,人们在美的享受中能进而求理之真,谋事之善。佛造像由于有许多特定的规制,是艺术的限制所在,形式不是自由的,但观赏者的心是自由的。佛像艺术作为艺术领域里的一颗明珠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和光芒,颐养着观者的心灵。

热贡归来,我将更多的信仰融入绘画。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同道与我一起坚持,因为这不仅仅是为画而画,更是信仰,更是修行。




    关注 土成木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