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寿山石雕创新那些事儿

 

现如今的社会,不论在任何领域,“创新”都是个很让人焦虑的事。寿山石雕的创新尤为如此,每每与友人聊及此事,往往有想法、有冲动,却又处处掣肘,不知从何处着手。...

创新的焦虑




玉山

现如今的社会,不论在任何领域,“创新”都是个很让人焦虑的事。寿山石雕的创新尤为如此,每每与友人聊及此事,往往有想法、有冲动,却又处处掣肘,不知从何处着手。

在应用科技领域,更新换代犹如家常便饭,没有创新则意味着消亡。像柯达的胶卷、诺基亚的手机,连点像样的抗争都没有,就被新技术淘汰了。这种革命式的创新也最容易制造轰动效应,所以当代艺术选择“革命”道路的不在少数,一旦“革命”成功,小则颠覆业内的观念,大则引发全社会的思想碰撞,很容易形成焦点事件。不过这种成名捷径也吸引了很多浑水摸鱼的人,全凭制造噱头炒作概念,所以也有人讽刺某些当代艺术家“说的一口好画。”

与当代艺术不同,寿山石雕属传统美术,所以“传统”是它的重要定位。 “传统”这个词很有意思,在审美上既可用作褒奖,也可用于批评。以当前美术界的语境来看,用于后者的机会更多一些,比如“太传统了”,往往要表达的是平庸陈腐,缺乏创新的含义。



实际上,寿山石雕刻的发展历史中并不缺乏创新,比如说建国初期陈敬祥的镂空雕、林发述的苞雕,上世纪80年代林飞的裸女以及2000年之后陈达的沙地阳刻。如果只凭感官印象,这种创新可能偏保守一些,因为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顺其自然的,有着清晰的诱因和传承源流,甚至还有可能是现在司空见惯的,我们把它忽略掉了。但如果在历史的架构中来看,这些变化不论是技法、题材或是风格,在当时都属另辟蹊径,较之前人已经跨出一大步。
创新,还有一个度的问题。寿山石雕有意无意地选择了小步快走的积累式创新。这种方式或许没有那么大的震撼力,但胜在生命力旺盛,连绵不绝。比如说兽钮,前代自不必多说,单建国后周宝庭一脉、郭功森一脉、到近十年来声名鹊起的潘惊石一脉,都有完全不同的创作风貌。在印钮名家格局已定的情况下,孙洁鸣追明清古钮之风推出古鹿、卧马,又引领新的风潮,甚至连续几年成为摹刻的“爆款”。这种不断迭代和演化,既是创新的结果,也体现了这种积累式创新的生命力。当然,这里说的仅仅是创新的生命力,而非创新结果的生命力。互联网时代,一个成熟的作品会迅速引爆它的影响力,但“流行”和“爆款”之后,也会迅速透支这个题材的延续性。


互联网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是信息泛滥。信息一多,掌握的素材够丰富,将之用在自身的领域,借鉴过来,即是创新,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以这样的观点,所谓艺术创新似乎就很容易,西为中用,古为今用,只要之前少为人知,就可称为创新。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何处于同一个时代,在相同地语境下使用相同题材,有些人的创作就可引领风潮,有些人的创作却被视为模仿和拼凑。



嫁接各种素材,为创新而创新,其结果往往是生硬的。今天我们所谈的创新,并非要传统的去拷贝当代,当代的去照抄传统,而是从不假思索的摹拟和拼凑中走出来,注入创作者的思考。那么有生命力的创新来自哪里?来自洞察!从洞察行业到洞察社会,从洞察自然到洞察思想,从洞察事物到洞察情感……从事艺术创作,不单单是施展技法,而是表达我们的感知和领悟,只有源自内心的触动才会酝酿创新的灵感。因此,洞察力,才是创新的源泉。
在这个共识之上,我们才能解释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瓜鼠葡萄就成为时新热点,松枝柏叶可以经久不衰。面对这些相同的题材,必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同样充分的表达。
或许有人会问:不都说艺术创作是情感的迸发么?需不需要“洞察”、“思考”这么理性?当然需要!用帕慕克的说法,所有杰出作品地鉴赏,都在于“率性创作”和“在理智的帮助下有自我意识的努力创作”之间的种种差异。我的理解是,艺术创作这件事,一旦将之作为理想与追求,那么作者一定是为作品服务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取悦自己。
福建东南2016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近现代名人书画寿山石雕
金石篆刻文房清供名酒陈酿
| 拍卖时间 |
5.21~22
| 拍卖地址 |
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一楼大厅
| 预展时间 |
5.18~20
| 预展地点 |
福建省集珍艺术馆、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
(福州市鼓楼区杨桥东路19号雅道巷寿山石文化城二楼及对面)
| 咨询专线 |
0591-8766 1288
福建东南拍卖

为您寻找美的价值


    关注 福建东南拍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