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小说更好看的故事正在上演

 

一家大型企业,选择一个活在自卑中的人做掌门和恐惧人,其命运已不言自明。03年市值达到40亿,大致相当于今天的...



海鑫钢铁的故事很长很长,已经有人写过信很好的文章,我就不再班门弄斧,这是一个绝佳的中国式家族企业的例子,足以写进任何一本教科书。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

下面写写自己的感想。

一家大型企业,选择一个活在自卑中的人做掌门和恐惧人,其命运已不言自明。

03年市值达到40亿,大致相当于今天的500亿吧,03年的万科A流通市值为60亿人民币。11年时间败光国内第二大的民营钢铁企业,证明了大而不倒是个伪命题。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可以说是海鑫三代人联手导致,归根结底是创始人在建立企业时没有构建一套合理的接班制度。

虽然还没有盖棺定论,但我已经可以说海鑫钢铁的命运已经终结了,资产负债率超过100%在我眼里就是完蛋的标志。无论李兆会怎么尝试,甚至尝试资产重组,高炉熄火已是事实(钢铁厂宁愿减产也不会熄火,因为一座高炉重新点火的成本在千万以上),有媒体测算过,海鑫钢铁恢复产出的成本高达十几个亿。

2015年9月,建龙集团并购海鑫钢铁尘埃落定。海鑫集团将债务全部剥离,进行破产重组;重整后,海鑫集团原始股东权益将全部丧失。建龙集团控股子公司吉林建龙持有海鑫钢铁集团100%股权,并以海鑫钢铁集团为主体,吸收合并其余4家公司,并更名为山西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自此,海鑫钢铁正式成为建龙集团的第7家钢铁子公司。自此,海鑫钢铁成为历史,李家彻底失去了海鑫钢铁。

从商学院案例到败家子,海鑫钢铁的故事跌宕起伏之程度远超任何一部小说。其实李兆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败家子,但他确实需要对海鑫的灭亡承担主要责任。

海鑫钢铁远不是个例,同样跌宕起伏的故事还有山水水泥,其故事起伏程度甚至比海鑫还要精彩。客观原因上确实存在着时代背景,水泥钢铁成为过剩产能,进入衰退期。但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二代们的不作为和瞎作为,根本原因是中国家族制企业制度上的弊端。

“闻喜人都知道,李兆会根本就对钢铁业务不感兴趣,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上海、太原等地,很少回闻喜。即使是回闻喜,都是坐私人飞机回来,外人根本就不知道。海鑫钢铁的中高层一年都难得见到李兆会一面,供应商、闻喜县政府领导更是对李兆会的行踪毫不了解。董事长对海鑫钢铁不闻不问,不断从海鑫钢铁身上抽血,加上钢铁业这几年十分不景气,海鑫钢铁能不出事吗?”闻喜县经贸委一位中层干部在说到李兆会时感慨道。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海洋看来,李兆会在接手海鑫钢铁之后的前几年走得顺风顺水,更多是幸运,而非李兆会本身有太大的能量。“2004-2008年,经济基本面很不错,钢铁产业产能得到充分释放,利润很高;而李兆会能够入股民生银行,更多是得益于其父亲李海仓的荫庇,又赶上了2005-2007年A股的大牛市。2008年之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都快速向下,李兆会才发现自己在裸泳。”

在错误的时间以错误的方式成为了错误的继承人,是李兆会导致海鑫钢铁失败原因。参考一下沃尔玛家族的接班,李嘉诚和巴菲特的安排,就可以看出差距。

从根本上讲,李兆会从来就不是一个企业家,他的所有行为都更像是一个守财者。对于他而言,父亲留给他的不是一个欣欣向荣的事业,而是一大堆需要处理的麻烦和一个必须保住的数字;父亲传承给他的也不是榜样的力量,而是巨大阴影下的自卑,以及无法摆脱的对失去财产和生命的恐惧。

往大了说,海鑫钢铁像不像现在的朝鲜?可不可以大胆的预测一下朝鲜的结局?

最后,祝万达好运。


    关注 护城河一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