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货│幽默的自我修炼——敬我们即将逝去的幽默感

 

湿货:对能消化的人,更新鲜,更营养。...



湿货:对能消化的人,更新鲜,更营养。



二十年前,有个小男孩经常蹲在书报摊前,翻看《笑话大全》。他并不只是想笑笑而已,他有一个潜藏的把别人逗乐的欲望。

可是二十年过去了,他脑存的笑话一个也没有用上过,完全没有机会。除了在高考作文里,他一口气写了三个。结果却是个悲剧。

如今,互联网里充斥着各种搞笑内容。很多人觉得,搞笑是刚需,因为现代人太苦闷了。其实,很多看搞笑内容的人,都有一个和那个小男孩一样的潜藏动机。但现实情况是,发个微信红包,可能更容易讨得欢心。

相比越来越多人所操心的道德沦丧,幽默感的消逝可能更值得担心。

为了避免误解,我需要对幽默和搞笑做一个区分说明。

先举个例子,让大家找找感觉。

上世纪90年代,有两个人缘都很好的男生追求同一个女同学。女生做出了选择。依据是:他们人都很好,但是,A太搞笑了,B比较幽默。

两个同样能带来乐趣的男生,女生以搞笑和幽默的区别做出了选择。也许放到现在,这个女生的作为完全是在搞笑——难道选男朋友的终极标准不是看颜值吗?

按弗洛伊德的观点,幽默是通过智力活动而完成的无意识的情感消耗的节省,而搞笑则是一种思想消耗的节省。通俗讲,幽默让人心智重启,搞笑让人智商下线。

根据这个观点,如果搞笑占领了我们的乐趣源泉,那我们至少可以有三点悲剧性的担心。

一:我们正在以极大的热情寻求思想消耗的节省

我们的笑声,都是我们无意识的优越感的体现。

我无意贬低二人转和当今相声,但这些自我丑化的表演形式的流行,却反应了当今大众心智被蹂躏的程度,以及对节省思想消耗的热情。

一个两个半夜里不看点搞笑视频就无法入睡的年青人,被逼得只有用这种方式让自己的大脑停机。而广大的父母、老师、老板们还在共谋一个更加激进的未来。

互联网产品设计有一个原则,叫Don’t make me think(别让我思考)。不要让用户思考,在中国简直发挥到了极致。这简直为一个恶性循环按上了完美的一环。不夸张的说,中国互联网的成功,得益于人们对思想的抛弃。

我们同学聚会的时候,开玩笑的说,当时选心理学专业感觉自己会饿死,现在感觉自己完全可以很轻松的累死。有人夸张的说,我们遇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性心理失调时代。

二:我们正在以极大的努力放弃对他人情感的关心

如果人是一个气球,情感是里面的气。那么主动放气,就笑了。而撑爆了,就哭了。

爱看老电影的人,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幽默正在消逝。

一部优秀的喜剧在心理动力学的视角下是这样的:给一个场景,引诱观众心理动力(或简单只说情绪)的投注,然后积累,然后冷不丁的一个点引发释放。接着再一个场景,再一次累积,再一次释放。循环往复几次,最后憋个大招,然后,不给释放点,让观众自己去释放。这就达到了余韵不止三日不绝的效果。

这样一说好像很无聊,但是,你回想任何一部中国的烂片,都会发现这个套路被玩砸了的例子——莫名其妙的上来就强行搞笑;或一个长长的情境,情绪都漏完了,强行搞下笑;或在最后辛辛苦苦憋个大招,非要再辛辛苦苦的加个释放点,一针破功……

一句话,就是,完全不考虑观众的感受嘛!根本就是失去了对观众情感的感受力!

一个幽默的人的核心能力,不是机智和语言驾驭,而是他对他人情感张力的感受。这能力使其能在合适的位置安放无意识的情感释放点。其最终达成的是他对他人情感的抱持和照顾。

反方向看,幽默渐稀渐少,意味着情感漠视在人群中的控制范围越扩越大,直至每一个情感得不到关照的人,也开始不关心他人。

三:我们正在以极大的勇气逃离我们的真实生活

幽默笑料的制造,往往来自于容易忽视的生活细节。这些素材存在于大多数人的无意识里,又存在于幽默制造者的心智努力中。

一天见两武汉人迎面相遇。一人面露尴尬,估计是在切换思绪以完成寒暄时卡壳了。另一个武汉哥们儿就开口了:拐子,去哪儿板沙?

当“板沙”一出口,尴尬脸瞬间就眉开眼笑了,还有几分童真的味道。

我反应了一下“板沙”,也差点笑出声来。想必“板沙”是比成都人的“耍”更具体的耍。看他们的状态,“板沙”一词应该启动了在江边沙滩上耍大的武汉伢的欢乐情绪记忆。

这个武汉人就是典型的幽默制造者。相比大多数见面只会问“你去哪儿呀”“干嘛去呀”之类的现代人,这个武汉人离生活更近。他定是个认认真真生活的人。用曾奇峰老师的话说,就是把生活当专业了,专业的活着。

相比于这个武汉人,慢慢失去幽默感的人,无疑就是无意识的逃离自己真实生活的人,让生活变得无味。



写完以上杞人忧天的话,其实我也不知道是我自己生活变无趣了,还是真的是世界在失去幽默感。或者这世界只是在憋一个大招吧。

最后,照例说一句阴话:把本文反着想,就是幽默的修炼秘籍。

作者 何异
欢迎关注我们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心理学院|102书房|咨询中心


    关注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