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中国技术标准国际化研究现状与建议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方面,无论是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话语权,还是在海外工程建设市场中的认可度,都无法与其所取得的成绩相匹配。中国标准的国际化程度,与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方面,无论是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话语权,还是在海外工程建设市场中的认可度,都无法与其所取得的成绩相匹配。中国标准的国际化程度,与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由于对中国标准的不了解、不认可,使得国内企业在打入海外市场时,不得不采用其他国家的标准。不同国家繁杂混乱的标准体系,不仅增加了设计单位的工作量,更有可能导致设计考虑不周、设计不达标、设计成果得不到核审通过等问题。

问题与障碍
要想打破标准的短板对海外项目造成的制约,就需要提升标准的国际化,让中国标准“走出去”,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但是,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障碍。

首先在国家战略驱动方面,我国尚缺乏体系完整的标准国际化战略,来推动中国技术标准进入海外市场。以美国为例,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2000年就制定了国家标准战略(NSS),2005年进一步修订成美国标准战略(USSS),明确提出要利用美国标准体系的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大力推进美国标准的国际化。USSS是美国标准体系内部各方合作和协调一致的产物,不但满足美国国内利益相关方的需要,而且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利用其综合实力和标准体系的优势,大力推进美国标准的国际化,抢占全球市场。

从标准自身来看,中国标准在国际化水平以及标准体系的完善方面也存在不足。近年来,我国虽已陆续推出了英、法文版中国公路标准,但这些标准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也未能被其他国家认可和接受。除了语言文字的问题,中国技术标准还面临着大到文化、思维习惯,小到标准体系、出版风格等问题。中国标准体系与欧洲和美国相比——横向上,呈现出更为明显的行业特征。虽然各行业标准相对比较详细,能够满足行业的工程质量要求,但标准编制缺乏相互的沟通交流,有重复和不一致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跨行业的协同研究;纵向上,中国标准背后的理论研究尚待加强,特别是结构设计理论研究和支撑性设计软件的开发。在“走出去”的同时,还需坚持“引进来”,及时吸纳国外先进技术,继续不断地完善标准体系,提升标准的技术水平,特别是在环保、安全、以人为本等方面。

从外在条件来看,中国技术标准还面临着缺乏完整的应用支撑体系和复杂国际环境的障碍。国内方面,仅仅让“标准文本”“走出去”是远远不够的。将中国技术标准推广到海外市场,还需要一系列支撑性技术手册、设计软件、工程装备、仪器产品等。仅仅是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也不够,还需要包括技术、管理和服务共同“走出去”,才有可能深入、系统和持久地被其他国家所接受和采用。对此,还需政府加强引导,企业共同完善。国际方面,欧美发达国家为了自身行业的发展,一直都在努力将本国标准向国际组织(如ISO和IEC)和其他国家推广,从而占据先机地位;同时,一些国家基于对中国的误解或者对中国崛起的担心,采取各种手段来掣肘中国标准国际化,形成对中国标准进入国际市场围追堵截的局面。
缅甸联邦共和国古特大桥
认清短板抢抓机遇
为推动中国技术标准“走出去”,加强标准的海外项目适应性,针对以上存在的障碍和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国家战略驱动力。标准的“走出去”,本质上是文化的“走出去”,须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制定长远规划和政策,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于2015年10月发布的《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也需进一步细化。同时也期盼国家建立更长远的中国标准国际化战略。

2.系统性地开展“一带一路”地区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调研,研究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对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宗教、技术、生态环境、建设条件、管理模式等各有不同,应逐一分析采用中国标准的可行性,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已具备自身标准体系的国家或地区,探索研究中国标准与本国现行标准的对接与互认机制,提出互认条件、工作方法、评价机制和预期成果;对于自身标准体系不完备的国家或地区,探索研究基于中国标准建立本国标准体系的属地化机制,提出基本原则、体系结构、工作思路和预期目标,并进行应用示范;在标准互认和属地化对策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建立“一带一路”区域交通联盟技术标准体系的行动方案。

3.建立标准研究平台,加强中外标准的对比研究。建立国家基金,支持中外互培留学生、研究生、访问学者,通过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支持中外标准的差异性研究。通过对中外标准体系及控制性技术指标的对比研究,总结差异,一方面有利于工程人员和商务人才快速地学习和掌握国外标准;另一方面有利于认识差距,可及时吸纳国外标准中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国内标准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国内标准体系。

4.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标准的国际化程度。鼓励国内标准化机构积极承担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工作;鼓励、培育国内行业学会组织积极吸纳国际会员,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鼓励中国学者广泛参与国际标准化机构、跨国联盟的标准化活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在国际标准体系中发出中国声音。同时,也应引入国际标准化机构和学者更深入地参与对我国标准的研究、引进、制定和教育等中国国内的标准化活动,一方面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升我国标准的水平,二则可通过他们的声音,使中国标准更容易被国外市场所熟悉,使中国标准的国际性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
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


5.不断提升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技术水平,完善体系建设。中国公路工程标准已自成体系,特别是通过最近30年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公路工程标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已处于先进行列。但要让中国工程标准“走出去”,还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公路工程标准自身的基础理论研究,使中国标准技术指标的可靠性有更强的说服力;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领域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研究和智能交通体系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国标准中有关绿色环保、施工安全、以人为本建设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6.推动中国工程标准在国际上的示范应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中国援建或中国资本推进的重大工程中,采用中国标准,建设标杆工程,带动这些国家的其他项目和人员自愿选用中国标准。其国内项目如不与中国标准建设的示范工程相对接、相看齐,形成网络,即使中国为之建设了一个个品质再优秀、投资规模再大的样板工程,也依然只是一个个孤立的项目。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在数十年之后看即是如此。中国标准“走出去”,不能只是为一时一地的中国产能、资本、项目或企业“走出去”服务,而是要有更长远的打算,更主要是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从而使中国获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战略空间。中国交建开展了“一带一路典型国家公路勘察设计支撑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通过促进中国公路建设模式、建设技术和建设标准整体“走出去”,使以中国交建为代表的中国资本、中国工程、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在“一带一路”地区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拓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7.合理利用资本驱动。借助“亚投行”的资金优势,在支持“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金融组织,如世界银行、非洲发展银行等,在其与资金使用国的资金借贷协议中,往往对技术标准有强制性要求,且一般都要求使用欧美标准。再如日本资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强制性要求使用日本资金的项目必须采用日本标准。

8.注重人才培养。通过项目合作、专家互访、共同研究、学术交流、宣贯培训,大力培养熟悉中外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商务人才,鼓励对外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中国企业和人员,做中国标准甚至是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
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
标准是走向国际的“敲门砖”
目前,对外承包工程和工程建设标准应用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标准规范翻译方面,已有数百本国外规范、手册、指南以及相关参考文献被翻译成中文,其规范主要包括欧洲规范以及美国、英国、法国规范。经整理编译的国际工程技术标准中文版、中国标准英文版编译超过1万册。为深入了解中外主流工程标准体系及标准化管理模式,中交二公院针对中国、美国、欧洲一系列工程标准体系展开了研究,并编制了12册欧洲规范设计指南、7册对比分析报告、10册计算书模板、16册基于欧洲规范的桥梁标准化设计通用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成果。

以上编译、研究成果以及大量专业书籍、会议论文等总计2.2万册资料,均被整合收纳入“国际土建标准信息系统”,以供广大技术人员开展科研设计参考。此外,为进一步展开中国标准国际化研究,中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在“一带一路”地区的适应性研究、“一带一路”典型国家公路勘察设计支撑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调研及技术政策研究等方面的课题已逐步展开。

近十年来,中交二公院参与了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莫桑比克马普托环城路、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等大型海外项目。这些海外项目主要分布于非洲、中美洲、亚洲,基本上都是采用所在国的殖民宗属国的标准并兼顾当地标准。提升中国技术标准的国际化程度,让中国标准进入国际市场,获得认可迫在眉睫。
作者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辑:陈晨

美编:欣钰

审校:廖玲

稿件投递

联系人:江 北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商务合作(广告/招商)

联系人:黎伯阳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010-86464657-805   18601025686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喜欢请点赞
原创稿件,转载请标明出处


    关注 桥梁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