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功臣——细辛,蒙冤439年!!

 

导读:细辛,是医学界挠头的药物之一,与川乌,附子同列。几乎人人谈虎色变,畏之如蛇蝎,有终身不敢一用者。...



 导读:细辛,是医学界挠头的药物之一,与川乌,附子同列。几乎人人谈虎色变,畏之如蛇蝎,有终身不敢一用者。

细辛,本是医圣手中的秘密武器,用于救危亡于顷刻的一号大将。由于宋代元祐年间陈承《本草别说》中有“细辛若单用末’’(这是无的放矢,从古代到今并无一人以单味细辛末治病),不可过钱匕,多即气闭塞,不通者死”一句。陈的根据是某狱中一囚暴死,似与服用含有细辛的药物有关,既为查证属实又未作药物成分分析,想当然道听途说写入书中。后来时珍老人编著《本草纲目》时,不辨真伪,不读《神农本草经》的明文记载,以及《伤寒论》经典用药范例,将陈说引入《本草纲目》。于是,“细辛不过钱”的谬说便流传天下,使救命功臣细辛蒙冤,蒙冤439年。

中医界要为细辛平反昭雪,要追根溯源。《伤寒杂病论》是公认的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医之魂,而医圣用药所遵从的是《神农本草经》。两大经典,足以拨乱反正!

先看《本经》论述:

《本经》将细辛列为上品,所谓上品即可以久服,可以延年益寿。论曰:“气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弊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清代张隐庵释此段经文,指明医圣的用药法度,并批驳陈承谬说,极有见地,敬录如下:

“细辛气味辛温,一茎直上,其色赤黑,秉少阴泉下之水阴,而上交于太阳之药也。少阴为水脏,太阳为水俯,水气相连于皮毛,内合于肺,若徇行失职(本气之伤,外邪之侵),则咳逆上气,而细辛能治之(麻附细,小青龙汤病理,病机)。

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从颠入络脑,若循行失职,则病头痛脑动,而细辛亦能治之(麻附细又一解法)。

太阳之气主皮毛,少阴之气主骨髓。少阴之气不合太阳则风侵相浸,痹于筋骨,则百节拘挛;痹于腠理,则为死肌,而细辛皆能治之。其所以能治之者,以气胜之也。

久服明目利九窍者,水精之气,濡于空窍也。九窍利则轻身而延年矣!

又曰:“宋元祐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则死。近人多以此语忌用(细辛),而不知辛香之药,岂能闭气?小青龙汤内之细辛之所以能够止咳,定喘,皆辛香宣肺,启闭开窍之功!上品无毒之药,何不多用?方书中类此言不少(未指出李时珍,留足了面子)学者不善详审而遵守之(凡经典必恪遵之,原原本本继承之),岐黄之门(伤寒论是第一道门槛),终身不能入矣!

再看医圣张仲景如何用细辛。
医圣用细辛共16方。凡外寒内饮,血虚寒凝致四肢厥逆时,重用细辛散寒化饮之功,用量为三两,如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及其类方等8方。若本气先虚,少阴阳根不固,兼夹外邪或内生之实邪,则细辛只用二两,并与附子同用,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治太少同病,毕安内攘外之功于一方,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与附子,大黄相配,治寒积便秘,胁下痛。细辛辛散之力极强,只用二两,以免辛散太过。同类方共5方。其余各方都是丸散,用量不等,但每次服用用量极小。

医圣用细辛已入化境,《神农本草经》的药理,在《伤寒论》中发挥了极致!《本草正义》全面总结了仲景用细辛之秒:“细辛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上达颠顶,通利耳目,旁达百骸,无微不至,内之宣络通脉而疏通百节,外之行孔窍而直透肌肤。

细辛以辽细辛为佳,药力雄厚,疗效显著。但副作用是易致人呕吐,有人主张蜜炙一刻钟,以减其辛烈之味,此法可行。凡用细辛剂,对老幼妇儿重症病人,可依照仲景基础有效用量,全方按比例迭减至最小量,然后逐日叠加至基础用量,以保证疗效。适当变通以适应不同的病人。

总结细辛之功用与用量,医圣张仲景应是我们的典范。我们只听张仲景和《神农本草经》的教诲,而不是不看四气五时,升降沉浮,脏腑归经,只论药物的化学成分,那样我们就不是中医了。中医复兴之路在古代而不是现代,中西结合,中医现代化,科学化,已经化掉中医的灵魂,只剩一具躯壳。只有彻底洗脑,告别错误,拨乱反正,回归经典,原本继承传统,才是中医的再生之路。一味迁就西方,附庸所谓科学,那就是自我毁灭!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优酷视频《小道经方》等你来学习!


    关注 小道经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