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汤&四逆汤,区别是?【己安先生答疑解惑】

 

亲爱的道米们,每周二己安先生答疑解惑的时间到了!小编很激动,相信真正热爱中医、热爱经方的朋友也期待已久了!下...



亲爱的道米们,每周二己安先生答疑解惑的时间到了!小编很激动,相信真正热爱中医、热爱经方的朋友也期待已久了!

下面是精选了道米们的学习问题,己安先生亲自做了解答。也欢迎大家多提关于学习的问题。



己安先生答疑解惑:

煎法在经方体系中叫做“将息法”,将息法从整个经方的用药来看,不是说不重要,但是相对来说,是最次要的一部分,是最细枝末节的东西。

临床上可以严格的按照经方的将息法,如果不是按照原方的将息法,分头煎、二煎也是可行的。

芳香类的药物可能主要在头煎煎出有效成分更多,而味厚的中药,比如干姜,可能在第二煎中煎出的有效成分比较多,所以这些情况也要考虑到。如果是芳香类的药用的比较多,防止药物成分流失,煎药的时间可以相对短一些。如果不考虑有附子的前提下,第一煎五十分钟,第二煎三十分钟,是完全可行的。



己安先生答疑解惑

从整体上来说,越婢汤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止汗,一个是出汗。

如何去理解这个问题呢?比方说,同是把空调调到20度,在夏天调到20度,这是凉风,就起到了止汗的作用,但是冬天调到20度,这是暖风,慢慢就能出汗。也就是说,环境不一样,前提不一样,作用结果不一样,但是条件是一样的。都是用了越婢汤,就好比是空调都调到了20度,但是所处的状态不一样,状态偏于热,就起到止汗的作用,状态偏于寒,就起到了出汗的作用。



己安先生答疑解惑

首先,附子理中汤不是经方,经方中只有理中汤、理中丸,是后来火神派的前辈们发明了这个汤头,但是这个汤头在临床上是有意义的,它兼顾了脾肾两个层面。

为什么经方原体系中没有附子理中汤?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间,附子和人参实际上是有一定程度的羁绊,当然经方体系中的附子汤也有人参,但是附子汤考虑的就是更复杂的环境,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但是我们就单纯从理中汤和附子理中汤的角度看,附子理中汤导致了附子和人参之间在功能层面的矛盾。人参帮助恢复津液,把身体周遭津液受到腹腔里面参与消化吸收这个过程,附子是把气打到全身,气到了津液也会布散全身,所以二者是不一样的。这是附子理中汤存在的问题。

但是附子理中汤也有精彩之处,它的精彩之处在于更激发了身体的功能,这也说明了我们在实践中,不是说一个东西只有好没有坏,两个药的力量都是协同的话,未必都是好。如果不然的话,就理解不了经方柴胡加芒硝汤中,是合了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补法,芒硝是泻法,按理说力量是是相反的,但是在经方体系中就有这样的方剂。就是说两个相反的力量在一起,实际上在综合的作用结果,在脾肾功能的恢复上能达到更好的效果。附子理中汤更体现了四逆汤和理中汤的结合,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上的问题,在临床上,仔细体会就会发现,用附子的时候,会消耗津液,津液相对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在四逆汤中炙甘草的剂量最多,一是用炙甘草缓附子峻烈之性,二是炙甘草帮助恢复津液。

为什么附子理中汤的里面的炙甘草从配伍比例来看,相对四逆汤就没有那么多?是因为附子理中汤中,大量的津液抽掉到腹腔里面,再用大剂的甘草就会导致腹胀,所以附子理中汤甘草用的相对要少一些,当然对比的对象是在四逆汤的比例结构下。

四逆汤更多的是激发功能,恢复功能,但是很多人认为四逆辈的药是恢复的肾的功能,恢复的是少阴的功能。其实不完全是。伤寒论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这里说少阴病,换个角度看,不是脉微细,但欲寐,而是身体处于一个有少阴类的现象,手脚凉、但欲寐等寒性的现象,脉沉反应了在排除其他疾病(急症)的前提下,在一个常态的慢性病下,反应了太阴受邪。所以四逆汤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太阴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少阴层面的问题。附子理中汤也是解决少阴、太阴层面的问题,在侧重上有什么区别?区别做大的是附子理中汤的人参把津液往回收,白术有祛湿的作用。四逆汤更侧重在依赖甘草的缓中,来帮助保水,恢复津液。

但是归根结底,这两个方剂都是恢复脾肾功能。



己安先生答疑解惑

通过一个症状知道是哪条经脉上的病,然后把这个经的病至少可以考虑到用伤寒六经中所对应的主方。例如,“目似脱”在足太阳膀胱经病上,就可以想到太阳病对应的主方是桂枝汤,至少要考虑到这个层面上去。在这个基础上发微,那是以后要更深入的问题。

阳明病的主方是葛根汤,少阳病的主方是柴胡汤,太阴病的主方是理中汤,少阴病的主方是四逆汤,厥阴病的主方是当归四逆汤或者乌梅丸。先举这一个例子,大家可以带着这个思路去找一找。


    关注 小道经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