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必修课|为什么越来越多优秀的孩子参加非遗研学

 

美芽成长,让研学更有料、更有趣!...

美芽成长,让研学更有料、更有趣!
生命就要消逝

家人就要成为难民

孩子们即将伤残

为什么还要关心纪念物?

总有一天冲突会结束

总有一天人们要返回家园

不管生命如何破碎  都要被重建

文化遗产代表身份认同

对它们的保护有助于重建破碎的社群

重新树立他们的身份

并将他们的过去与现在、未来紧密相连


这是一首曾经刊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上的小诗。它以诗意的手法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即便在战争这种破坏性最强的行为中,还要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外来名词,最早提出这个名词的是日本。日本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就公布了他们国家的“无形文化财”的保护法,日本人把这个概念带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们翻译过来,就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2006年起,国务院决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同时,教育部、中宣部也把每年9月定为“传承月”,希望在青少年中普及非遗知识。这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下子从一个陌生的名词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遗?让我们来看几张图片



飞鱼菲尔普斯,他身上的红圈圈,那是中医拔火罐留下的印记。中医属于传统医药,是非遗。


张惠妹,演唱会上披的披肩很漂亮,那是土家族的手工织锦西兰卡普。西兰卡普属于传统技艺,是非遗。


杨丽萍,她跳的雀之灵,舞蹈来源于傣族传统的孔雀舞。孔雀舞属于传统舞蹈,还是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及民俗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疑惑,孩子为什么要学习非遗?孩子学习非遗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1
学习非遗,是中华文化自信心重建的必然要求

在我们的非遗课程里面,有古都非遗的课程,讲的是末代帝国清朝下的北京城,以及黄金盛世唐朝下的长安城,也就是现在的西安。

对比这两个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城市,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北京城的整体布局,给人的感觉是内敛压抑,北京原有4道城墙,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层层叠叠,代表着皇权的高度集中,这种往内收的感觉是跟清朝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有关,在文化上的表现也是固步自封,在西方先进文明面前表现得不堪一击,所以最终的落后挨打是历史的必然。


而唐长安城则截然不同,大明宫依山势建造在最高处,俯瞰下面星罗密布的108坊,是一种开放式的布局,有一种纵横捭阖、睥睨天下的感觉。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国力最强盛的王朝,也是中华文化具有高度自信的时期。唐长安城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是世界文化和潮流的中心,所谓“万邦来朝”,唐时期,中华文化是对外输出价值观的,我们看到,日本、韩国受唐文化的影响非常深。
近现代中国,因为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很多蕴含着几千年、几百年老祖宗智慧的文化,被革除和毁灭,中华文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而当下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拥有越来越多的发言权,中华文化也受到世界各国的追捧。


非遗”的兴起,正是时代的召唤,是中华民族从文化断层到文化自觉的必然经历。

有很多家长,让孩子从小向西方贵族看齐,学习马术、高尔夫,甚至西餐礼仪。其实,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也是非常讲究贵族风度的培养,如魏晋竹林七贤,建安风骨,那是真正的名士风流;马术和高尔夫相结合的运动,打马球,我国在唐朝就开始兴盛了,那时叫“击鞠”;说到就餐礼仪,看看红楼梦里面细致的描写,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最讲究的国家之一。



当然不是说学西方不好,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的确需要多元文化的融入。只是诚挚地希望,家长们在追求盛开国际的同时,也能够更多地关注到咱们脚下扎根的这片土地,从这里面吸取真正使内心有归宿感的力量,这个力量会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真正认识到“我们是谁?我们将往何处去?”。

其实教育和非遗一样,也是一个“活态流变”的词汇。从官学到私学,从举孝廉到科举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我们不能脱离当下的时代背景来空谈教育。在这样一个时代,传统文化的必然复兴要求教育的必然跟进,这是人心所向的大趋势。
2
学习非遗,能尽量避免“香蕉人”的悲剧。

香蕉人,是说如香蕉一样黄皮白心。

现在有很多家长,比较热衷将孩子送往国外,低龄化留学,或者直接移民,所以呢,让孩子自小就受西方文化、西方教育的熏陶,甚至要把孩子培养成彻底西方化。


孩子到国外去了,他周围接触的人,老外朋友、同学都会对他中国人的身份非常感兴趣,毕竟在外国人的眼里,他们对神秘的东方文化还是保留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但孩子因为一直以来的西式教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多,常常会一问三不知,久而久之,朋友同学看他的眼神就有点不一样了。觉得你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没学好,怎么就能跑来学别的国家的文化呢?
学习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让孩子从小建立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是他长大后去到更大的舞台,获得世界尊重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步。

一方面,尽管中国孩子的英语说得同西方人一样好,甚至还更好,但在西方孩子的眼中,中国孩子依然是外国人,难以建立起关系较密切的朋友圈子。这种圈子多半仍只局限于中国孩子之间。这时的中国孩子往往就会体会到孤独——找不到归宿的孤独。这些香蕉人孩子逐渐长大了,还带来另一个严重问题:

孩子虽然也是黑头发黄皮肤,但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都是西方的。而他们的父母,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下长大,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都是中式的。孩子和父母之间互相不理解,也无法沟通,出现越来越多的家庭问题。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这样的家庭将会面临非常痛苦的境地。

所以说,非遗学习,能让孩子们找到丢失的本土文化的根,找到作为中国人存在的归属感。
3
学习非遗,能极大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

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美,缺少美的生活就像沙漠里缺少绿洲一样枯燥无味。

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美育着眼的是整个的人,是人的身心的健全发展,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和理想。

按联合国的说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是人类社会“美”的最高级别。

首先,非遗会让孩子学会感知美中国第一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光看扮相,就已经美翻了……


还有其他的一些非遗技艺,也都是美的代表与典范。

比如,古琴,高山流水觅知音


再比如,油纸伞,杏花春雨染颜色


还有,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玉文化,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其次,非遗会让孩子学会理解美很多人会误解:非遗是古板的、老旧的,是不合时宜的,孩子们学这些干嘛呢?其实,非遗主要是依靠“人”来传承,非遗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非遗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常在思考,如何让孩子们去深度认知非遗?不仅仅只是学到了一些技巧,还能更深入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了解它是如何被孕育出来。

我们的非遗课程设计逻辑是“自然产生人文,人文形成观念”,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又将会形成什么样的行为准则。美芽的非遗游学课程,都将通过自然环境的考察、非遗技艺的学习以及文化现象的解读,去深入探索某个民族或某个地区内在的精神风骨。里面包含了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如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甚至物理、化学等,对孩子们课堂所学是一种延展和深入。



学习不能闭门造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国家现在也大力推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学,这是目前最好的多学科实践的一种方式,也是世界名校选拔人才非常看重的阅历。

最后,非遗会让孩子学会创造美任何的文化创造都是基于一定的基础,首先要认识到“美”,才能更进一步创造出“美”。

比如我们组织孩子去滇西学习皮影戏,首先是让孩子们了解皮影的历史、制作环节和表演过程,最后是让亲子一起创造性表演一段几分钟的皮影短剧。结果让我们非常惊艳,孩子在一下午的学习后,自己编创的皮影故事非常有新意,很多故事就连从事皮影戏几十年的老师傅都称赞不已。


总之,非遗的学习是陶冶孩子情操,形成真善美人格的重要途径。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能通过情感的作用。非遗学习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

如果非遗的学习对孩子来说是必要的,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非遗?


我们的经验是
 挑选适合孩子的非遗项目,体验性、互动性要强

如在美芽的恩施非遗游学课程中,让孩子学唱土家山歌,学打土家滚龙连厢,学织土家西兰卡普,学手工制茶,学手工榨油等,这些项目都是让孩子亲身参与体验学习,互动性很强,很受孩子的喜爱与欢迎。


 挑选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游戏性、趣味性要强

如在我们的滇西非遗游学课程中,为了让孩子们认识火山的地质特点,我们组织了火山寻宝探险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自主在火山上挖掘火山石;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翡翠文化,我们设计了“一口价”竞价活动,让孩子通过竞猜价格的方式来学会辨别翡翠的价值。这样“寓教于乐”,孩子们学习起来特别有兴趣。





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家长也有担心,孩子对非遗这种文化的东西理解不了那么深刻。

对这一点,我们是这样考虑的,一方面,我们坚持,课程设计的方向要正确,要带给孩子好的、对的东西,所以美芽的非遗课程背后都有高的课程立意和大的课程逻辑;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会轻轻放下,深入浅出,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授课。

非遗的美育教育,重要的不在于对具体文化知识的全面深刻掌握,而是要着眼于让孩子能充分感知与体验传统文化的美,文化这种东西,沉淀到最后,就成为一种刻在血脉中的情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眼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文化情感的链接是最重要的,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美”的种子,然后静静守候,让它生根发芽,有一天成长为参天大树。





中国的文化自觉才刚刚开始。

这几年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终于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魂魄,是我们的DNA——决定我们是中国人而不是其他人,除了我们的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除了生物的显现形式以外的东西,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语言、文字、道德、哲学、审美观、艺术观、生活习惯、风俗、传统记忆,所有的一切都是。
2018美芽成长寒假非遗研学正在火热招募中,经典路线、非凡体验,总有一条适合你!点击下面标题了解更加详细和有趣的内容!
【寒假】2018非遗中国人文素养成长计划:盛唐西安,跟着唐诗读长安

【寒假】2018非遗中国人文素养成长计划:风骨滇西,体验不一样的云南

【寒假】美芽成长2018非遗中国人文素养成长计划 :“林海小猎人•雪原大冒险”牡丹江非遗研学

【寒假】美芽成长2018非遗中国人文素养成长计划:弄潮闽南,探寻海上丝绸之路

美芽成长精品研学、非遗课程,

总有一款适合你,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
-END-


    关注 美芽成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