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高血压暗藏大风险 控血压的那些诀窍,必知!

 



人民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幸福

关注

一过性不适最易被人们忽略,但有些时候,这种一过性问题却潜藏着大危害。比如,阵发性高血压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中风、动脉瘤破裂等。

医学上认为,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阵发性高血压则指反复发作的一过性血压增高,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甚至数天,其典型表现是血压突然升高,收缩压可达200~300毫米汞柱,舒张压达到130~180毫米汞柱,伴面红、剧烈头痛、全身大汗、心悸、乏力、疼痛、焦虑、呕吐、恐惧或有濒死感,严重者可致心脑血管意外。比如,在情绪焦虑、与人争吵或应激等状态下,血压猛烈增高,且伴有上述症状,一段时间后血压恢复正常,症状随之消失,这可能就属于阵发性高血压。

阵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包括生理、心理、病理或其他混杂因素。心理因素多与情绪相关,如焦虑障碍、应激状态、惊恐障碍等。病理因素中,常见的一个为嗜铬细胞瘤,它是由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形成的一种儿茶酚胺内分泌肿瘤。此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偏头痛、癫痫、中枢系统病变、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其他疾病;服用某些药物、更年期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情况,也都可能导致阵发性高血压。

血压的每一次过度升高,都是对全身动脉血管系统,尤其是心脑血管系统的一次冲击,还可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由于阵发性高血压造成的血压波动范围较大,可导致血流剪切力的改变,使动脉原本存在的易损斑块破裂,从而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尤其是脑卒中。存在动脉瘤的患者,阵发性高血压更会增大肿瘤破裂的风险。

有血压波动或一过性高血压的患者,首先应该采用正确的方法对血压进行监测。若确诊为阵发性高血压,则要积极寻找病因和诱因,针对性予以治疗,如是嗜铬细胞瘤,要考虑手术治疗;与心理因素相关的应做心理治疗、行为治疗或精神药物治疗。在控制血压方面,阵发性高血压可使用短效降压药物治疗,在血压控制后,一般不需长期服用降压药,但要重视预防阵发性高血压的反复发作。
控制血压有哪些诀窍
日常管理血压有哪些诀窍?不妨收好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周滔主任医师送出的降压四个锦囊。

健康生活+合理饮食

周滔介绍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应长期坚持。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是的,合理饮食很重要,重点是限制钠盐摄入、限制总热量和营养均衡,这可能也算是食疗,但却不能只靠它。

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包括控制体重,防范超重,已超重的肥胖者则要科学减肥。

平稳降压拒绝过山车

降压太快太猛可能出大事!周滔说,降压太猛,身体不能适应,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血流缓慢,引起脑卒中、心绞痛或肾功能减退。长年高血压的老人,如果降得太快极易发生脑梗,造成严重后果。

持续、平稳降压才是正确的降压法门。一般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要用4~12周才是安全的,老年、冠脉或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及耐受性差的患者,血压达标时间还应适当延长。同时,血压也并非降得越低越好。因为血压过低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增加脑缺血的风险。

务必监控清晨血压

周滔提醒,人体的血压存在昼夜节律,清晨是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段。很多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不达标,有医院的心内科门诊曾调查过2000余名高血压患者,早晨7:00~10:00间测量血压,清晨血压不达标率高达54.6%,相当于10位高血压患者中就有5位患者清晨血压不达标。

实际上,管理好清晨血压,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控制了全天24小时血压。而清晨血压不控制的话,心脑血管疾病最易在这个时段“偷袭”。清晨时段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心血管死亡风险也比其他时段增加70%。

坚持服用长效降压药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压药治疗,坚持服药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周滔说,服药建议选长效降压药,其特点是半衰期多在24小时及以上,每天只需吃1次,降压疗效能覆盖24小时;由于其作用持久、平稳,可有效控制全天24小时血压和清晨血压,可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治疗依从性,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血压高,准备十个问题去看病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病之一,病人在控制病情的过程中,需随时就诊,调整用药。为保证医生的精准判断,病人就诊时怎么说、说什么很重要。以下10个问题尤其要准备清楚。

1. 何时发现的高血压?

有些病人是因为头痛、头晕等不适到医院就诊时发现患有高血压,也有人平时没有症状,是在偶然测血压时发现血压升高。患高血压的时间长短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有影响,应该告知医生。

2. 曾经出现过哪些不适,现在是否还有症状?

不同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症状相差很大,有人几乎没有症状,有人症状很严重,有人服用降压药物后不适缓解或消失,也有人服药后头痛头晕反而加重。这些情况都对确定用药方案有参考价值。

3. 血压最高达到过多少?

我们的血压一直在波动,上午、下午和晚上测量都可能不同,今天和昨天的测量数据也会有一定差别。为了便于医生全面了解病情,就诊时应该告诉医生平时血压是多少,最高和最低分别达到多少。

4. 发现高血压后是否进行了药物治疗,曾用过哪些药物,效果如何?是否始终坚持每天服药?

过去的治疗经历以及疗效对于医生确定新的治疗方案很有帮助。

5. 服用降压药物后有无出现过副作用,都有哪些副作用?当时用的什么药物?出现副作用后是否停药或者减量?

过去应用药物治疗后如有过不良反应,应该告诉医生,以及具体的药物种类和不良反应的表现,便于调整用药。

6. 应用降压药后是否有过由卧位或坐位站起来时头晕、眼前发黑的表现?

上述是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体位性低血压症状严重的病人,选择降压药物时应该更加谨慎。

7. 目前正在服用哪些降压药物?近两周内血压控制情况如何?

根据这些信息,医生可以决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以及如何调整。

8. 除了高血压外是否还患有其他疾病,具体都有哪些(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病、脑中风等)?

同为高血压,合并上述疾病与没有任何合并症者,处理原则是不一样的,降压强度也有所不同。例如,合并糖尿病时应该更严格地控制血压。

9. 除了降压药物外,目前还在长期服用哪些药物?

一些药物与降压药之间可能相互影响,有些药物不能同时应用,因此就诊时应该将目前正在应用的所有药物都告诉医生,便于医生全面地权衡治疗方案。

10. 是否定期在家自测血压并做了完善记录?

建议每位高血压病人经常自己在家测量血压,每周测量3次,并详细记录测量时间以及测量数值,就诊时将记录单提供给医生,这样会大大缩短医生的问诊时间。

此外,高血压病人就诊时最好带上目前正在服用的各种药物的外包装,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晰地了解用药情况。就诊时,主动全面地向医生提供上述信息,有助于医生在短时间内了解病情,从而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来源:人民健康网综合)


    关注 人民网健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