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栋豪宅,经过了100年,也不过时。

 

每一栋房子,都是一个传奇!...


专注儿童时尚穿搭和,美育生活方式
“城市,由建筑、人、传奇构成”。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上海。
继:
《你家的公寓,还不如上世纪,50年代的贫民窟?》、
《我的家居品味是如何,炼成的?是从这间屋子开始的!》、
《天堂需要重建,所以贝聿铭走了。》、
《安家1.5亿的老洋房里,到底美成什么样?》后,
我们的大师建筑系列,又来了!
世界上有两座著名的房子,名字简单又朴实。
一栋叫“红房子”,一栋叫“绿房子”
红房子,我们很早就聊过,
它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想圣地!
2012年,
我斥巨资买下了这座红房子!
你看,就是这座!
这座房子什么来头?
伟大的lego,
就诞生在这座房子中。
早在1916年,25岁的乐高创始人Ole Kirk Kristiansen,在丹麦买下了一座红房子。他在这里开始了制作木制玩具,的生意。


1924年,一场大火,红房子付之一炬。顽强的Ole Kirk,重新恢复了这座红房子,把它设计成了工厂,保存至今。
lego由此诞生。
不过,今天的主角呢,不是远在丹麦的红房子。
而是在中国的,
“绿房子”!


说到lego,我非常期望,有一天,lego也推出,这套绿房子。

不用拼,想想也是够美的了。

如果你问我,
邬达克的建筑你最,喜欢哪个?
那一定是:绿房子。


绿房子建于1937年,对于老上海人来说,绿房子是一个传奇,不仅因为它是邬达克,的作品,更因为它的主人和那段,难忘的历史。
 


房子的主人叫吴同文。

如果你不知道吴同文是谁,那他原配夫人的娘家,贝家,你一定知道。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就是吴同文的侄子。

贝家是曾经拥有,狮子林的苏州豪门,绿房子是贝家的陪嫁。这座绿房子曾是贝聿铭,对于建筑最初的认识和启蒙。

吴同文,民国时期上海滩著名,的颜料大王,30年代,乱世战火频繁,军绿色的染料奇缺,吴同文通过“卖绿色”赚了大钱。

之后吴同文(吴同文),便把绿色视为他的幸运色,生活用品、宝马汽车、就连房子,都变成了绿色的。


1927年的吴同文
吴同文这座名扬天下的绿房子,是1935年他请当时上海传奇建筑师,邬达克建造的!在当时被誉为“远东第一豪宅”。

因建筑和围墙大量使用,了绿色釉面砖,所以叫“绿房子”

 远东第一豪宅 


1927年,年轻有为的颜料商人吴同文(,吴同文),娶了比自己生意做得,更大的颜料大亨贝润生的小女儿,也就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姑姑。

贝润生把今天铜仁路和北京西路转角处的一块,地作为女儿的嫁妆,送给了女婿。

选这块地也是颇有讲究。

在当年,铜仁路叫哈同路,北京西路叫爱文义路,吴太太(吴太太)特意选了,两条路名含了吴同文(吴同文)的同、文两字的路口,作为自己新婚的爱巢,情谊满满。

1947年《上海行号路图录》绿房子位置
吴同文十分重视这份厚礼。于是找到当年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请他来给自己设计豪宅,他希望大师能为自己设计出一栋,独一无二的房子。

邬达克在当时可,不是一般的大师。他在上海滩做了,50多个建筑项目,124个单体建筑,可以说,成就了上海滩的建筑传奇。

绿房子,是邬达克在上海,留下的最后一件作品,也因此更加成就了“绿房子”的传奇。

1942年的邬达克
也许你不知道邬达克,但你一定知道国际饭店,一定知道《安家》卖了1.5亿的老洋房。在上海想找到邬达克,的房子,太容易。

邬达克在上海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远东第一”“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远东第一电影院”大光明大戏院。

国际饭店  
邬达克自宅

诺曼底公寓
爱司公寓
大光明大戏院


而绿房子,则是“远东第一豪宅”

刚建成时的绿房子
更是邬达克打造的一个建筑史上的经典。  

这个被称为“远东第一豪宅”的房子,与当年欧洲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不同,它的直线和曲线,简洁干净,充满现代主义。



这样的形态在当时,非常的超前,邬达克对自己的,现代主义的杰作非常满意,他向吴同文许诺:这个房子50到100年都,不会过时! 



吴同文对这座“百年如新的豪宅”视若珍宝,不惜代价买下了设计蓝图,藏在豪宅的保险箱里,以保证房子的独一无二。



房子不仅造型现代,名字也简洁明了。1937年,邬达克在工部局申请建造的申请单上直接给这座房子起了一个和它的风格一致的名字,就叫green house!

邬达克用绿色釉面砖,让房子大面积地被绿色,所覆盖。



房子里面应有尽有,完美的迎接着当时,四面八方前来开party的达官显贵。



绿房子一共四层高,这在近代上海的花园住宅历史,上比较罕见,因为当时的上海洋房,一般只是两层,顶多是三层。  
吴同文家是个大家族,有佛教徒的母亲、两房姨太太、还有她们各自的子女。为了让一家人互不干扰,的生活在一栋楼里,邬达克在空间上,做了精心的布局。

一层酒吧及游戏室
历史照片
整栋建筑都是现代主义的,设施也全都在国外采购。却有一间中式的佛室,供母亲祭拜用。

中式佛堂的历史照片
一、二层是公共空间,一层有酒吧游戏室。

二层餐厅
历史照片
二层有餐厅、起居室和书房。  
  
三层主卧室
历史照片
 
三、四层则是相对,私密的卧室空间。 
四层主卧室
历史照片
场地的南面有一个美丽的花园。
楼上则是超大的露台。  
 


房间朝向花园的一面有,大面积的落地窗。


有派对的时候,宾客可以直接通过,一层的户外楼梯,走到二层的会客起居室。
 

▲连接花园和二层露台的楼梯
另一段楼梯连通三、四层的卧室空间。两段楼梯并不相连,给主人保留了私密性。   
 
连接三、四层露台的楼梯
车道,从一层的中间穿过,这个建筑。
 

 
隐藏在建筑内部的车道
这样保证了房前花园的完整性,不被车道打扰。

行车路线
另外车道上方的屋顶又可以在上下车时,挡风遮雨。 

三层是大太太的起居室,四层是姨太太的起居室。

两层上下的总体格局一样,主卧室都有化妆更衣间,和各自子女的生活空间。
每层的主卧都有,一个阳光房,不用走到户外,就可以欣赏到花园的景色。

四楼的顶层,是12块淡绿色,的进口压花玻璃,可以柔化烈日。



阳光房的设计贯通整个建筑,的四层,从外面眺望绿房子,圆柱型的阳光房格外通透。

从外部来看,吴同文还是偏爱姨太太,姨太太的卧房不仅有,玻璃天窗,整个弧面的大窗也比大,太太要大很多。



姨太太住四楼,爬楼不免辛苦,吴同文可舍不得。

于是,绿房子是上海第一栋拥有电梯的住宅。姨太太专享。

而且,家有电梯,也可以减少两房太太,在楼梯相遇的机会,吴老先生也是用心了。  
这个荷叶造型的电梯来自老牌的,奥的斯电梯公司,现在依然可以使用。内部装潢相当考究,还是油木的地板。 

四楼的姨太太坐的,是电梯上下楼。

那大太太呢?大太太只能走楼梯了。



室内的细节全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高质量的材料。



比如绿房子,有12个风格不同卫生间,80年前,全部用的美国进口的,科勒洁具。



art deco装饰风格的精致,纹案,主要以抽象的,植物花卉式样为主,分布在房子的各个地方。


  
侧墙的透光玻璃  
主楼梯侧墙的透光玻璃、 窄条的拼花木地板、地面铝制管沟盖板、水泥围墙花饰的漏窗......全部都是静止的纹案。

电梯内顶部纹案
天花板和地面, 都有两指厚的软木层,相当于保温材料。三十年代,邬达克就有了建筑要节能、环保的意识。



它不止颜色绿。



更是一座理念绿的环保的房子。



可惜,在这样一片如梦似幻,的绿色中,绿房子的主人,命运却是悲剧的。



吴同文深爱这栋为自己量身,订造的绿房子。在那个乱世,家族成员纷纷逃离,上海移民海外,他却舍不得离开。

他和家人能安宁的度过抗战,以及内战的岁月,却扛不过新中国(新中国),的重新洗牌。

新中国成立,吴同文被迫把产业交出,“公司合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到批斗的吴同文,无法忍受身心的折磨,咖啡伴着安眠药,穿戴整齐的与二太太牵着手双双自杀,在绿房子中。

而吴同文的大太太,也被赶出了绿房子,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



历经76载风吹雨打后,的今天,绿房子已俨然物非人非。

原先黑、黄、绿、紫等颜色各异,的十几间厕所,如今都被统一成白色,有的还被撤掉。邬达克标志性的设计:带有中式天花板的房间,如今也不见踪影。

房间里的用具,如门锁等零部件都是,从英国定制回来的;用料讲究的墙壁,现在看来它竟然,还是曾经的样子;楼梯上“老包浆”的进口全铜扶手,几乎没有改动,是时代的象征。

还有当年罕见的,冷气和暖气,为此,专门还设计了一个小,柴油发电机房。负责控制冷暖气,和一些电器设备,在紧急情况下,发电机可以随时补充整栋房子,的用电需要。而在那个年代,老百姓还在使用煤油灯。

如今,绿房子依然矗立在这里,经历着四季变换。

老照片里的景,说一样,还一样,说变了,也真的变了。但是房子,和它承载的记忆,却永远不会改变和消失。这种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也正是老房子的魅力啊!
绿房子的故事,
就像流水一样蜿蜿蜒,蜒地滑过墙角,
你看也好,不看也罢。
历史终究成了历史。
而建筑,
是一场人与时空的对话。
每一栋房子,都是一个传奇。
纸媒时代的资深时装编辑
自媒体时代的游离分子
不将就 超难搞
每天蹦哒于各种坑
钟点妈妈、花心太太、作死少女、贴心闺蜜
小样来了|专注儿童时尚穿搭和,美育生活方式
转载 | 投稿 | 合作 请直接联系我们


    关注 小样来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