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湘绣传奇——绣鸡

 

头上红冠不用栽,满身雪白走将来。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唐伯虎这首著名的《画鸡》诗,形象地用二十八字...

头上红冠不用栽,
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
一唱千门万户开。


唐伯虎这首著名的《画鸡》诗,形象地用二十八字将鸡的神彩、性格、特征描绘得活灵活现。在古代中国,鸡是一种德禽。鸡有五德:文(鸡的花纹)、武(鸡的英姿)、勇(鸡的勇猛)、仁(鸡的护雏)、信(鸡的报晓)。这五德实际上也代表了人们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同时,鸡也是吉祥的化身。“鸡”“吉”谐音,“公鸡”与“根基”谐音。因此,在中国民俗文化范畴,无论绘画还是刺绣,看到一只大公鸡立于石上,我们就知道寓意是“室上大吉”“或”“基石永固”,看到鸡与牡丹在一起,就知道寓意是“富贵大吉”。就像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三幅湘绣作品一样。
我们先从古代画鸡的历史源流说起。在中国的民俗和传统文化中,画鸡的初衷是驱除灾异。最早画鸡始于周朝。晋《拾遗记》载:尧在位70年,当时有一种形状如鸡的神鸟(鸾雏)岁岁来朝。它能驱狼搏虎,使妖魔鬼怪不能为害。故周朝的百姓纷纷刻木为鸡、画鸡、铸鸡以供奉驱灾。到了汉代,供鸡作为了定制。每年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挂上鸡的年画。三国《问礼俗》云:“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为狗……七日为人。”也就是说,一年之初始于鸡,一日之时始于鸡,表达了汉代先民对幸福生活的祈祷。因为鸡唤来了黎明,唤来了太阳和光明。唐朝时,画鸡已不仅仅是为了崇拜和驱邪了。由于唐代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画鸡已作为了一种绘画的专用题材,而且还把画鸡和其他鸟类,花卉、草虫等类题材合并,形成了独立的画科——花鸟画。画家们常常把鸡置于生机盎然的花竹丛中或与其他家畜相伴,表现出和谐的自然生态。从五代时期开始,画家们注重细致入微地刻画鸡的外部特征和其好斗的特性。例如南唐画家梅行思“工画斗鸡,至于爪起项引,回环相击,宛有角胜之势。”另有一位南唐画家母咸之,“善画鸡,其毛色明润,瞻视清爽,大有生意。”还有西蜀时一个叫黄荃的画师,在宫中八封殿的壁上画鸡,引得深宫中调鹰人臂上的白鹰频频振翅欲扑,蜀主惊叹不已。到了宋代,宋微宗赵佶更是将画鸡推到了登封造极的地步。他自己亲自画了一幅《芙蓉绵鸡图》,其精神气韵至今仍可领花鸟画之风骚。宋微宗还用自己独创的瘦金体在画上题诗赞鸡:
秋劲拒霜盛,
峨冠锦羽鸡。
已知全五德,
安逸胜凫鸳。


宋徽宗画芙蓉锦鸡图
着意用色彩、笔墨将鸡人格化,道德化是宋代画鸡的主要特点。元代画鸡,多用水墨细笔的画法,既有工笔,又带写意。其代表作是王渊的《桃竹绵鸡图》。画面上,一只山鸡在临溪梳理羽毛,另一只则栖于石间。全图虽不着一色,仅见水墨在枯淡干湿中变化,而春天的桃红竹绿,翎艳羽华却朴面而来。明代画鸡多出于宫廷画家之手,如吕纪、周全等,画风则属于精丽华贵的工笔一派。清代以后直到近现代,画鸡仍是画家们乐此不疲的喜爱,但风格则逐渐又转向了水墨写意的方向,象任伯年、徐悲鸿、齐白石,陈大羽等。他们笔下的雄鸡,夸张而不失灵秀,既有昂首挺胸的英姿,又不乏儒雅淡泊、清新恬淡的文人气质,将画鸡的艺术推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历史给我们遗留下来的、关于鸡的湘绣作品中,尤其是雄鸡,给我们的审美感受是充满激情与奋进,但有时又不失安祥与平和。从鸡这种弱小的生命中,我们可以感悟到许多的人生哲理。而从画鸡的传统文化中我们又能吸收到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生活情趣。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三幅优秀的以鸡为题材的湘绣作品。



图一、《基石永固》大型贺幛。高100厘米,宽67厘米。这是一幅民国时期某宅院落成时亲朋好友用来贺喜的贺幛。贺幛的上方有四个大字:“建筑根基。”画面上绣的是;在牡丹花簇拥中的巨石之上,一只雄壮的公鸡挺胸回首。你看它,红冠高翘,羽毛如锦,两足粗壮有力。圆圆的眼睛炯炯有神,煞是威风漂亮。大有“一唱天下白,再唱万户开”之势。正好符合客人对主家良好的祝愿这一主题;室上富贵,根基永固。图中石与“室”谐音,牡丹代表富贵,公鸡谐“根基”。



图二,《室上大吉》座屏。清晚期作品。绣片高40厘米,宽30厘米。这是一幅动与静、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湘绣佳作。主体的公鸡绣得十分粗旷,而旁边的鸡冠花和菊花则绣得非常细腻。这只威武漂亮的公鸡似乎从远处飞身而来,一只粗壮的脚紧紧地抓在褐色的石上,呈金鸡独立之势。五彩的鸡尾高高扬起,回首注视着后方,一付随时准备战斗的姿态。而白色的鸡胸正对着的,是一朵正在绽放的鸡冠花。脚下,一束白色的菊花在静静地开着。整个画面张扬中不失宁静,动者热烈地动,静者悠雅地静。使人既为之一震,又欣然赞许。



图三、《富贵大吉》横幅。这是一幅早期的湘绣精品,制作于清代中晚期。横幅长206厘米,高37厘米。画中,一树怒放的牡丹;火红的花,碧绿的叶。花丛中一只红色的公鸡威武地走向黑色的母鸡。它们在对视着、唱和着。远处,一只小小的彩蝶正迎花飞来。多么温馨和谐的牡丹双鸡图,多么明媚动人的春光!多么生机盎然的画面!这不但是一幅写实技巧非常娴熟的画作,而且在湘绣早期的作品里,将掺针针法运用得如此流畅而细腻,是十分难得的。你看,红花绿叶、红黑双鸡,立体感如此强烈,完全感觉不到针脚线尾的痕迹,既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幅双鸡图的构图布局,颜色搭配和针法运用都堪称精典。



掺针刺绣工艺发明者李仪微传世作品 锦鸡菊花图

   本文中我多次提到掺针。掺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湘绣的发源之初,绣品的颜色根据丝线的色彩来分层着色。比如绣牡丹,永远是绿叶红花褐色枝干。既不能深浅混杂,又不能由深转浅或由浅变深(如深红就是深红,不能逐渐转成浅红或粉红)。绣出的作品一层一种颜色,针脚较长,平辅直插。难免不显呆板。掺针的发明人叫李仪徽(1854—1928),湖南平江人。她在平常刺绣的基础上,将丝线分了又分,甚至于比头发丝还细。刺绣时在需要交换颜色的地方,留出空隙,用长短不同的针脚,将不同颜色和色阶的丝线进行搭配,一针一针绣上去,再一层一层掺进去。这就是掺针刺绣法。我们将图一、图二和图三比较一下就一目了然了,图一、图二采用的都是普通刺绣法,图三是掺针刺绣法。尽管年代不同,且都绣得不错,但无论是立体感、层次感和美感,图一、图二都略逊一筹。掺针刺绣法的层次感、立体感是显而易见的。


按此二维码 关注野云


    关注 水闹云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