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了错了,这样买护肤品就错了

 

别再乱用了...



在未掌握正确的护肤姿势前,护肤更像是无头苍蝇样乱撞,有时一不小心就被人忽悠踩了雷,费钱事小,烂脸事大。

而在一jio踏入护肤的新世界后,正喜悦于找到对的方向,打算一展宏图,拯救烂脸,但又期望快速见效,对成分热情过于高涨,常常踩入“成分大坑”。种种情况,一旦失衡,迎来的可能是更多的惊吓而非治好的惊喜。

看成分挑产品,可靠吗?
一般来说,在考虑买何种产品时,大家多会参考成分,据其成分功效来拍板,以求护肤收益的最大化。

这么想,好像没毛病啊。

但就怕“唯成分主义论”,剑走偏锋,看到没有像烟酰胺、377这类“驰名”成分,就给某款产品打上了“无效”的标签。

挑选产品的方式看似简单粗暴有效,但有时可能会让你“误判”。

比如,某款产品的成分表中,塞满了各种“好”成分,但实际上,其添加量极低(可能排在成分表末尾),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效果也就很有限。
(某爆款VC水,但VC衍生物摆在最后一位……)


又或者,咱们老痘皮看到成分表中,存在致痘成分,分分钟劝退。到最后,很多产品想用都用不了。

可在实际使用中,一些含被宣称“致痘成分”的产品,用了好像也并没有起痘。可见所谓的“致痘”成分并不绝对。

那如果这样的话,看成分是否就没意义了?

非也,一款好的产品,添加了什么成分固然重要,但产品配方、品牌技术等因素也不可忽略。

想让成分表为自己所用的前提是——不要被它“绑架”

在挑选产品时,可根据自己的护肤诉求,来选定一些经典成分,再寻找含这些成分的标杆品牌产品进行尝试。

比如各家爱用的美白成分都略有不同:



宝洁最常用的美白成分烟酰胺,Olay全线基本都有添加;

资生堂美白线爱用的成分则是4MSK、传明酸等;

倩碧美白线中常添加间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等;

城野医生377,美白效果深入人心;

拜尔斯道夫集团旗下品牌优色林的美白专利成分则是Thiamidol;
……
输入成分关键词,可以查询到相关产品
图片截自小程序:透明标签




同时还可以参考用户的反馈,这样要比单看成分表,更能精准地找到合适的产品。

另外,我们还能“反套路”利用成分表



当用了某些让自己感到“有效果”的产品时,反观成分表,拎出其中的有效成分。长期如此,有助于快速找出“个性化”有效成分,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护肤诉求,这种有针对性的尝试,也许能更快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同样的,当皮肤发生不适,记录反馈,下次遇到这类“无缘成分”,及时避开。比如有些盆友对烟酰胺过敏,即便是产品再好,不适合自己,都只能放弃。

更多对于“成分表”的解读,可以参考这篇——(成分表没法告诉你的化妆品真相)。

功效成分浓度越高,

效果越好?
买东西,我们几乎都希望产品物有所值,在护肤品上尤为如此——既然买都买了,为啥不整个高浓度的 ,功效成分浓度越高,效果不就越好嘛!
理想中的效果和成分浓度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确实,成分浓度和皮肤吸收率成正比,作用效果相对也会更好。

但,并非所有成分都如此,有时若成分浓度过高,皮肤出现刺痛、肿痒等不适的几率也就增大了。一旦皮肤出现问题,产品的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而且有的成分不一定非得追求高浓度——最典型的抗老能手维A家族,即便浓度没那么高,也有一定的效果,同时由于本身刺激性较大,这类猛药成分,最好从低浓度试起,逐步建立耐受,规避可能的风险。

上来直接尝试高浓度猛药的,啥也憋说了,我敬你是个狼人


此外,除成分浓度,一款产品的效果,还和其剂型有关。

由于角质层的构造,相比水剂和粉剂,脂溶性剂型更好吸收,作用效果可能会更好。尤其是油皮,天生油脂分泌过多,更适合脂溶性抗氧化成分。如脂溶性维生素C,维生素E等。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成分浓度问题,也许会事半功倍。

更何况,有时产品的效果,还与其添加成分的搭配相关。若某种成分太过刺激,配方师多会加入“缓冲”成分,保障关键成分起效的同时,又不至于刺激皮肤产生炎症。毕竟健康的皮肤,是提升的基础~



所以呀,比起“成分浓度”,还需顾及肤质及耐受度,以及产品配方本身设计,综合考量,才可能找到适合的产品,得到更理想的效果。
功效产品叠加越多,

效果越好?
随着各种购物节的兴起,断舍离是不大可能了。频频被种草,千手观音也被剁成了维纳斯,加上女生对外形的焦虑,看自己的脸哪哪儿都不顺眼,最后就导致了很多姐妹喜欢“无限叠加”功效型产品,一来消耗囤货,二来产品多多益善嘛——美白精华+抗老精华+抗氧化精华,全面提升+1。

晚上睡觉前,每多涂一层精华,就多了一点对“好皮肤”的期待,满脑子都是第二天早上的面部大改善。
图片来自:Soogif


然鹅,有时叠加,不见得会收获更好的效果。

尤其有的盆友喜欢叠加两种高浓度猛药产品,比如高浓度美白产品,叠加高浓度抗老产品,产生不适的概率也增高;

同样的,同时叠加过多产品或是更换产品过于频繁,传递给皮肤的“信号”太多,反而可能导致信号紊乱,影响效果不说,严重的,皮肤还可能越用越烂,或是时好时坏。

所以,到底能不能叠加?

答案是,在自身皮肤耐受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叠加,但不建议同时叠加太多层,尤其是功效型产品,一般来说两种就行了,最多别多过三种,一口吃不成胖子。

在叠加时,最好从低浓度试起,猛料产品最好不要叠加。关于如何建立耐受,可以参考这篇:不敢用猛药怎么办?1步1步教你建立耐受

一些同学有去角质的习惯,这种情况,尽量也避免叠加,降低刺激皮肤的可能性。

如果有不同的护肤诉求,可以分别分配在早、晚的护肤流程中,比如,早上着重抗氧化和修护,晚上重在抗老和美白……具体的可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

另外,在叠加过程中,操作不当,十有八九会碰上“不耐受”的问题,记得及时停用,精简护肤,待面部状态恢复后,再从低浓度试起。

如果你不知道如果搭配,还可以参考已经过实验验证的有效组合:



提拉紧致、改善皱纹:repavar VC精华+欧莱雅零点霜

抗老美白,改善暗沉:露得清维A醇晚霜+ Olay淡斑小白瓶





其实,以上三点,都是大家在护肤时,为了“达到好的提升效果”,常踏入的产品使用误区。

但无论什么时候,最重要的,都是认清自己的诉求、皮肤耐受度,找准产品并坚持使用、用够量,同期做好皮肤记录,不断反馈调整,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成分库和产品库。

今天的分享就是这样啦,又是一篇没有产品推荐的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你少走点弯路~我们下周见啦~


文字编辑:兔子

版式编辑:510
【今日话题】

开个脑洞:如果可以穿越回十八岁,你会把梳妆台上的哪一款产品带给十八岁的自己?只能选一样哦


    关注 基础颜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