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故事 评剧,古曲新韵,代代相传

 

2015年7月,中国评剧院新创评剧《母亲》在北京首演,该剧荣获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名称:评剧

编号:Ⅳ-51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河北省滦南县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点击视频,观看评剧《杨三姐告状》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点击视频,观看评剧《母亲》


评  剧
评剧原名蹦蹦戏、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1935年正式使用“评剧”为名称。

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它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及东北等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评书创始人


成兆才是评剧的创始人,也是评剧的第一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品《马寡妇开店》、《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已成为评剧的经典保留剧目。此外评剧还有《王二姐思夫》、《安安送米》、《马思远开茶馆》、《小女婿》、《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秦香莲》、《杜十娘》等一批代表性剧目。
▲成兆才
评剧音乐
评剧的音乐属板腔体,有尖板、搭板、大安板、小安板、三锤、倒板、垛板、流水板等板式,另外还有反调。
伴奏乐器
评剧伴奏乐器分为拉弹类、打击类和吹奏类三种,拉弹类有板胡、二胡、三弦等,打击类有板、底鼓、堂鼓、底锣、大锣等,吹奏类有笛子、唢呐等。
评剧唱腔


评剧唱腔借鉴了京剧和梆子的音乐,分男腔和女腔两种。男腔中创造发展出“老生腔”和“花脸腔”,女腔有众多的演唱流派。
评剧角色
早期评剧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有了生、旦、丑三个行当,后来又受京剧和梆子的影响,形成青衣、花旦、老旦、小生、老生、小丑等行当。


起源与发展


评剧是在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早在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1890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中国民间的说唱艺术,形式有“单板”和“对口”两种。

“对口”莲花落因受东北二人转影响,把“对口”的唱、白拆开,将故事分成场次,并改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第一人称的表演,被称为“拆出”。
1910年前后,以成兆才为首的蹦蹦戏艺人,在河北省东部滦州一带的对口“莲花落”的基础上,吸收东北二人转的音乐和剧目,后来又吸收京剧、皮影、大鼓等的音乐和表演艺术,并在演出中采用全套河北梆子乐器伴奏,形成评剧的基本样式。
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凤亭父子筹建永盛茶园,为评剧的第一个剧场。该剧场可容纳近千观众,因其在唐山地区,故剧种又称作“唐山落子”。

1919年成兆才依据时事新闻创作《杨三姐告状》,开创了评剧剧目紧跟时代、贴近现实生活的序幕,期间又被称为“奉天落子”。

奉天落子时期,主要的评剧班社大多在东北活动,唱腔激越高昂,热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称。特别是女演员的出现,标志着评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杨三姐告状》剧照


20世纪中期男腔改革,采用同腔低的“越调”等唱法,解决了女腔、男腔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推动了花脸和老生行当的产生,使评剧成为行当齐全的大剧种。

20世纪中期上演的《刘巧儿》《向阳商店》等剧风行全中国,使评剧达到空前繁荣。

1955 年中国评剧院成立,集中了小白玉霜、新凤霞、魏荣元、喜彩莲、张德福、马泰等一大批名家,上演了大量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并整理了一批优秀传统戏,总数达300多出。

在1963年《花为媒》电影中,新凤霞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的闺阁小姐;小生由张派小生创始人张德福饰演,表演含蓄里透着阳刚;赵丽蓉饰演媒婆,开创评剧“配角也能成角”的先河。
▲《花为媒》电影剧照
▲1980 年《杨三姐告状》演出照,中国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谷文月在其中饰演杨三娥为姐鸣冤。

如今,他们的弟子后辈在继承中创新,评剧依旧活跃在舞台上。

2015年7月,中国评剧院新创评剧《母亲》在北京首演,该剧荣获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奖”。
▲《母亲》剧照


评剧是中国东北、华北地区的主要剧种,并流传到西北、西南广大地区,成为一个既蕴含着深厚民间文化传统,又能体现现代审美意识的新兴剧种,同时它又承载了冀东地区的民间文化,深为戏曲史、民俗史研究者所关注。
今天的非遗故事到此结束
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说明:图文部分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关注 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