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从一而终,工匠精神就没用了?

 

里面学问可大着呢。...


这是明白君的第3篇原创文章
《寿司之神》播出以来,“工匠精神”已经火了好几年了。今年随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走红再一次火爆了。钟表师傅成为新男神,在微博上晒出和粉丝的合影。

对于我们这种一没产业而没手艺的普通人,一手拎着从日本抢购的马桶盖,一手指着国产廉价货,撇撇嘴感叹一句“缺乏工匠精神”,可能是我们距离工匠精神最近的时候。

自己做不到的,才会被膜拜,被热炒,才会被当成是最好的罢。

即使不能完全照搬,“工匠精神”还是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启示1: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我在梦中会浮现想法,脑子里满是各种想法。我会在半夜醒来,在梦中我会梦到寿司。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  --- 小野二郎

“越干越有兴趣,你就能坐得住,也不觉得枯燥。你要是越干越没兴趣,越没兴趣这表越修不好,越着急这表越修不好。” --- 修表师傅王津

前段时间听罗辑思维的线上读书分享会,“趁早”创始人王潇对换工作的回忆让我印象深刻。王潇刚毕业去了中央台报新闻,她的大学同学王凯(“凯叔讲故事”的创始人)会以饱满的状态播音倒计时,但她始终找不到那种感觉。只是觉得这是一个还不错的工作。

她业余在母校传媒大学做演出的舞台设计。演出大幕徐徐拉开的时候,她心中升起了那种在工作中没有的期待和紧张感。于是她明白了这就是她喜爱的工作,离开电视台开了一家设计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她的经历让我感悟到一件事:你可以欺骗自己的头脑,但是很难瞒过自己的身体。心跳的加速、脉搏的升高,这些生理因素是骗不了人的。高就是高,低就是低。喜欢就是喜欢,不爱就是不爱。

当你在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时,你会发自内心的感到愉悦。困难不会消减你的兴趣,反而增加你探索它的欲望。你愿意为了它翻遍书籍,不耻下问,像神农尝百草一样的试验各种方法。别人同情你废寝忘食,他们哪里知道你的每一分钟都是享受的,最后的成果只是一份赠品罢了。

而不喜欢的工作让你从头到脚都感到空洞。你盯着它的时候,心里没有任何感觉,你只是机械的重复着劳动,却不知道意义是什么。

如果小野二郎、王津师傅选择了第二种工作,相信我们是不会在银幕上见到他们的。

我们用一种扭曲的方式感知时间:对未来过于乐观,藐视尚未发生的困境,如同我们买下小一号的鞋子,自我安慰“明年夏天我一定会咬咬牙把它穿出去”。

你以为你可以为了钱,为了声望,去勉强自己从事厌恶的工作。殊不知厌恶空洞的情绪影响你的状态,消耗你的精力,像王师傅说的“一个地方没修好,又弄坏了一个地方”,最后你的职业生涯终结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地方:小有心得,但离顶尖还差很远。

我喜欢导演王潮歌讲《浮士德》说的一段话:

你要去寻找,有什么东西在你的人生中是不能做交换的,有什么东西到你人生的最后觉得它无比珍贵,不应该拿它换了别的。你要思考它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启示2:苦练基本功,精益求精
二郎的学徒中泽在《寿司之神》里描述自己学习煎蛋的经历:

“我真正开始煎蛋时不断搞砸,他们一直说不够好。我觉得自己不可能满足他们,三四个月做了200多个失败品。当我做出合格品之后,二郎说这才是应该有的样子,我高兴地哭了。这么久之后,二郎终于称我为职人。”

这让我想起自己是如何调整配方烤制戚风蛋糕的。

  • “1.18,170℃25min,开裂,下次150℃30min”
  • “1.22,150℃30min,略开裂,下次130℃20min+150度25min”
  • “1.25,130℃20min+150℃25min,边缘稀,下次130℃25min+150℃10min”


10次练习之后,我的戚风蛋糕不再开裂也不再塌陷。然而我已被这种一遍遍的练习逼疯,我再也没有烤过戚风蛋糕。改进配方,从烤箱拿出残次品,总结经验教训,再改进,再重来,和心血来潮烤一个蛋糕po到朋友圈配上一句诗是截然不同的。

在各种蹩脚位置练习射门和下了班随便踢两脚是两回事。

分析新闻事件的传播脉络和浏览八卦是两回事。

刻意练习和处于兴趣随便做做也是两回事。

资深广告人小马宋,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是锅炉工。他花了半个月收集20000个顶尖创意作品,又花了1个月把这20000个创意分门别类整理成了10个ppt,然后一遍遍的反复揣摩这些文案,归纳出顶尖创意的共性。

市面上免费资源那么多,为什么还要自己做?很多东西,听了再多遍,都不如自己上手练习强。

有一次我在工作中做了一份分析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转天就在微信群听老师讲了类似的观点。那是我整堂课程记得最牢的地方,因为我不仅知道“是什么”,还知道“为什么”,它不仅仅是知识,也通过实践形成肌肉记忆,成为了我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每次做ppt尝试新的排版方式,久了就明白什么内容需要配什么格式;

每天分析好文的写作思路,久了就懂得什么架构逻辑清晰打动读者;

每天汇报工作之前列好要点,久了就理解什么是言简意赅的沟通。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不是什么稀世绝技,也值得每天花时间练习。一点点的去变好,在这个精细化分工的时代,做一个小小的“工匠”。

最后献上最近复习的《都铎王朝》片段。看看这个重金聘请的、为英国王后Anne Boleyn行刑的刽子手,是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的。



连砍头都这么有工匠精神,你还不学学吗?


    关注 恍然大明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