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级别新起点:二战后宝马际遇的转折点

 

 
作为巴伐利亚誌的第一篇车系介绍文章,应该从哪台车开始写呢?笔者曾考虑先写02系列,它毕竟是宝马三系的起源点,且三系还占据了宝马超过30%的销量,可见其对于这个品牌的重要性......不过回想一下02系列是怎么来的便觉得这个选题有点不妥,毕竟它只是在Neue Klasse(New Class新级别)这个车系上缩短5cm轴距而来,所以,还是先介绍这款对于整个宝马品牌在二战后至关重要的车系吧应该说,如果没有它的出现,今天宝马可能早已成为老大哥Daimler AG的旗下一员也不定,毕竟昆特家族当时占有70%以上的宝马股份,再不出现盈利,谁知道他们会这么处理宝马这个品牌呢?
图:当年德国的宝马车主可没有今天那么幸福,可以选择在慕尼黑的四缸大厦宝马博物馆前进行交车仪式,当时宝马还是一个有名气但没什么口碑的小品牌,交车仪式当然就只能较为随意了
 
虽然在二战期间得到元首的抬爱,让宝马确实风光无限了一把,但作为战败国,二战后的日子并不好过,盟军管理局不会让他们再生产战斗机发动机,摩托车在多年后才让其复产,1951年经过协商让民主德国的艾森纳赫工厂不能够再使用BMW品牌,但自己没了主要汽车生产基地,又如何复产汽车呢?后来,通过来自意大利的许可证生产的Isetta让公司得以维持,但在此基础上改进出来的BMW 600销量不好还有那几款巴洛克天使更是让公司财务状况百上加斤,到了1959年因为财政危机已经不能再容忍,便出现了差点儿成为Daimler AG子品牌的危机,还好,危机算是在昆特家族的坚持下度过了,而昆特家族获得绝对控制权之后,一系列的新车研发计划才再雄厚的财政支持下得以继续发展,而作为战略性的举措,名叫Neue Klasse的全新车系就此成型,而它的定位属于当时德国分级体系里的中上阶层,也就是今天欧盟定立的E-Segment级别,简称E级车或者行政级轿车
 
图:如果留意汽车发展史的车迷朋友应该会知道,当年很多汽车海报都是有阶级性的,演员衣着配饰道具等都与车辆定位息息相关,国内许多伪车迷对于汽车分级嗤之以鼻,但也正是有了汽车分级这个制度,才会出现今天你所见的五花八门的轿车产品
 
图:看模特们的衣着,都是中产阶级以上人群,BMW之所以要强调这个形象,很大原因是宝马之前根本没有这个定位的车型,当时的BMW要么高到富豪级别也未必会考虑的501/502/507,要么就是类似今天飞度定位BWM 600和700,关键是当时宝马还完全不知道怎么造一辆前轮前驱车型
 
图:自行领会一下当年海报中要传达给哪类人群或者哪个阶层的潜在消费人群
 


1961年举行的第40届法兰克福车展,曾经创造过95万人观展的记录,在车展历史上留下过重彩一笔,也正是在这一年,宝马在展会上正式发布了他们全新的Neue Klasse车系,车架代号Type 115,当时宝马还没有开始使用E为前缀的车架代号分级体系,而这套Type 1xx也是从拿到Isetta生产授权后才开始使用的,而这个115型指的就是这个全新级别的新车系当时,宝马的车身开发部负责人是Wilhelm Hofmeister(威廉.霍夫迈斯特),担任顾问则是汽车设计界殿堂级大师Giovanni Michelotti(乔瓦尼.米凯洛蒂),之所以这么强调这两位大师及两者的职位,这里必须提出一个问题:被国内宝马粉丝吹爆的霍夫迈斯特转角出自前者手笔(甚至有些媒体小编还会大言不惭地声称,不说这个就不是写宝马的测评一说),但从两者的在汽车设计界的地位,霍夫迈斯特是远不及米凯洛蒂的!虽然米凯洛蒂比霍夫迈斯特年轻9岁,但要论在汽车设计界的地位,Michelotti设计过的经典汽车不计其数,例如法拉利,大家都知道法拉利配宾利法连拿是个经典,但这是后话,法拉利早年几乎所有的街道版限量版均出自他的手笔,另外还包括了爱快罗密欧领先第一款玛莎拉蒂A6等等等等都由他执笔,而为宝马设计是从BMW 700开始,包括新级别和2002等相比之下,霍夫迈斯特无论从能力经验还是江湖地位等,在米凯洛蒂前最多只能打打下手的人物,只不过米凯洛蒂并不受雇于宝马,只是当顾问,那么,笔者便会提出疑问,虽然叫霍夫迈斯特转角,但这一笔真的出自霍夫迈斯特本人吗?
 
图:1961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首次展示他们一款全新定位的车型:BMW 1500,对于刚度过经济危机的BMW品牌,极需要一款能在全新领域吸引全新消费人群的车型,虽然它论配置论尺寸,只是刚刚好满足当时E级车的水平,但事实证明,宝马成功了
 
图:关于这个霍夫迈斯特转角设计,笔者从知道这么个设计至今,依然对其到底出自谁手表示怀疑,不错,1955年至1970年间,宝马的设计总监确实是威廉.霍夫迈斯特,但要论笔头功夫,他远不及意大利人Giovanni Michelotti(乔瓦尼.米凯洛蒂),如果真要论资排辈,估计威廉连笔童都不达不到
 
不说1949年的通用和1958年的Lancia Flaminia Sport Zagato都出现过这种C柱底部出现弯折的设计,看看同样在1961年发布的Lancia Flavia Coupe上同样出现这个转角,而翻查这台车的设计师,真巧,又是乔瓦尼.米凯洛蒂,这绝对不可能是担任宝马设计总监的威廉.霍夫迈斯特跑去领先汽车提的意见吧,那唯一的解释就是乔瓦尼.米凯洛蒂在那段时间喜欢上了这种设计而为之,所以,绝对有理由相信,这个转角并非出自霍夫迈斯特的手笔,只是用了他的名字命名罢了,所以,国内的某些脑残粉们就别一天天的胡吹乱捧了,知道有这么个设计是宝马特色设计之一即可,关键是,这个转角毫无实际用途,更谈不上什么难度,霍夫迈斯特离职后,接替他的Paul Bracq也保留下来继续用,这纯粹设计师们的一笔而已
 
图:同样是1961年推出的Lancia Flavia Coupe同样有C柱底部的折线设计,此车的设计师就是Giovanni Michelotti(乔瓦尼.米凯洛蒂),你说是凑巧还是刻意为之?而且,以1961年的车坛地位排名,宝马绝对不在领先之上,所以作为车迷更应该理性看待历史是怎么发展过来的,而不是盲从或者用今天的眼光扫平历史
 


评判完为Giovanni Michelotti(乔瓦尼.米凯洛蒂)抱不平的国内舆论后,再说说Type 115的技术创新车辆的总工程师是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亚历山大.冯.法尔肯豪森),说到此人就更是厉害了,首先,他的正职是一位赛车手,在慕尼黑工业大学主修机械工程,他的师傅就更知名了:Willy Messerschmitt (威利.梅塞施密特),听到这个姓就知道了吧?对的,就是德国著名飞机设计师和梅塞施密特公司的首席执行官1935年,法尔肯豪森先生成为宝马摩托车部门的赛车手,同时也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尤其专精于引擎和悬挂设计部分,1954年回到宝马后成为赛车部门总监,1957年开始为BMW 700开发引擎,而新级别上首次搭载的全新直列四缸引擎M10系列便是由他负责设计(M10是1975年重命名的,最早的一款叫M113),还有由M10演化出来的M30等,还有欧洲第一台涡轮增压发动机及其2002 Turbo也出自他手,所以,宝马公司内人送外号宝马男爵
 
图:远处那位老先生便是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亚历山大.冯.法尔肯豪森),宝马发动机的灵魂人物;近处这位则是Paul Rosche(保罗.罗舍),他是法尔肯豪森的接班人,与前辈一起开发了宝马502和507上使用的那台V8和M10M30等系列引擎,后来接任赛车部门主管,1970年去了Alpina,回到宝马后,1976年接替法尔肯豪森担任赛车部主管,并参与了宝马之后的众多高性能及赛车引擎开发,包括麦拿伦F1上那台S70发动机就是他的杰作
 


至于车架底盘部分,新级别的车架是充分吸取了BMW 700的一体化承载式车架设计后的产物(BMW 700是宝马首款采用这种车架结构的车型),前轮引入当时主流的麦弗逊式悬挂,后轮则采用半拖曳臂形式发动机则是全新的M10,但这里必须标注一下,M10的命名方式与E的车架代号都是从1963年销售部陆续发起的改革措施之一,而这台引擎发布时的型号被称为M115,1975年之后才被冠以M10的代号采用向右倾斜30°的摆放方式,让引擎盖的高度得以降低M115引擎的缸径为82mm冲程71mm,压缩比8.8,排气量1499cc,使用Solex 38 PDSI化油器负责供油,最大扭力118牛米/3000转最大马力80匹/5700转;之后在1963年又推出了1800(M118)1964年又推出了1600(M116)和1800 TI(Turismo Internazionale)1965年推出2000C/CS1966年推出2000(M05)等各种不同动力配置
图:链条传动顶置凸轮轴技术最早由Daimler最先使用在量产车上,而M10则采用相同的技术思路,在当时而言依然算是非常先进的配气机构形式
 
图:从塔顶轴线与引擎摆放的相对位置可知,宝马会与变速箱一起考虑前后配重问题BMW 1500的轴距为2550mm,车重1043公斤,属于当时同级别中较为轻盈的一位
 


1961年9月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的1500(Type 115),到了1962年6月,已经收到25,000辆订单,在预付款充裕的利好下,宝马火速在1962年9月开始在慕尼黑工厂投产,到了1964年,外观上几乎毫无区别的1600接替了1500,至1966年停产,合共生产了23807辆1500和9728辆1600,而同年,缩短轴距的双门轿车1600-2面世,这就是代号114型的02系列即三系前身
 
图:你很难想象宝马的尾箱竟然连基本的覆盖装饰都没有的样子,不过在当年,1500走的并不是今天所谓的被扭曲了的豪华风气,而是在同级中主打实用性,说句难听点儿的,就是先跨入及格线再说,起码有了总比没有的好
 


BMW 1800(Type 118)出现于1963年并一直生产至1968年,该车使用M118引擎,缸径84mm冲程80mm,排气量1773cc,压缩比8.6,使用Solex 36-40化油器负责供油,最大扭力143牛米/3000转最大马力90匹/5800转;高功率轻量化版本名叫1800 TI(1040公斤,比普通1800轻30公斤),压缩比9.5,两颗Solex 40 PHH化油器供油,最大扭力148牛米/4000转最大马力110匹/6100转;至于1964年推出的最高性能限量200台的版本名叫1800 TI/SA,压缩比高达10.5,改用Weber DCOE45化油器,最大扭力157牛米/5100转最大马力130匹,该车独一无二地使用5MT变速箱三款1800也是整个新级别中销量最高的,合共卖出147,160辆
 
图:1800系列是整个新级别车系中销量最高的一个动力配置,而它又分为普通版TI版TI/SA版等
 
图:TI 的意思是Turismo Internazionale,可以理解为1800的运动版或者动力高配型号,而它的高配是通过调整发动机压缩比和使用两颗化油器实现的
 
图:不同于普通的1800只有一颗化油器,1800 TI有两颗Solex双腔式化油器,而且四个化油器出口均为40mm直径,令1800 TI有充足的油量供应才可发出更多动力
 
图:1800 TI/SA大概就是今天M340i之类的意思了,SA在德语的意思是Sonderausführung特别版,专门卖给欧美的赛车队进行赛车化改装,它的凸轮轴角度高达300°,两颗Weber韦伯化油器,压缩比高达10.5,而且拥有独一无二的五前速手动变速箱,最高时速可达180 kph尤其注意,这200辆TI/SA的车尾铭牌依然还是1800 TI字眼,扮猪吃老虎说的就是它这类的车型
 
图:桶型座椅来自 Restall-Masterfit,专用的木制方向盘及方向盘前方的独立转速表
 
图:1968年经过小改款后的1800后期版本,融入了一些2000的元素中网和大灯都进行了改造1970年后又换上了2000的方型大灯
 
图:仪表板也经过了修改,收音机被放到通风口的下方,仪表板配色也进行了改动
 
BMW 2000(Type 121)出现的时间最晚,普通版2000出现于1965年,M05引擎的缸径为89mm冲程80mm,排气量1990cc,普通版本压缩比为8.5,使用Solex 40 PDSI化油器,最大扭力157牛米/3000转,最大马力100匹/5500转到了1966年又追加了2000 Ti,压缩比增加至9.3,使用Solex 40 PHH化油器,最大扭力167牛米/3600转,最大马力120匹/5500转;1969年推出的2000 Tii则开始使用Kugelfischer的PL04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负责供油,它也是宝马第一款燃油喷射引擎车型,压缩比10,最大扭力177牛米/4500转最大马力130匹/5800转整个2000各型版本合共生产了143,464辆,其中,最高性能版本2000 Tii生产了1,952辆
 
图:BMW 2000因为比双门轿跑车2000 CS要晚诞生,所以车架代号是Type 121,而它也跟随双门版用上了方型大灯设计
 
图:那个时代的标准版商品车是不配收音机的,空调就更不要提了,偶尔在网上会见到一些自行加装冷气的
 
图:代号M05的两公升引擎是从M118基础上加大了5mm活塞直径而来,普通TI版使用一颗Solex化油器,TILUX豪华版使用两颗化油器
 
图:经过几年的摸索,宝马开始知道怎么包装中产阶级车型了,起码海报上开始有那个味道了
 
图:今天还有很多人在问宝马的车型后缀为什么总会有个i,不是说今天的燃油喷射技术已经普及化了吗?那个i还有什么存在意义呢?
 
图:正如那个霍夫迈斯特转角有什么意义一个道理,今天的i后缀更像是一个icon般存在的记号,如同宝马的徽章和转角一个样
 
图:内饰设计上,1800 Tii融入了许多1800 TI/SA和2000 CS的设计元素,其地位大致上跟今天M5差不多
 
图:宝马第一款燃油喷射引擎,也就是那个i后缀的起源就是这台1800 Tii(很多都问过宝马的官图为什么总会出现瓦尔塔电池?因为它曾是昆特家族的发迹地,跟宝马曾是兄弟公司)
 
除了1500160018002000这四种排气量四门轿车外,1965年6月,宝马推出了一款基于1800基础上打造的GT概念双门运动型号,并交由Karmann车身制作公司负责生产,底盘来自轿车,引擎因为当时还没有2000系列(6个月之后才推出2000轿车版),所以发动机是在1.8公升的M118基础上改的,结果就是上文中提到的M05引擎了车型分为使用三前速自动档的2000 CA(100匹)和发动机压缩比更高动力性能更好的2000 CS(120匹),1967年5月又追加了使用四前速手动档的2000C(1967年后)产量方面,2000 CA生产了3249辆2000 CS生产了9999辆,后来追加的2000 C则只有443辆,这款双门轿跑车一共生产了13,700辆
 
图:就如同宝马很多开蓬车是有Baru生产的一样,这款基于1800基础上打造的2000 CS及其低配型号2000 CA/C也是交由其他车身制作公司生产的,毕竟要在现有生产线上生产一辆规格完全不同的车型是出管理问题的,交给Karmann(威廉卡曼有限公司)制作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图:威廉卡曼也是从马车生产起家,成立于1901年,其大部分业务均来自大众,为他们生产开篷车,后来也陆续为MercedesFord克莱斯勒保时捷等代工特殊车款,2009年11月被大众收购,2011年5月转手Daimler子公司MBtech
 
图:整个内饰设计与普通的1800完全不同,更豪华,而这款车的未来发展,就是今天目前宝马的8系
 
图:如果撕掉上面这块2000 CS的铭牌后,如何分辨高配的2000 CS和低配的2000 CA/C呢?还是看化油器,一颗化油器的就是低配两颗平流式化油器的就是高配
 
之所以在文章介绍中不断说明每个型号的产量,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新级别对于宝马的后续发展,或者说你今天还能见到宝马这个品牌实在是太重要了,整个新级别至1972年合共生产了329,626辆,而它开始投产的1962年,宝马并没有盈利,营业额只有2.94亿马克,但新级别推出后的1963年,宝马的营业额达到了4.33亿马克,大幅增长了47%,公司终于在二战后首次出现了盈利,股东们开始有钱分红了
 
  
应该说,新级别车系凭借一己之成功挽救了宝马这个品牌,而且从它身上还衍生出了日后对宝马更为重要的靠销量赚钱的宝马3系的前身02系列,而它的双门轿跑版本2000 C/CS系列又催生了1968年推出的2800 CS(E9),而E9又是第一代8系E31的前身;在E9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四门轿车E3则是后来的宝马7系;而新级别自己本身,则在1972年被第一代宝马5系E12接替由此可见,几乎目前所见的所有宝马车系,其实它们的老祖就只有一个,就是这个新级别是也!

下一集,我们将开启第一代宝马5系的介绍,感兴趣的车友请留意更新


    关注 无敌汽车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