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母亲是乡村哲人

 

母亲节前夕,给远在山东的三哥打了个电话。非常凑巧母亲就在他身边,于是把电话给了母亲,我和母亲聊了一些家里的事...





母亲节前夕,给远在山东的三哥打了个电话。非常凑巧母亲就在他身边,于是把电话给了母亲,我和母亲聊了一些家里的事情。放下电话后不禁心绪难平。

给母亲打电话是件特别纠结的事情。不听听老人的声音感觉不放心,但是母亲耳聋,一句话我总是要反复说。母亲也是反复问,往往有时答非所问,让人啼笑皆非。母亲已经八十三岁了,头脑特别清醒,她知道自己接听电话不方便,所以也就问问我工作和孩子的事情。再就说家里一切都好,说着就想挂电话。她越这样,我越不甘心放电话,一个电话过后心里五味陈杂,思绪万千。

母亲的体质大不如以前。具体表现为血稠、易感冒、不爱走动、吃完就睡等等。因为怕变成脑血栓,每年春、秋需住院打针通通血管。母亲的人生虽然很平淡,但她的长处甚至连我们都自叹不如。母亲的长处有几点:第一,记性好。家里哪年哪月发生了什么事情,谁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她都能清清楚楚记着,如同家里的一个记事本。第二,母亲讲理。她说话慢条斯理,有板有眼,绝对不会空洞无物。有时还引经据典,让人深感意外。第三,母亲能定事。家里大事小情全由她把控,父亲充其量就是一个干活的。不过父亲也是个超脱的人物,除了一些应该做的农活之外,其它事情一概不管。哪怕岁数大不种地了,每天就知道串门,倒也乐得清闲。

母亲有居家过日子的现实思想。母亲用过的饭碗,你看不到有半点剩饭残渣。有时还会在碗里倒些水,用筷子搅搅把水也喝了。母亲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粒米千滴汗 ,粒粒都是汗水换”。哪怕是带油星的刷锅水,母亲也要收集了和糠喂猪、喂鸡。母亲常跟我们念叨“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意思就是让我们一定要有所计划,过日子不能没有算计。

母亲有做人的原则底线。农村有些妇女给人印象不是太好,多是泼辣,不讲道理,但是母亲不一样。从小到大,我没有听母亲骂过人。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母亲的长处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你不讲理没关系,她把问题一条条摆出来,街坊邻居会清楚,最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母亲做人比较理性,她常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是敬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母亲还有一些经典的语录比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吃一堑长一智”、“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养儿子不知父母恩”、“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等等。

母亲有做人做事的崇高思想。乡村宁静而淳朴,如何寻找人生目标,如何活出生命价值,考验一个人的心智和眼光,母亲就像乡村的另类,善于用朴实的话语教我们如何面对现实。小时母亲就告诉我们“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她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有闯的资本。当我长大了,要外出打的时候,母亲告诉我“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外出打拼绝不是一件易事。当我在外面工作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让别人写信,告诉我“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让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只有不断努力,才会不断好起来。母亲的话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包括“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耳听是虚,眼见为实”等等。

有时我也思考,母亲没上过学,也没看过书,她的这些人生哲理究竟是怎么得来的?这事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尽管母亲还习惯穿大襟衣服,仍然生活在偏僻的乡村。但母亲的思想不但教育了我们这一代人,而且还影响着自己的孙子、孙女甚至是外孙子和外孙女。在她跟前的一个孙子和两个孙女全是大学生,另外一个还是北大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更让觉得十分难得的是孩子们一回老家,每天都围着母亲转,让母亲讲过去的故事,对此母亲总是来者不拒,常是把那些陈糠烂谷子的事情讲个没完。但母亲的话绝非普通的唠叨,那话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让人受益无穷。

作者简介:

冯殿波,笔名,风雨鹿鸣。1973年5月30日出生于山东省莒县,系黑龙江省煤矿作家协会会员、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双鸭山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多年来,曾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散文诗等400余篇,有多篇作品入选各类文集,系黑龙江东北网龙版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集《足音》。

本栏编辑:马才锐 微信号:mcr1201


    关注 浓情黑土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