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吉忠斌:师者 使者

 

作者简介吉忠斌,1957年7月出生于黑龙江北大荒853农场,祖籍山东潍坊。1977年入...





作者简介


      吉忠斌,1957年7月出生于农垦八五三农场,祖籍山东潍坊。1977年入伍,1990年转业到哈尔滨市。现工作单位哈尔滨学院。喜爱文学,近些年开始尝试文学创作。
一直想为我的老师写点什么,可又怕自己写不好,曾经尝试过几次又不知从何处着手,但内心的这份冲动却是从来没有消减过。索性,这一次就听内心的吧!尽自己所能,用我有限的文字能力来表达对老师无限的感恩之情。

说起老师,教过我的老师不胜枚举。从上小学开始,到上初中、上高中;然后在部队参加自考读了三年大专;退伍后专升本又读了两年大学,在整个上学的过程中遇到过无数的老师。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近三十年来也一直在大学里工作,又接触认识了更多的老师。虽然我没有从事过教学工作,却也经常被学生和一些同事称之为老师,“老师”这一称呼对于我们这些工作在校园里的教职工来说,已然是一个习以为常的礼节性的称谓。

可在我的心里,却有着一位属于我的——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她可以把原本就很神圣的“老师”一词变得更加名副其实。每当想到这位老师,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张清晰而美丽的面孔——她,就是我可亲、可爱、可敬的小学班主任李秀英老师。

我出生在祖国边陲的八五三农场,总场的清河中心小学就是我学习、成长的地方,那里还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1964年的春天,父亲领着我走进了这所学校,从此便开始就读我的小学,在这里我得到了正规和良好的小学教育。李老师就是我当年的班主任老师,是她手把手教我认识了第一组汉语拼音、第一个汉字,学会了第一道算术题,同时还教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她就是我知识的启蒙者,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师。

整个小学的五年里,李老师口传心授、春风化雨,陪伴我们学习,伴随我们长大,使我从一个无知的孩子逐渐变得懂事,有了知识,而且不断地成长,为我后来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遇到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是我一生的幸运。

在我的记忆里,老师长得非常漂亮,全校的女教师都不能与之相比,用当代的话来说,她是一位“美女教师”——身材匀称而标致,齐肩短发显得干练而大方,相貌端庄而清秀,穿着那件浅蓝色的上衣,映衬着她白皙的皮肤更加完美无瑕。

李老师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一直到退休也没离开过她的教学岗位,而且在学校里几乎都是担任班主任工作,她对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培养、细心呵护。

李老师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真诚善良,性格直率。说话时语速很快,但吐字清晰可鉴;办事雷厉风行、干净利落。平时对我们和蔼可亲、温和慈祥;严厉时却也正色直言,令人敬畏。

李老师很讲究教学方法,讲课时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由浅入深、耐心细致,直到我们听懂为止。

刚入学时,班里有个姓柳的男同学,年龄比我们大很多,据说他已经在一年级等了我们四年。他个子很高,也很调皮,就是不爱学习,所以成绩一直不好。他的家长和曾经教过他的老师都没了办法,最后校长把他交给了李老师。李老师对他可是没少下功夫。为了让他上课注意听讲,把这个大个头安排在了教室的第一排,老师可以随时督促和提醒他。动员全班的同学监督他,不完成作业绝不允许他出去玩。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第一学期他就考出了不错的成绩。最后,还以较好的成绩同我们一道完成了小学学业。这件事,当时在全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没有学前班,刚入学的我们就像一张白纸,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可以说,她既是我们的老师又像幼儿园的阿姨,而我们既是她的学生又像她的孩子。在学校她已经用尽了十二分的精力,放学后我们还经常结伴到她家里去写作业,老师又不厌其烦地给予一些辅导,写完作业就在她的家里玩耍。在我的心里从来也没有真正惧怕过她,虽然她是老师,却更像我们的亲人。

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带着自己的成绩单回到家里,把它像宝贝一样交到父母的手上。因为,这上面不仅仅有我们一年来的学习成绩和老师的评语,它还见证了李老师无数个不眠的夜晚,凝聚着她甘愿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小时候,由于身材矮小,我的座位被安排在最靠前的位置,上课的时候距离老师和黑板很近,除了学习方便以外,还可以对老师优雅的言谈举止得到近距离的观赏——对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看得很清楚。她那隽永的字体、和蔼的神情,以及提问时那温和的语气对我耳濡目染。她的优良品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我们对老师非常崇拜,也会经常去模仿她,老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能够成为她的学生让我倍感自豪。
有一件事,虽然几十年过去仍记忆犹新。那是一次课间休息,我与同学打闹时吃了亏,快上课时还站在教室里委屈地哭泣。按理说,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因打闹哭几声是不会有人在意的,李老师却不一样,她见状走到我的跟前。俯下身来用关切的目光看着我的脸,一边询问、安慰着我,一边用她温暖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当时老师说的什么我并没有太在意听,只感到一股暖流由我的后脑迅速扩展到了全身,那种舒适的感觉让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很快我便没有了委屈,停止了哭泣,接下来就是用自己的全身心来体会这种温暖和感动。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却依然清晰地记着老师对我的那次抚慰。老师用她慈爱和善良的举动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并在那里深深地扎下了根。那种温暖宽厚的感觉伴我度过了几十年,现在,每当我想起这件事,脑后仍然是暖暖的,心里更是甜甜的。我想,那一刻老师的手传递给我的不仅仅是温暖,其中一定还蕴含着关怀、呵护、和怜爱。在这个大家庭里,老师爱我们,而我们更加热爱老师。

李老师除了传授给我们科学文化知识以外,从来也没有忽视对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她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从一点一滴入手,教育我们怎样为人处事,怎样辨别是非曲直,传播给我们更多的正能量。她的谆谆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我们后来走向社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件事对我后来的工作和生活影响颇大。那是学校组织的一次阅兵式,同学们以班为单位组成了方队进行训练。检阅这天,我们都穿上了白衬衣、蓝裤子,胸前佩戴着红领巾,肩上扛着一杆红缨枪,精神抖擞地站在操场上。

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集体活动,我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生怕自己动作不好而拖班级的后腿。在检阅的过程中我牢记老师的嘱咐,怀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精力集中,动作认真,与全班同学一起,成功的接受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检阅。

事后,老师在班务会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我,而且这一次,我是唯一受到表扬的孩子。当老师点我的名字的时候,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第一次得到老师这样隆重的夸奖,我的内心无比高兴和激动。班里有五十几位同学,而我是一个性格怯弱而又很不起眼的孩子,老师能在这么多孩子当中注意到我,观察到我的表现,而且还郑重其事的提出表扬,实实在在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这件事不仅仅是对我的一次激励,还让我从此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

一次大型的集体活动,一次看似偶然的表扬,还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脚踏实地的付出自己的努力,就能得到回报,就能得到人们对你的认可。
后来,无论是参军到部队还是转业回地方,我在工作中从不投机取巧、偷懒耍滑,几十年的工作生活中,这个道理让我受益匪浅。虽然一生没有多大成就,却也没有辜负老师对我的那一次表扬和鼓励,我在生活中和工作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努力做到最好;秉持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信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博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也获得了许多的奖励和荣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真诚的和值得信赖的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我们熟知的杜甫《春夜喜雨》中的两句诗。李老师就像那悄然无声的春雨,而我们就像是一棵棵萌发生长的幼树,在她精心的呵护和适时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最后成为对家庭、对社会的有用之人。

1971年10月,父亲工作调动,我随父母离开了八五三农场。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李老师,直到三十多年后才与老师取得了联系。听说老师后期也离开了农场,随爱人调往山东,但仍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知道老师的联系方式后,我第一时间给老师打电话,还给老师写了信。在电话里听到老师亲切的声音,贺年卡上看到老师熟悉的笔迹,又让我回想起少年时代的那些美好的往事。

我的小学同学把与老师在农场聚会时的合影照片寄给我,照片上的同学我已辨认不出几个,在前排中间的位置我找到了几十年不见的老师。看到年过花甲的老师已满头银发,我的心酸酸的,因为在我心里希望老师永远都是那样年轻漂亮。虽然老师年纪大了,但精神矍铄的她依然气质非凡。听说老师退休后一天也不闲着,仍然非常忙碌。

不经意间,又是十几年过去。随着科学的进步和通讯的发达,我和老师成了QQ和微信好友,可以和她更亲密的联系和交流。老师还像从前一样关心她的学生们,还经常鼓励我写作,而且还给予我一些文学知识的指点。她的性格一点都没变,还是那样善解人意、热情开朗。

我还了解到,与老师相濡以沫的爱人已过世多年,老师经常来往于山东和北京两地。她与子女和周围的人相处得非常融洽,还经常参加一些文娱活动。老师非常活跃,她擅长拉手风琴和唱歌,在QQ空间里可以欣赏到老师悠扬的琴声和歌声;老师还有自己的博客,在那里可以拜读老师发表的很多文章。
老师的晚年生活很丰富,并且过得幸福快乐、健康时尚,令人宽慰和羡慕。做为她的学生,我衷心祝福我的老师:永远开心快乐、健康平安,幸福祥和的度过每一天!

敬爱李老师,她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她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计其数——桃李满天下;她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让她的学生们为之感动。我在这里,想说一句从来没有对老师表达过的肺腑之言:李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李秀英老师,她是我一生中最敬佩的老师,也是我心中最完美的老师。她不仅仅是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师者;更是真诚、善良和仁爱的使者。
本栏编辑:马才锐 微信:mcr1201

公共邮箱:m15146925852@163.com


    关注 浓情黑土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