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讲堂】上海与东京城市交通发展对比分析

 

一、东京城市交通发展主要经验1、注重城市交通设施的合理供给设施供给水平是影响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的重要...

一、东京城市交通发展主要经验

1、注重城市交通设施的合理供给

设施供给水平是影响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经过数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东京交通设施规模已居全球领先地位。

一是道路设施供给总量较高,保障城市道路运行有序。东京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8.29平方米(上海为11.26平方米),道路密度呈现“中心高、外围低”的分布形态;主次干道比例合理,并通过支线道路缓解交通拥堵。

二是发展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列全球第一。东京轨道交通系统分为地铁、国铁和私铁,其中区部轨道交通线网密度高达1.31公里/平方公里(上海为0.57公里/平方公里),万人拥有轨道线网长度0.90公里(上海为0.34公里)。

三是地面公交辅助轨道交通,资源配置高效合理。东京地面公交系统供给较为精简,共有1044条线路,线路平均长度8.33公里,平均每条线路拥有公共汽电车5.64辆。

四是出租汽车运力及设施规模较大,个体化发展趋势明显。2012年,东京拥有各类出租汽车5.09万辆,万人出租车拥有量达38辆。其中约3万辆出租汽车由企业运营,其余由个体经营。

五是保障居住区停车需求,严控出行停车泊位供给。东京小汽车在居住区均拥有租赁或购买的泊位,夜间停车规范有序。收费公共泊位方面,东京经营性停车场泊位供给比例仅为7.70%。

2、注重城市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

东京人口1321万,且每日承担数百万来自邻近城市的通勤客流,其高效的交通系统成为城市日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一是加强小汽车需求管理,道路运行平稳有序。2012年,东京小汽车拥有量为124.23万辆,近10年总量持续下降。同时,小汽车出行分担率不足10%,其中通勤比例仅为4%。

二是轨道交通为主要通勤方式,运输资源高效利用。东京区部轨道交通出行分担率为48%,通勤人员中使用轨道交通比例高达79%,地铁系统客流强度为2.20万人次/公里。上海轨道交通客流强度最高为1号线的2.79万人次/公里,全网平均客流强度1.44万人次/公里。

三是地面公交客流稳定,单车运行效率较高。2012年,东京地面公交日均客流量为209万人次,按单车统计,日均运营里程58.74公里,日均载客量407人次,客流强度为6.93人次/公里;上海公交单车客流强度仅为2.49人次/公里。

四是出租汽车平均运距较短,驾驶员劳动强度较低。东京出租汽车主要提供接驳服务,平均运距约4公里。驾驶员日均工作时间8-9小时,劳动强度基本与其他行业持平。

五是静态交通实行高效管理,泊位周转率较高。东京停车管理体现“鼓励终端停车,控制过程停车”,商办区泊位低供给、高收费,因此,小汽车通勤比例较低,泊位周转效率较高。

3、注重提供高水平的城市交通服务

东京采用一系列管理措施,不断提升城市交通各业态的服务水平。

一是轨道交通票制多样,列车运输组织模式灵活。东京轨道交通车票种类繁多,约60%收入来源于定期券销售。运输组织采取快慢车混行模式,有效减少停站次数,提高运行速度。

二是重视公交专用道建设,确保地面公交可靠性。东京建有总长为238公里的公交专用道,严管违规占道行为,高峰时段专用道内公交车平均时速达24公里,上海为15.3公里。

三是出租汽车服务规范有序,满足品质化出行需求。东京出租汽车规范经营,驾驶员待客亲切热情。此外,在一般出租汽车的基础上,还提供无障碍或观光出租汽车和包车服务。

四是加强交通信息服务。东京注重完善公交运营信息发布和换乘标志标牌,为乘客带来高质量服务。各停车场泊位情况可通过网络实时查询。

二、上海主要差距及其原因

经对东京城市交通的梳理,发现上海与其存在一定的差距。

1、道路交通的有序运行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3年,上海地面干道车辆运行速度为14-17公里/小时,低于东京20公里/小时的水平。道路设施供给不足和小汽车较高的拥有及使用水平是造成道路运行不佳的主要原因。受城市建设用地余量制约,上海提升道路设施供给空间有限,除继续优化道路结构、盘活存量外,还可借鉴东京对小汽车严格的需求管理。

日本须凭停车位证明方能购买车辆,将机动车总量与泊位供给联动;向车主征收各类税费,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支付相关额外费用。公司一般不在办公场所向员工提供停车位,小汽车通勤比例仅为4%。通过一系列拥有和使用的管理措施,将小汽车保有量和使用强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2、轨道交通设施规模与运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上海虽拥有全球规模第一的地铁系统,但市郊通勤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轨道交通线网长度远低于东京,轨道交通客流量和客流强度均落后于东京。

东京鼓励各类资本参与轨道交通建设,并对项目建设实行优厚的补贴政策。根据轨道交通沿线客流特点确定合理的线路长度与车站间距,并利用环线铁路山手线解决了市郊铁路与地铁的衔接问题。企业实行优惠票制吸引轨道交通客流,并采用多样化的列车运营模式提高运行效率。

3、地面公交系统运行效率与东京存在明显差距

上海地面公交系统规模较大,但运行效率不及东京。2013年,单车日均运营里程为175公里,单车日均载客量435人次,客流强度为2.49人次/公里(约为东京的1/3)。

东京公交系统的高效得益于公交线网配合轨交布设,线路重叠较少,通过公交、轨交的职能分工来提高总体运营效率。在公交站台对外公布时刻表和实时到站信息,加强公交可靠性;公交和轨交换乘信息在各自系统内均清晰标注,公交时刻表与轨交到站时间进行协调优化。

4、出租汽车职业化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上海出租汽车驾驶员培训一次通过率高达70%以上,行业准入门槛低于东京。驾驶员每日工作时间普遍在12小时以上,劳动强度较高。此外,驾驶员平均年龄约46岁,从业人员队伍稳定性不及东京。

东京出租汽车驾驶员需通过严格的考试与培训方能获准上岗,交管部门在街头对违反运营规定的行为严加监管。同时,为保持行业稳定,通过立法对出租汽车市场进行调控,驾驶员月均收入24.25万日元。

5、停车问题成制约城市交通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上海小汽车停车问题突出,如居住区停车难、道路违法停车。此外,因办公楼泊位供给较多、收费较低,为小汽车通勤提供条件,加剧高峰时段道路拥堵。

东京通过设定差异化的配建泊位标准和收费体系,满足终端停车、控制过程停车;对于路内停车,将停车时间上限规定为1小时,并通过提高罚款和下放查处权对违章停车行为严格管理。

三、上海与东京城市交通主要指标

将上海与东京城市交通的主要指标列表比较,详见表1-表10。
 


        (本文源自:《交通与运输》2015年第1期,作者:黄忆波,作者单位:上海市交通港航发展研究中心)


    关注 世纪交通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