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间就去影院看看《百鸟朝凤》吧

 

不管方励有没有下跪,《百鸟朝凤》都值得你去影院观看。...



《美国队长》票房持续走高,《百鸟朝凤》却只有寥寥的几场排片



《百鸟朝凤》是中国第四代导演吴天明的遗作,这部电影其实在三年前就已经完成了,但是拖到了今年才来上映。在电影上映之前许多名人都纷纷出来声援《百鸟朝凤》,连马丁.斯科塞斯都站出来支持《百鸟朝凤》,而马丁.斯科塞斯也出现在了电影开始前的彩蛋里(这也许是马丁.斯科塞斯唯一一次出现在中国的大屏幕吧)可是电影一上映票房还是一路走低。吴天明导演在2014年就已经去世了。



(已故的导演吴天明,一个撑起中国第五代的老导演)

《百鸟朝凤》刚上映不久就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就在前两天制片人方励在某直播平台当众下跪,求院线经理给《百鸟朝凤》排片



一个60多岁的老制片人,当众下跪,我不想说如今中国的电影市场变得怎么样,我只是感到莫名的心酸。

对于方励来说,其实他不缺钱,他只是对逝去的导演吴天明有特殊的情感,只是希望《百鸟朝凤》不要被扼杀在这已经极度商业化的电影市场里。但影院的排片量却少得可怜,方励更多的只是无奈。

庆幸的是,各大影院在第二天都有明显的给《百鸟朝凤》增加排片的迹象,这让之前有心支持却买不到合适的场的小编终于如愿看了他。

有人说这是“卖惨式”营销,我从不理会这些网络上的看法,因为不管方励有没有下跪我都会去影院支持《百鸟朝凤》,只是觉得当电影院被纯粹的商业化所占领,那么还会有谁认真的做电影呢?那么电影院是否还会有存在的意义。如果你一直看好莱坞大片,或许有你有时可以换换口味去看看《百鸟朝凤》

说回《百鸟朝凤》,电影《百鸟朝凤》讲述的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西北地区,传统技艺唢呐在面临时代改革的冲击所面临的失传的问题,更表现了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长生的师徒情。



电影其实不像是在讲一个故事,更像是一部纪录片,纪录了一个唢呐匠从新手到学成接班再到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的全过程。在以前,唢呐匠可是个光耀门楣的职业,没有哪家做白事不需要唢呐,请唢呐还要行请师礼,坐太师椅等。一般家庭做白事请四台,有钱的请八台,只有德高望重的长者死去,才能享受“百鸟朝凤”的待遇。



但是时代在改变,“洋乐队”的入侵打破了唢呐匠的风光生活,请唢呐匠的人越来越少了,而片中那一幕唢呐匠与洋乐队在互相较劲的场面,我看了不知识该笑还是该叹息。笑是因为场面的滑稽可笑,叹息是因为对传统文化没落的惋惜

电影的最后,老唢呐匠焦师父吞下那一口鲜血继续吹奏百鸟朝凤让人再次对这技艺的落寞而感到悲哀。可笑的是文化局所谓的非遗保护只是叫他去演奏后把他录下来。



电影前半段纪实的拍摄手法使电影少了一点戏剧冲突,电影节奏也相对舒缓,而电影在描写唢呐由盛到衰的过程过于急功近利,转变得太快。且在电影的最后煽情得厉害,我都快哭了

吴导一直很关心中国的传统技艺,之前是变脸现在是唢呐。新时代的来临,中国很多的传统文化和技艺一直都在面临失传的危险。主要原因还是传统技艺难以谋生,没有那个人愿意花费青春去学一门以后没法谋生的技艺



社会在进步,新的总是取代旧的,这是社会的必然,但传统的艺人已经逝去,留下的只是那一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未免令人惋惜,不再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衣钵扛住这百里秦川唢呐的最后一脉‍

而此时此刻,《百鸟朝凤》已成绝唱,街坊巷陌再无回音。


    关注 鱼鳞电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