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说粤海关】“条约”后的十三行

 

上一期,中外画家的绘图带我们走进了业已消失的广州十三行古街。今天,图说《南京条约》签订后的十三行。...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国际关系模式彻底改变,对十三行也产生重大影响。1843年广州口岸按《南京条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重新开放后。废除行商制度,改为领事担保制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毁于大火的英美商馆重建,由原来的两层变为三层。道光年间,同文街以南积淤地块形成后,成为新商业街区,洋称“新中国街”;广州口岸外国燃料动力客轮驶入;来往广州-黄埔的外商单桅小帆船增多;中国内地汇集到广州的贸易民船星罗棋布。

英国驻广州第一任领事李太郭(George Tradescant Lay)等与行商代表签订租地合同。此外,英国又租得十三行英美商馆之间的豆栏街,使英国商馆租地与美国商馆联成一片。1847年,英国又租下十三行馆区土地,为各国商人居住、经商和一些国家在广州设领事馆提供场所。

十三行商馆区
1843年10月英国驻广州第一任领事李太郭(George Tradescant Lay)绘制的十三行商馆区图。十三行商馆区划分出“领事地”;豆栏街往南延伸的广场地块,在“租约”形式下成为“英美花园。”



《广州番鬼录》、广州商馆(1882年)1882年巴黎首次出版的《广州番鬼录》(The 'Fan Fwae' at Canton)记述美国作者亨特在1825-1844年间的广州见闻。书中选用了1858年的英军“广州商馆”测绘地图。

该书作者当时任职豆栏东街的旗昌洋行,豆栏东街曾称“其昌街”,旗昌洋行后迁建谷埠(今西濠二马路)。豆栏东街是西濠涌口西岸积淤形成的地块,北延过十三行街,道光年间为新豆栏码头,积淤后形成“濯石街”地块。

下图正中可见西式单桅小帆船。



(图源于:《广州番鬼录》和


船坞英军地图上“Boat-house”,词义之一是“船坞”。《广州番鬼录》记载,1837年夷馆洋人组织了一个“广州划船俱乐部”,在珠江南岸(今洲头嘴)由一个中国工匠订造船艇,划船比赛河道为洲头嘴至大黄滘炮台。此外,夷馆的进出口货物,也是用单桅(或双桅)小型帆船接驳,运往黄埔锚地大船,时称“三板船”。不少绘画资料显示,“Boat-house”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出现的建筑,它是停泊、维修小型夷船的地方。

1847-1856年中国画家绘图中,船坞为两层建筑,花园围栏至岸边,粤海关行后口西移。



(图源于:世界各地拍卖网站)

驾离广州港(绘于1849-1856年)

1842年“条约”后,中小型的外国船可“任便往来”。珠江岸边,粤海关税馆、广州府税馆及夷馆的旗帜仍是显眼位置。此图是十三行范围最开阔,景象最壮观的绘图之一。



(图源于:


广州装运茶叶(绘于约1852年)19世纪初中国商人的货栈在已扩展到十三行商馆区对岸。(图中视角是从珠江南岸眺望十三行商馆区)

十三行的大火劫难

【粤说粤海关】下期预告
据记载,广州十三行从形成至逐步消亡的二百多年间,先后发生过数场大火。下一期,【十三行劫难】将带你走进广州十三洋行的历史大火。

所有图片均源于网络公开资料

所有文字均为海关关员原创

本期供稿:广州海关

许学山

本期编辑:广州海关

麦子


    关注 海关爱创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