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农民工彬县徐海峰:从打工仔到种植葡萄致富哥

 

在彬县大山里,走出了一位靠自己埋头苦干一心创业的年轻小伙子,他就是彬县龙高镇徐家村年仅33岁,毕业于...













在彬县大山里,走出了一位靠自己埋头苦干一心创业的年轻小伙子,他就是彬县龙高镇徐家村年仅33岁,毕业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农学系园艺专业大专文化程度的徐海峰,笔者看到徐海峰的时候,他正在承包的葡萄园基地正忙着为客商采摘成熟的葡萄,一筐筐装上卡车,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怀揣梦想  执着追求

说起创业他感慨万千。20多岁的他走出校园,迈入社会,先后在广东东莞电子厂、江苏苏州金龙客车厂务工,在外闯荡几年之后,也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外漂泊打拼,几经挫折,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回家乡创业的念头,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更坚定了他的信心,于是2010年他放弃在外企的优厚的待遇,回到久别家乡。当他把自己的想发展种植葡萄园的想法告诉家人的时候,种植了一辈子庄稼的父亲极力反对,葡萄是南方种植的作物,农村人谁种植过,更不要说在你穷山沟里长大的娃了,这是瞎折腾吗?吃了闭门羹的他凭一股犟劲几天没有出门,面对农村实际情况,果树大部分已经老龄化,加之粗放管理,病害加剧,一年经营到头,收入甚微。而葡萄产业是新兴产业,它如成龄园之后,不仅将果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而且挂果年限也比苹果缩短六年,亩产商品果一般都在2500kg左右,每斤售价8—10元之间,亩盈利保守都在2万元以上,收益是苹果的2-3倍。书本上的信息让他从中找到了希望。在读有关葡萄种植方面书籍的同时,他广泛接触周围群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距离邻近的礼泉县药王洞乡有人种植葡萄,不仅规模大,而且效益好。他的希望再次燃烧起来,几天后他背起行李向大山外走去,他自费到礼泉,通过一周的实地考察、观摩和学习之后,他回到家里做全家人思想工作,全家人无奈之下,最终答应他,但是前提条件是不动用家里一分钱。徐海峰果断的拿出仅有的2万元资金,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葡萄产业园梦”。

回乡创业 艰苦奋斗

万事开头难,此话一点不假。当他看到芦村河村荒芜的10多亩土地的时候,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心中升起,何不利用它作为“试验田”呢?达成土地使用协议之后,他一个人忙着采购材料,回来后既当搬运工,又当工人,时常顾不上吃饭,5个月过去了,终于在2011年9月,3亩多的葡萄苗圃全部栽植到位,钢丝水泥杆架设到位,一个完整的葡萄苗圃基地雏形终于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葡萄品种品质的好坏才是成功的关键。他又跑市场,又参加培训班学习,联系葡萄苗木,选择适宜彬县地域气候、温差、湿度、无霜期的品种,因此颗粒大、糖度高、品质好的紫提988葡萄成为了首选,引进品种之后,从此徐海峰半步从未离开过葡萄苗圃,在技术员的指导和自己精心的管护下,第二年5月份的时候,3亩多的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绿油油的葡萄。9月份成熟之后,他有跑市场,联系商贩,积极寻找销路,不到2个月时间,3亩葡萄园的葡萄销售一空,当年获得4万元,出去成本,利润可观。全村人无不称赞,家里人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父亲、母亲、妻子态度也彻底转变了,从反对到支持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初试种植成功徐海峰更坚定了大面积的发展的信心。

2013年,正值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好政策。有了经验的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胆的承包了香庙镇芦村河80亩的58个日光大棚,开始大面积发展葡萄产业,不仅解决了周边110多名富余劳动力,同时也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具有了一定规模,才会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量和销路成正比,为了延长葡萄生长周期,他不断探索,实施露地栽培和品种早、中、晚搭配,不仅拉长鲜食上市时限,也满足市场长期供应。到2014年9月,58个大棚的葡萄收入一举达到50多万元,一时间轰动全县,商贩和游客不远千里来学习、考察,开创了彬县在发展葡萄产业上史无前例的创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大山的儿子也能创出一片天地。一时间,彬县小城沸腾了。这个时候,徐海峰更坚定信心扩大规模再生产的念头,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他心中又勾勒了一幅发展的蓝图,带领乡亲发家致富,扩大在生产,走合作社发展道路,于是2014年年底,又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了龙马村150亩土地发展露地葡萄种植,吸纳更多的农民就近就业,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致富不忘乡亲 帮扶群众致富

在自己种植葡萄致富的同时,徐海峰也没忘记父老乡亲们。他鼓励乡亲们发展葡萄种植,同时毫不保留地把掌握的新技术、新信息及时传递给周边群众和雇佣的工人,引领群众种植葡萄脱贫致富,他多次为农户“传经送宝”,经常深入葡萄种植户的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会栽培技术,教会村民学会葡萄种植肥水管理、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摘心抹芽、疏果控产、修枝整形等。目前,在他的示范带领下,而租地后又被他聘用回地里工作的村民不仅从他哪里学到了管理技术,而且还每年能从他那里领到2万元左右的工资收入。现在合作社成员,只要一个电话,大家电话里就能联系解决了。到目前为止,龙高镇有20多户农民也走上了种植葡萄的致富路。回乡创业青年王刚、王维军等人在他的带动下,也开始了种植葡萄的创业之路。

时值2014年7月,彬县县委、县政府、县果业局为此专门聘请原省农业厅农垦总局葡萄技术总监高级农艺师袁永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田嘉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植保专家时春喜,就葡萄产业在彬县发展做专题研讨会,经过充分论证,肯定了徐海峰的勇于担当、勇于创新精神。同时明确表态今后将计划5年内建成时令水果葡萄产业1万亩,加大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促进葡萄产业发展,让葡萄产业成为农民增产增收又一渠道,促进彬县葡萄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徐海峰又奔波起来,组织全县的葡萄种植户50多人,成立彬州葡萄协会,成立彬县海欣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彬州葡萄”商标,申请了网站,做了“彬州葡萄”包装箱。

“公司+合作社+农户”新的模式发展已成为彬州大地葡萄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发展趋势。徐海峰在此道路上并没有停下来,他大胆创新采用农业新科技,投资480万元,实施滴灌系统积极实施肥水一体化等科技技术,对葡萄苗圃实行精细化运营模式,进行科学化管理。初步形成了龙高镇芦村河村、龙高镇龙马村、太峪景村发展三个葡萄基地,共吸纳大学生、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农村劳动力1250人次,培训果农300余人,举办培训班10余次,各种管理费累计支出157.35万元。

苦尽甘来  荣誉不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尽甘来。2013年、2014年、2015年,徐海峰的葡萄基地荣获自主科技创新项目奖,连续3年荣获彬县科技进步奖金13万元。徐海峰的海欣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被龙高镇评为优秀非公企业。2015年徐海峰的彬县新天地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获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基地。

现如今,徐海峰对于葡萄今后的发展更是信心百倍,积极调研市场信息,描绘企业蓝图,筹建葡萄酒生产线,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开拓进取,努力拼搏,为建设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新彬县而不懈努力!


    关注 书香彬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