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边肖像】胡马太·阿勒杰依 中蒙边防线上"活地图"

 

关注微信“最美戍边人”,品边防文化,抒发戍边情怀!...

点击上方“最美戍边人”可订阅哦!
  胡马太·阿勒杰依今年53岁,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北塔山牧场畜牧三连的牧民,也是一名有着30年护边经验的护边员。
1981年5月, 胡马太迁至紧邻中蒙边境的乌拉斯台沟放牧。连队领导交给他一项任务,看护好自家草场对应的边界。那时,中蒙边界还没有明显的界标和铁丝网围栏,胡马太对边 界的概念还模糊不清。于是他骑马沿边境线跑了一个来回,忽然明白那些刻着号码的木桩代表的深刻含义:木桩的这边是中国.
北塔山牧场境内的中蒙边境海拔3200余米,气候恶劣,交通不便。2001年冬天,一场暴雪将冬草场赛里湾淹没,牲畜由于无法吃草,逐渐向 边界逼近。胡马太骑马赶了两天两夜的路,到180公里远的牧场机关汇报情况。全牧场出动大量人员及车辆赶到赛里湾,将分散的牲畜及时收拢,预防了牲畜大量 越界的事件。

长期的护边工作和放牧生活让胡马太练成了无人能比的“特长”。他能在1公里远的地方辨别出牲畜的特征,他能记住每家每户牲畜的耳记,他能忍 耐北塔山牧场的极寒,他经常在冰天冻地里踏查巡逻、修补铁丝网。“没有界标地段的走向,以及位于悬崖边上的界标,胡马太都记得清清楚楚。”赵永华说,胡马 太经常在容易迷路的地方用石头堆成路标,给其他护边员指明方向。
2006年春季,胡马太在夏牧场巡边时遭遇寒流,左腿再度发病。腿疼痛难忍,胡马太却坚持巡完了自己负责的30余公里边境线。那天,当他回到家中时,左腿已严重红肿,因为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残废了。

想到再也不能驰马扬鞭奔走在边境一线,胡马太差点哭了。但是没过多久,大家又在中蒙边界的山脊上、山沟里见到了胡马太,只是身后多了他的三儿子马依沙别克。“他把任务交给了他的儿子。”护边员阿合台·赛提纳维说:“胡马太是个‘旺尔角头’(活界标),他不能护边是个损失。”从上世纪90年代 起,胡马太因为出色的护边工作,获得了10余项荣誉证书,有解放军兰州军区、新疆军区的,还有新疆公安边防部门颁发的,垒起来可以达到近1米厚。

胡马太认为,这是国家对自己护边工作的肯定。在笔者临走时,胡马太拉住我的说出了他新年的愿望:“新的一年,希望儿子能够掌握好巡边的本 领,接下自己守边护边的担子,我们哈萨克族有个谚语,就是'大马的脚印小马踩着走',我希望儿子成为自己的继承人,把边境守好,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边界。”

主编:韩宝东

编辑:郭云飞

来源:新华网


    关注 最美戍边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