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HP?  追问风险“存在”

 

追问DEHP在我们的生活中何处”存在“...





昨天追问风险评估做了些什么事。结果是国内在国家层面没有做符合规范的DEHP风险评估工作。但白酒风波而起的卫计委说法和食品风评中心说法还是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风险结果。

根据常识,一种化学物质的安全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自身性质的危害性,二是该物质“存在”的广泛性。例如氰化钠剧毒但人们接触不到,即没有广泛“存在”,因而风险不高。

感谢卫计委和风评中心的专家们!原以为DEHP只“存在”于软质PVC中,专家说不是的。罗列一下专家们描述的DEHP的“存在性”: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睛、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涂料、橡胶、粘合剂。DBP可用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睛、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橡胶和粘合剂中。上述这些材料广泛用于食品生产,包装,储运和消费中。普通人群可通过使用含有DEHP和DBP的消费产品以及食品、水、空气等暴露于DEHP和DBP。此外,DEHP是聚氯乙烯材质的医疗设备中最主要的增塑剂。医学暴露途径包括静脉注射、经口和吸入等。

根据专家们的以上描述,不难想像我们确实是被DEHP所包围着。再加上台湾塑化剂事件揭露出的饮料、口红、指甲油、洗发液、浴液、化妆品……公共领域的合成材料物品、空气、水……太可怕了!

在有DEHP是一种污染物的基本共识下,如此广泛地“存在”着,怎么能说风险不高呢?倒是白酒中DEHP含量不高可以理解,没见过太多使用合成材料作酒瓶的。

“存在”除去广泛性外当然还有量,没有无量的存在。报告说DEHP是外增塑剂,易从塑料制品中溶出,进入环境,……先不论这种讲法的无严谨与不科学且只谈“食品”:食用油,饮水机,塑料餐具,微波炉,电冰箱,抽油烟机,保鲜膜,塑料袋,快热食物,图口红,不洗手,塑料胶囊,……太多太多了,几乎可以说现代人类入口之物一定有接触“塑料”的历史。那么怎样确定含量?由于个人生活的个体性,用常识便可以容易判断,这是一个不可能事件。试问专家们是怎样做到的呢?又怎样与白酒分摊的呢?

报告接下来说“依据……含量数据进行了评估,”又“根据评估结果……5mg/kg和1mg/kg以下……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这样的逻辑:分析数据说含量低,含量低因而无害。即以一个不可能事件为开端,又以量代质不论危害性本身便下了一个无风险结论,鬼才相信。

        明天追问DEHP本身的危害性质。

DEHP自上世纪80年代被美国癌症研究所报告大剂量下动物致癌后己把人类折磨太久了。看一下那成千上万的科学论文吧,专家依据的是哪30篇科学文献?

在DEHP的风险问题上,广泛存在性比自身危害性容易判断和显得重要。科学无止境,人体实验更是千难万险。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非常简单,不用它就是了。现有替代产品,发展替代产品,欧美用了15年己将DEHP替代殆尽。中国呢?近15年DEHP得到迅猛发展,同时又没有官方的权威的危害性研究……中国人怎么了?

追问DEHP在中国的“存在”性远远没有完成,任重而路远,“高山险阻”,……不问个水落石出DEHP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一定要大家共同关注,齐心协力方可推进。

DEHP,每年200万吨!15年3000万吨,“存在”在哪里?




    关注 羰基合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