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伴侣 是志趣上门当户对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第一次读杨绛,是好基友推荐给我的《我们仨》,粗粗读了几篇,感情至真,平实又动人。了解到先生是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还有一个众人皆知的身份:

“钱钟书的夫人”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里写道:

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一九九七年,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未,钟书去世。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钟书走时,一眼未合好,我附到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其实,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人生总不能避免告别,而我们可能用一生的时间,都不一定学会如何告别。而杨绛先生,却是一个特别懂得如何告别的人。她向至爱告别,向至亲告别,最终得以体面的像生命告别。



之后读到过一些文章,关于她和钱钟书先生的爱情故事。

杨绛先生曾读到英国一位作家概括了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杨绛说:我把它念给钟书听,他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我说,“我也一样。”



昨天在一大片缅怀中国最后一位女性先生的微博的朋友圈中,看到这样一条标新立异的言论:

“其实我对杨先生并无好感,九十年代她经常给丁关根写信,说谁谁谁写文章骂钱钟书了,然后写文章的人如果在事业单位的话基本就丢饭碗了,如果没有单位的话那发表的刊物领导都要检讨,这是老太太一生最大的污点。”

且不说事情的原委外人看不真切,不好评论。但杨绛先生这点全力护着自己丈夫的心倒是让我去姐不由自主的感叹:爱情或许都是有点自私的,自私到容不得别人说他的不好,而这或许正是爱情的可贵之处~

杨绛先生在为丈夫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所做的笺释性题记中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

博学多能如钱钟书,在与杨绛先生的婚姻这座围城之中,他也从未想出去过。至于原因,或许能从钱钟书称赞先生的话里有所领悟:“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关于婚姻和人生,杨先生将自己这100年的智慧沉淀,娓娓道来:

关于婚姻,她注重感情基础,双方互相理解;

关于人生,她认为艰苦孕育智慧,有了艰苦的经验,才能变得聪明能干;

关于忍耐,她表示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在她100岁生日的时候,她写下了这样的感言: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我们仨失散了,最终又团聚了。

她的成就,她的才气,她与钱钟书的爱情故事已经不需要过多撰述,就单单作为一位女性,老年送走至亲及至爱,没有子孙陪伴,独自一个人品味的或美好或苦难的记忆,九十多岁的人依旧坚持写作,如此坚强有韧性的女人,是值得我们崇拜的。现在很多女性冠以女汉子的头衔,往往是强调自己个性大大咧咧、力气大,甚至是没有什么异性缘,有些自嘲的意味。而远在几十年前,女性被称为先生,一般都是有知识或身份的女性,追求真正的男女平等。这一点,从先生留给年轻人的人生感悟中便可略窥一二: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爱情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来。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先生一辈子,婚姻和事业都颇成功,而所有这一切的基础,是先生找到了那个精神上和她门当户对的男人。


    关注 握趣映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