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独家 吕国强:专利质量提升依赖核心技术

 

复旦青年记者直击上海论坛高端圆桌“多维角度:知识产权与创新现场”,并整理出嘉宾吕国强在互动环节的主要问答。...



5月28日下午,在“多维角度:知识产权与创新”高端圆桌上,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发表了题为“科创中心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的主题演讲。演讲过后,他与主持人及现场媒体进行互动,从专利保护的角度谈论了对知识产权政策导向的看法。复旦青年记者直击现场,并整理出互动环节的主要问答。

复旦青年记者 朱娅凡 整理

受访嘉宾: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Q:过去的三四年当中,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保持在世界第一。但是数量上的领先往往会与另一重印象联系在一起,即认为目前中国专利申请质量仍然不令人满意。您怎么看?

A:首先要问“质量”主要的体现是什么?我认为应当是专利的一些核心技术,在这个方面我们现在跟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就国际专利而言,去年中国的《专利合作条约》(PCT)框架下的国际专利数量是2.9万件,而美国好像是5.4万,日本也有4.3万。而这2.9万专利当中有将近6千件是由华为、中兴创造的。像这两家为知识产权的研发投入巨资的企业,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因而在专利的核心技术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想未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制定上,我们应当去思考怎样鼓励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原创方面有更大的投入。

今年2月25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支撑科技创新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Q: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知识产权方面一些错误鼓励恰恰是造成专利质量难以很快提高的障碍。比如很多地方政府把专利注册申请的数字和创新直接挂上了钩。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A:中国的地区差异也很大,各个地方在鼓励创新与知识产权方面,有很大的政策差异。在一些不太发达的地区,知识产权的数量较低,这些情况也的确存在。就上海而言,政府没有把专利数量作为考核指标,政策制定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导向,一是鼓励更多的申请发明专利,因为发明专利含金量高;二是鼓励转化运用。

在政府的政策导向上,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把知识产权的性质给弄清楚,即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这是WTO公约明确规定的知识产权的性质。从保护上看,按照国际惯例司法保护比行政保护更占主导地位;从运用上看,知识产权的转化与收益和权益人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因而我们在制定政策过程当中,不能把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公权力来对待。应当要更多地去鼓励知识产权质量的提升,把有限的纳税人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Q:上海迪士尼开园是最近的热点话题,迪士尼注册商标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被列为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的年度工作重点,这是一个针对迪士尼的专门行动,还是会成为常态性的海外品牌知识产权保护?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注册商标。A:作为上海市政府,我们有责任为迪士尼开园提供良好的环境。但是对迪士尼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并不表明我们对其给予一个特别高于其它公司的待遇,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超WTO”的待遇,事实上一切措施都是置于中国现有的法律框架下的。比方说,我们最近在迪士尼所在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专门成立了一个执法机构。这个机构不是仅仅针对迪士尼的,它是整个度假区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因为迪士尼的知识产权品种也比较多,我们也对相关执法人员做了一些培训。

我还是要强调,知识产权是私权。除了要求所在政府给予关注以外,迪士尼本身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也有义务。我跟迪士尼公司说如果光依靠政府的资源去为迪士尼执法是不现实的,执法机构也无力对于假冒迪士尼知识产权的产品做出立即判断。因而我建议迪士尼公司应当采取措施协助执法机构进行检查,比如制作防伪标志。这当然会涉及到成本,但我认为权益人有义务去花这样的代价,知识产权的保护任务需要迪士尼方面跟我们的共同努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信编辑:郭祎


    关注 复旦青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