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春秋战国书法(下)

 

春秋战国书法与以往的殷商,西周书法很重要的一个不同点还在于书写材料与表现手法的多样。金文伴随...



春秋战国书法与以往的殷商,西周书法很重要的一个不同点还在于书写材料与表现手法的多样。金文伴随 着青铜时代的终结而淡出,手书墨迹在竹木简牍及缯帛石片上的大量出现,为汉代以后的翰墨之道奠定了基础。以石鼓文为代表的刻石作品,为秦汉以来的丰碑巨制开启了先例。墨迹与石刻是秦汉以后书法艺术占统治地位的两种形式,在此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墨迹与石刻书法一方面成为古今书法艺术表现形式的一个转换,另一方面也成为古今书法书体结构的一个转换,及从先秦以篆书为主导的古文字书写系统转换成秦汉及以后以隶书为基础的今文字书写系统。

盟书

手书墨迹早在殷商时代就出现在甲骨玉石之上。此后虽偶尔有发现,但毕竟数量太少,又太零散,还够不成一个完整的书体风貌。但到了春秋晚期,手书墨迹就已经开始大规模运用了。至战国时代,手书墨迹日益普遍,并逐渐成为这一时代的主导书法形式。目前发现的手书墨迹以晋系的侯马盟书和温县盟书为最早。

简牍帛书

目前发现的简牍帛书墨迹,最早始于战国初期。战国时期的墨迹,以楚简,楚帛书为大宗。简牍是纸张发明之前手书墨迹最主要的载体。

简牍,指的是竹简木牍,两者从形制上讲是有所区别的。简,以竹为主,汉代也有木简,比较窄,通常一简只写一行字,偶尔也有两行或两行以上文字的。

牍,以木为之,较宽,类似于木板形状,可以写多行文字。

帛书,长沙子弹库出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战国时期的书画合璧之作,为楚国作品。

刻石书法及其他刻石书法作品在商代的石磬,石簋上就已出现了,而精心结撰的规模宏大之作当属此时的石鼓文。从石鼓文,秦公大墓石磬文字,诅楚文,到秦始皇泰山,峄山,会稽诸刻石,说明刻石书法作品首先发端于秦国。此后2000年来延绵不绝,成为铭刻书法的主要形式。

石鼓文,初发现于岐州雍城(今陕西凤翔县),形似鼓,故得名石鼓文,共十枚,各环刻四言诗一篇,全文700余字,描写了秦王率车马之众田猎心喜的场景,故又称猎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最早的拓本为北宋拓,有三种,现藏日本三井文库。





刻石之外,战国时期的刻陶,印陶,瓦书,钱币及大量的玺印也极其珍贵。




    关注 宏文书画艺术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