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稻盛和夫的"禅心"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意味着心是万法根本。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支点,强调修行须“自识本心,自见本...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意味着心是万法根本。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支点,强调修行须“自识本心,自见本性”。“以心为本”由此构成了“稻盛哲学”的立足点。——纯道题记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DDI(现名KDDI),这两家公司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两大事业皆以惊人的力道成长,其广为人知的经营管理手法被称为“阿米巴式经营法”。



京瓷的座右铭——“敬天爱人”来源于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的领袖人物西乡隆盛。西乡隆盛对中国王阳明的学说有相当高的造诣,他曾说过:“如果是位于人上施政的话,必须是那些不谈钱财,不求回报甚至能够舍却生命、忘却自我的人。”

稻盛和夫在大学时遇到一位对其影响极大的恩师内野正夫,内野在其所作的《寒岩禅师传》里大量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包括“既坚持禅的高风亮节,又不游离于实际生活之外”,“投身于大众而布教于浅显易懂之中”。关于“心”则有“唤起至诚之心而发清净之愿”、“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崇高的理想就没有不成功的理由”等说。

稻盛和夫回忆说:“在创办京瓷公司之后,我在开发技术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思考我今后将要渡过什么样的人生,在这一个思考过程中,我邂逅了中国400年前一位袁了凡写的著作叫《阴鸷录》,顿时得到了顿悟的感觉,原来人生是这样的。”
“在《阴鸷录》当中写道:每个人都会按照命运去渡过自己的人生。但是人生当中肯定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经历,在遭遇到每次经历的时候,每个人心中怎么样去想,怎么样描绘自己的愿望,这种想法,信念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中国会把它称之为因果报应,也就是说如果你心中想的是好的事情,你做的事情是善事的话,肯定会得到好报。”

“相反一个人如果居心叵测,做一些恶事,肯定会得到恶报。每个人要有关怀他人的慈爱之心,这样的话,你的命运肯定会转变,这本书中也写到人的命运虽然是天生就定的,但是并不是无法改变的宿命,而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得到了启示,从此以后我就认为必须要美化净化自己的心情。”

稻盛和夫是真正活明白了的人。1997年6月,在一次身体检查中,医生告诉他已经患上了胃癌。他一点没有恐惧,只是淡淡地回应:“喔,是癌症吗?”他听完医生的宣告,没事儿似的,继续搭乘新干线火车到本州岛西侧的冈山县区对一批中小企业家作演讲,然后又跟一些学员喝了点酒交流意见,直到深夜才回家,和平常一样上床休息睡觉。
匆忙手术的两个月后,他宣布退居二线,只担任名誉会长,并正式皈依佛门。1997年9月,他在日本京都圆福寺剃度出家,专心修禅。他半开玩笑地解释说我并不是因为失恋了才出家的,当然更不是工作上受到挫折或是对现实社会失望。其实稻盛和夫一直算是一个看破红尘的人,从信仰上看他一直是接近佛教的。

他认为人生如果只有80年的话,那么前20年,是学习、成长和为踏入社会做准备的阶段;从20岁到60岁这40年,应该是努力工作为社会做贡献的阶段;从60岁到80岁,这一段时间就应该是为死亡做准备的阶段了。他认为进一步净化自己的灵魂,这对迎接死亡是必要的。
出家后的稻盛和夫脚穿草鞋、身披麻布、手托木碗,四处去化缘。一个傍晚时分,在稻盛和夫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寺院的途中,一位打扫卫生的妇人塞给了他一个100日元的硬币,说道:“师傅,您一定很累了吧,回去的路上买个面包吃吧。”拿着100日元硬币的稻盛和夫瞬间感到无比幸福,眼泪难以自禁。那一刻,他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利则生,利他则久。
京都圆福寺老禅师的教导使稻盛和夫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利他之心的重要性。老禅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分别在地狱和天堂放一口大锅,里面煮着美味的面条,围坐在锅边的人身边都有一个碗,但每个人只能手拿1米长的筷子的一端来吃面条。地狱中的人纷纷费尽心机把面条夹到自己碗里,但由于筷子太长,无法吃进嘴里。对面的人觉得对方抢了面条,于是又用筷子去夹对方碗里的面条。在你争我夺中,谁也没吃成,最终都走上了饿鬼之途。
而天堂中的人则相互谦让,用筷子把锅里的面条夹到对方碗里,并伸长筷子喂给对方吃。在你谦我让中,每个人都吃上了美味的面条。“天堂和地狱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区别,但天堂中的人都怀有利他之心。”老禅师说。
稻盛后来承认,进入社会之后,突然开始亲近佛教,初读佛书,一点也不排斥。这实属心理积淀早已形成,自然容易相应。稻盛和夫日后由净土真宗改信禅宗,一方面是受其师父西片担雪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禅宗“直指人心”的特点吸引了他。
他说:“佛教中尤其是禅宗,非常注重对心的探究,指明心的存在,我非常想学习和体验具有这样特点的禅宗,因为我向来把纯化和净化人的心灵看成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所以,无论如何要探究心,对心了解得更多。”不难看出,稻盛和夫对“心”的探索和关注,在佛教特别是禅宗那里得到了满足,而禅宗也构成了“稻盛哲学”的根本底色。
“以心为本”作为稻盛哲学的核心概念,这是稻盛和夫佛教信仰支撑下的人生观所决定的,他认为人生是专门为心的修行所设立的道场,而改变命运、改善经营的前提就是心的转变。人生的目的就是磨练灵魂,完美人格,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据我的理解,如果将自己的心修行到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慈悲,到达彻底开悟的境界,就可以不再轮回人间了。”
万法由心,弥陀在自性中,故祖师说净土念佛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正是这种以对“心”的高度重视为特点的禅宗,构成了稻盛哲学中“以心为本”的思想基础,并以此为立足点,延伸扩展出一系列思想,构建了内涵丰富的“稻盛哲学”。

在拜金主义肆虐的今天,到处充斥着一夜暴富的急功近利,人们对正义传统的蜕化无动于衷,对良知和灵魂的沦丧日趋麻木。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慎言笃行,筑起了一座精神山脉,正可以给渴求的灵魂以甘露、阳光和力量,而这完全根植于佛教的道德准则。

在稻盛和夫看来,佛教讲的“自利利他”,就是要人在自己获利的同时也要造福他人。“人情并不是为别人”,善待别人就肯定有回报。中国人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即行善之人的后代都会得到福报。因此,以佛教思想为基础从事企业经营要比一般的企业经营高尚很多。

稻盛和夫创办“盛和塾”,义务向企业经营者传授自己的经营哲学和管理手法,并已持续26年,企业家塾生已达5500人之多。2008年7月,稻盛和夫在第16届“盛和塾”全国大会上发表讲话,向他的商界门徒们传授“六项精进”的训诫: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要谦虚,不要骄傲;要每天反省;活着,就要感谢;积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稻盛和夫是著名的中日友好人士,2009年中国举行国庆60周年阅兵庆典时,稻盛和夫受邀在观礼台就坐。他个人和京瓷公司曾经各出资50万美元,设立了中国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基金。京瓷公司还邀请来自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30名中学生到日本参观交流。在稻盛和夫的带动下,许多“盛友塾”的毕业生纷纷前往中国建厂办企业,或投身于希望工程、绿色工程等公益事业,加入了日中友好交流的行列。

分享人生智慧,洞察经营本真

解放老板,企业重生;员工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经营--让企业飞跃的【阿米巴经营】课程,真正实现阿米巴经营中国企业落地,成就创造高收益的幸福型企业。

因此,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只要每天确实努力工作,培养崇高的人格,美好人生也将唾手可得。

是一种鼓励 | 分享传递友谊


【最鑫堯】

捍衛我們女人的自信 

活的出色

由內而外活出真正的Wonderful life


    关注 最鑫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