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然】中国美术史第二讲:李思训与李昭道

 

真正将山水画推向新的高度的是盛唐时期的一些画家,其中直接继承和发展展子虔山水画艺术,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青绿山水画家是被称为“大小李将军”的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

李思训

唐代杰出画家。字建。汉族,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宗室。以战功闻名于时。他于唐高宗(650-683)时为江都令,因武则天朝(684-704)执政杀戮唐宗室而弃官隐居,至唐中宗神龙(705~707)初年又出任宗正卿、历官益州长史,唐玄宗开元(713~741)初年,官至左武卫大将军,任左羽林大将,晋封彭国公,因玄宗时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卒后追赠秦州都督。画史上称他为“大李将军”。




李思训擅画青绿山水,受展子虔的影响,笔力遒劲。题材上多表现幽居之所。画风精丽严整,以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作山水,细入毫发,独树一帜。在用笔方面,能曲折多变地勾划出丘壑的变化。法度谨严、意境高超、笔力刚劲、色彩繁富,显现出从小青绿到大青绿的山水画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它和同时期兴起的水墨山水画,都为五代和北宋时期的山水画奠定了基础。其作品均散佚。《宣和书谱》记载尚有《山届四皓》、《春山图》、《海天落照图》、《江山渔乐》、《群山茂林》等十七幅,现在仅见《江帆楼阁图》。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绢本 立轴 青绿设色 101.9x54.7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局部)   绢本 立轴 青绿设色 101.9x54.7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昭道

生卒年未详。字希俊,唐代画家。唐朝宗室,彭国公李思训之子,长平王李叔良曾孙。甘肃天水人。曾为太原府仓曹、直集贤院,官至太子中舍人。擅长青绿山水,世称小李将军。兼善鸟兽、楼台、人物,并创海景。画风巧赡精致,虽“豆人寸马”,也画得须眉毕现。由于画面繁复,线条纤细,论者亦有“笔力不及思训”之评。曾作《秦王独猎图》。画有《海岸图》、《摘瓜图》等六件,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明皇幸蜀图》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李昭道

生卒年未详。字希俊,唐代画家。唐朝宗室,彭国公李思训之子,长平王李叔良曾孙。甘肃天水人。曾为太原府仓曹、直集贤院,官至太子中舍人。擅长青绿山水,世称小李将军。兼善鸟兽、楼台、人物,并创海景。画风巧赡精致,虽“豆人寸马”,也画得须眉毕现。由于画面繁复,线条纤细,论者亦有“笔力不及思训”之评。曾作《秦王独猎图》。画有《海岸图》、《摘瓜图》等六件,著录于《宣和画谱》。传世作品有《明皇幸蜀图》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b]

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典型的「青绿山水」作品,画中运用的石青石绿虽经过这么久远的时间,仍然清晰可见。所谓「明皇幸蜀」就是唐明皇在安史之乱的时候,放弃首都长安,迁至四川避难,这幅画就是记录唐玄宗到四川避难途中的情形。画面中绘着壮丽险峻的山川,仔细观察可以看见山下山中有些很小的人骑着马,行经在这蜿蜒崎岖山路间,这些人马就是唐玄宗到四川避难的队伍。画面左边中段的山间,有些用木材搭建的路,这就是古代的「栈道」,那是因为这些悬崖峭壁上没有路可通行而搭建的,所以「栈道」底下是悬空的,十分危险。这幅画兼具着历史及政治意义,因为李昭道将安史之乱的文字历史转化成生动的画面。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绢本 立轴 青绿设色 55.1x81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局部)   绢本 立轴 青绿设色
55.1x81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全国客服 021-3701-3011


    关注 东篱然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