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拆开看  震撼你的视觉神经

 

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俗称“应县木塔...





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外观为五层,实为九层:每两层之间设有一个暗层,这个暗层从外看是装饰性很强的斗拱平座结构,从内看却是坚固刚强的结构层。这座凝聚了古代匠师聪明才智和精湛工艺的木塔历经了千年风雨、多次地震甚至战争炮火的考验,仍屹立至今,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本文来源于国家地理中文网  编撰:张利伟  摄影:张利伟 辛怡  绘图:任超

为何应县木塔能如此坚如磐石?这得从木塔的结构与斗拱的相互作用中去寻找答案。木塔有内外两圈柱网,各层通过柱、梁、斗拱嵌套在一起而形成套筒结构。辽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进一步创新,在结构中大量使用斜撑构件,保证了结构刚性,改变了传统的四边形体系。由柱头枋构成的闭合木框起着圈梁作用,木塔的结构体系有如一个刚性很强的八边形套筒,其中斗拱起着关键的稳定作用。由于斗拱系统本身是由若干小木料即斗、拱等榫接在一起,相当于许多小型的悬臂,它们能够调整倾角、平衡弯矩,因此在受到地震、炮击等异常震动时后,斗拱成为一种阻尼装置,通过斗拱榫卯间的摩擦、错位,可以消耗掉外来的巨大能量,使得木塔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即使在现代,这也是理想的抗震结构。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使应县木塔在受到多次地震甚至炮击之后依然屹立不倒。

应县木塔的斗拱多达54种,但斗拱的变化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根据结构稳定和各层出檐尺度来调整斗拱出跳数与形制变化,如果说应县木塔是一篇惊世乐章,斗拱则无疑是最美妙的音符。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十处斗拱:



1、一层外檐补间铺作:双杪双下昂七铺作,栌斗下用驼峰和蜀柱垫起一足材,耍头层取消,下昂尾过柱中线后被截断。

解析:应县木塔副阶次间与一层、二层的补间铺作都采用了蜀柱,并采用驼峰来稳定蜀柱,使得同一层中补间与柱头铺作高度不同,形成了美妙韵律。除此以外,其它各层亦有补间铺作将驼峰直接垫于栌斗之下,其作用在于扩大栌斗底面,以避免普拍枋和阑额受集中荷载而被压坏。



2、二层平座柱头铺作:外跳出三跳,计心造,第一跳上承重拱、素枋,第二跳上承令拱、素枋,第三跳上承铺版方向前伸出之出头木,与素枋相交,柱中心缝施素枋四重,枋间用散斗垫托。

解析:二、三、四层平座柱头、补间铺作、转角铺作形制基本一致。平座形制的不变化与檐下斗拱形制变化形成了鲜明对比。



3、二层外檐柱头铺作:双杪双下昂七铺作,第一、三跳偷心。第二跳跳头上承重拱素枋,第四跳下昂头上施令拱,再施替木,橑檐枋。衬枋头伸出橑檐枋之外,端部刻成异形拱。里跳第二跳华拱头上无横拱,只承乳栿。

解析:双杪双下昂是现存木结构中等级最高的斗拱形制,继承了早期特征。



4、二层外檐补间铺作:仅自栌斗口出两缝60度斜华拱各两跳,下一跳偷心,上一跳承令拱,两令拱连拱交隐,令拱上部承异形拱式衬枋出头。里转与外跳同,仅无衬枋出头,里外耍头皆未出头。

解析:应县木塔补间铺作中多使用斜华拱,斜拱与立面之夹角分为60度与45度两种,而二层补间铺作是为数不多的呈60度角的例子,主要是因为二斜拱间未使用正身华拱,这是由两柱头铺作之间的空间不足决定的。

5. 二层外檐转角铺作:外跳出角华拱两跳,角昂三跳,里转角华拱两跳。列拱沿八角形柱中线缝过角向外挑出华拱两跳,第一跳华拱与泥道拱出跳相列,第二跳与柱头枋出跳相列。同时在第二跳跳头上正出下昂两跳,昂尾压于草乳栿下。与正出下昂相交的瓜子拱,延伸过角与小拱头分首相列。小拱头承异形拱,第四跳角昂上承相列之两令拱。



解析:转角铺作结构比较复杂,而能够知晓列拱沿八角形柱中线缝过角向外挑出华拱是理解这一结构的关键。以上各层的转角铺作随着出檐缩减而在结构上有所简化。

6、三层外檐柱头铺作:出三跳六铺作,外跳第二跳跳头上承瓜子拱及两重素枋,第三跳跳头上承令拱、替木、橑檐枋,并出批竹昂形耍头。里跳第二跳承乳栿及绞栿令拱,乳栿前伸,端部充当外跳第三跳华拱头。

解析:梁栿参与到斗拱的结构中,有助于提高稳定性。

7、三层外檐补间铺作:三跳六铺作,塔身四正面里外第一跳皆承异形拱,外跳第二跳承瓜子拱,第三跳承令拱,与批竹耍头相交。于正心第二跳出45度斜华拱,两缝各两跳,上承素枋。四斜面与正面稍异,但大略相同。

解析:应县木塔塔身为八边形,只有第三层的四正面与四斜面补间铺作形制不完全相同,在同一层中寻求变化。



8、五层平座柱头铺作:外跳出华拱两跳,第一跳跳头承令拱、素枋,第二跳承铺版方向外伸出之出头木,出头木长加一跳,与素枋相交,里跳为各华拱后尾,第二跳华拱足材,后尾伸至内槽。

解析:五层平座斗拱出跳为两跳五铺作,相对于二、三、四层减小一跳。但平座出跳总宽度并未减小,把最上一层木枋挑出长度增加了一倍,与素枋共同承托平座,承重略显薄弱。

9、五层外檐柱头铺作:于栌斗口内出一与替木尺寸相同的拱,其上实拍一两跳长的华拱,外跳华拱头上承令拱与批竹耍头相交,再上承替木与橑檐枋。

解析:替木与实拍拱的应用,源于第五层塔身出檐减小,而应用这两个构件来调整斗拱出跳尺度。

10、五层外檐转角铺作:外跳出替木及角华拱两跳,沿八边形中线缝过角出华拱长两跳,下垫替木,泥道慢拱过角与华拱出跳相列,华拱跳头上令拱与批竹耍头分首相列。

解析:到达最顶层即第五层,斗拱的形制相对于塔身第一层转角铺作简化明显。





如您有山西风景、人文、历史、美食等相关图片和文章,或者精美散文、旅游评论、旅游理论探索、建设等方面的稿件,请不吝赐稿。

“行走山西”(微信号:xzsxwqm)感谢您的参与。

如果“行走山西”无意中侵犯您的版权或者名誉,请第一时间告之。

邮箱:13934528072@163.com






    关注 行走山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