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致人生】渭滨云水寻墨缘 ——李滨先的学画笔记

 

一意一法。一个意配上一个技巧,要一点一滴去感受。...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订阅哦!


李滨先,别署德文斋主、正安堂主人、育心坊主、镇安、正安、文喻等,师从邹宗绪、王金岭、杜振华。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评论家协会会员、西安市长安文化研究会理事、陕西法官书画摄影研究会副会长。就职于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李滨先书、画、摄影俱佳,为“三栖”艺术家。其书,以金文、章草见长,参己意、得生面,成古雅隽秀风格。其画,从邹宗绪、王金岭先生,入室学习,主攻山水,兼学花鸟,朴茂、清逸之趣浓厚。多次参加省级以上美展并获奖,《陕西画报》、《西安晚报》、《九华山书画报》等报刊曾作专题报道。

而在李滨先书画当中,又尤以水墨山水、鸟兽见长,且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这些素养是如何形成的呢?就让我们看看李滨先的学画笔记。

笔记一:用意简明朴实最重要

不要谋划,想表达的“意”脱口而出,不容思索,那才是最真切的法,所谓“无法而法,至法”。

谋划,只有构思、意境可以谋,其它呢?要随这个意来。像打篮球投篮,一旦进入实战状态,一系列的动作,全凭感觉,只有进球是硬道理,难道还要谋划动作怎么做?管你角度、力度,只有感觉,一种状态下的综合动作。创作,是靠一笔一笔的调整来解决问题的,而每一笔又紧紧扣着意,最后要用效果来说话。

有人认为,画画就是照着老师的画,照着前人的画。错了!绝对不是的,那样根本没有出路。齐白石提出:“删去临摹手一双”!就是不能一辈子拾人牙惠,照着别人的画画。只有从感受出发,回避前人的成果,做出自己独特的表现,才算是在创作状态,才有可能出点有价值的作品。欣赏作品,也必须从这个理念出发。有这个意识,你才能发现谁是创作,谁是临摹,谁有独到之处。
笔记二:多搜集总有抓心窝子的感受

积累多了,大家知道你在瞄准什么,这才是主要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批作品,我后来已基本烧完了,流传出去了一些,很丑的,人家还不愿意扔掉,或许里面还残留一点火花。前些日子,民民(老师的儿子)从原来的房子里找到了一张八十年代画的,一个木墩子上放一把扇子,有一种漫不经心的闲散状态存在。当时没有题款,十有八九感觉不好,但能放到现在,没有被烧掉,可能有一点能打动人处。

齐白石画笆子很有趣,其实画笆子,更有趣的是要你用它去搂素材。看到啥搂啥,在众多素材中,发现点引起共鸣的东西,发现点新意,把它想办法表现出来。

一个人把自己规定为山水画家、人物画家、花鸟画家,没有必要。你仔细想想,过去的大师级画家,但凡能从生活中随便抓住一点,就可以把它升华为艺术,是同时代人无法比的,那才是真画家,并不是我是画什么的,是什么的。林风眠画册里五百多张画,有那么十几张画很精彩,就够了,管他画什么题材呢。

生活中,要老老实实做人,叫入俗。但做学问要出俗。入俗,是和大家沟通,与大家融合,求和谐平安;出俗,是脱俗,是求雅。人云亦云,还做什么学问?
笔记三:仔细观察多实践

不要拿临摹误认为是创作。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创作状态、创作方法,生;画得跟原作一样,必然死路一条。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

把秦岭跑遍了,收获就会有。山沟里阴乎乎的却充满生机,用重墨皴出坡根,再画溪流。看见栏杆,那里的险峻,象要掉下去似的,其实,只要有栏杆,人站在那里,会舒服一些、安全一些。到大自然中去,多感受多观察多揣摩,有所悟才有创作激情。
笔记四:远离庸俗破习惯

要把读者看成是智者,曹雪芹写《红楼梦》,是让观众站在一个高度上去欣赏那故事。至于人们理解多少,无所谓,红楼依然在那儿。

人一辈子得有点想法吧,不能把自己一辈子都贬为一个学生。画虾,把笔洗净,再滚一身墨,画就行了,就这么简单。齐老会,许多人也会,但这是齐老的知识产权。古人画墨竹,用刷子,两边着墨,一刷即可,徐悲鸿也用这个办法。画毛驴,黄胄的,一出手都清楚,你还无休止的画,有意义么?作为学习,够了;作为技艺,够了。习惯性的思维,最可怕。

一意一法。一个意配上一个技巧,要一点一滴去感受。最重要的是要瞄准眼睛看到的,把眼睛一闭,看头脑里加工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出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有一个加工厂加工的过程,不是人家画了什么,自己照画册去描什么。如果画不出一点有感受的东西,就不必勉强去画了。


    关注 天平文化月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