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肉夹馍,总是散发着淡淡的幸福

 

动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朋友看了一眼标题说早上没吃饭看到肉夹馍三个字就饿了而当我看到“肉夹馍”时回想起的不仅是美...





动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朋友看了一眼标题说
早上没吃饭
看到肉夹馍三个字就饿了
而当我看到“肉夹馍”时
回想起的不仅是美味
还有那淡淡的幸福
MEMORY



記憶の肉夾饃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每天下午5点放学路过巷子口的路边摊
总是口水忍不住流了出来
那时候的我认为
幸福就是每天能有一块钱零钱
可以在放学的时候买点小零食吃
卖糖稀的大爷手艺精妙


可以把熬热的糖稀用棍子挑上
然后轻轻地转上那么几圈
糖稀就成了各种形状
孙猴子啊,猪八戒啊
还能做成一种类似口哨的形状
既能吃又能玩
可惜总是含在嘴里没一会儿就化了
记得这个糖当时卖两毛钱
但是带来的快乐可不止两毛钱
走在路转角处,只要不下雨,总是能看到一个奶奶推着小车在那儿。

灶上是一锅煨着的肉羹,旁边的篓子里面放着一张张刚出炉的白吉馍,放学路过的小学生无论买不买都会用很饥饿的眼神盯着看上一阵子,直到转弯看不见了才罢休。
那时候的肉夹馍
算是校门口美食里面最贵的一种了
卖一块钱一份
这样的价格
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一块钱至少可以买五袋辣条
或者六包小包装的干脆面
亦或者两袋牛羊配
童年热爱“牛羊配”
两毛钱的棒冰也能买来一堆
所以通常不会
去花“整一块”买东西吃
但是要是赶上家长来学校接孩子
非要缠住爸妈买上一份不可
如果吃到了就会格外满足

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
家长总会松口买上一份
毕竟不是小零食
这时就会眼巴巴地看着
卖肉夹馍的奶奶
用一个勺子把锅里面的肉舀出来
放在案板上面用刀剁碎
然后取一个白吉馍
用刀把馍的中间划开一个口子
慢慢把切碎的肉羹灌进馍里面
最后用小勺浇上腊汁
完后要用手捏上一下开口处
把多余的腊汁挤出
防止漏出
用纸袋子装上就会递给你




接到手的那一刻总是格外的幸福,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小口,温暖的肉香刺激着味蕾,这时候一般懂事的孩子会在咬过一口之后递给爸妈让父母也咬上一口,当然也有调皮的孩子只是拿着自己吃然后跑远了。而家长一般都会接上一句:这孩子,就会吃这些路边卖的不干不净的,家里做的饭多好?

那时候我们家那里管肉夹馍一律叫“馍夹肉”。话说这“肉夹馍”本身名字起得也不太合理,每次吃的时候我总要问一个千古不变的问题:这明明就是馍里面夹着肉,为啥别的地方叫“肉夹馍”呢?我母亲总是说:这是因为肉夹馍听起来更诱人,让人更想吃,也想看一下肉是怎么夹馍的,结果拿到手就发现被骗了,是“馍夹肉”。



儿时的我总是对这个说辞信以为真,后来长大后我才知道,原来“肉夹馍”的所谓谬误来自于古汉语,因为古人说“肉夹于馍”,但是老百姓不会咬文嚼字,加上陕西人性子急,所以略过“于”字,直接叫成“肉夹馍”了,就这样一直叫到今天,成为了肉夹馍的官方称呼。而在今天,随着“肉夹馍”的名气越来越广,甚至开始出现在国外的街头,并且有个很洋气的名字,叫“中国汉堡包”。



还有一种说法,是我听一位西安朋友说来的,他说叫肉夹馍是因为过去叫“馍夹肉”的时候,陕西话叫“馍夹肉”容易听成“没夹肉”,这怎么能没肉呢,为了怕别人误解,人们便把这种美食改称做“肉夹馍”了。

现在长大了,加上毕业后来到南方工作,这种和父母一起吃“馍夹肉”的机会便几乎没有了。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
只要听到关于肉夹馍的事情
在我的脑海里
就会浮现出一个温暖的傍晚
母亲牵着我的手
在“馍夹肉”的小摊旁边
买“馍夹肉”吃的情景
伸手接过温热的
“馍夹肉”的那一刻
回忆是幸福的...
Note:本文由深圳吃喝玩乐综合整理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个再走嘛~


    关注 深圳吃喝玩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