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强迫性重复:我们最终都活成了父母的样子

 

This,then,isthecompletegame:disappearanceandret...

This ,then,is the complete game: disappearance and return.
          —Freud
这是一个完整的游戏:结束,然后循环往复。
       —弗洛伊德
“好像一种魔咒,也有人把它叫作宿命——因为曾经有过一段残缺的爱,于是一再走到类似残缺的关系里,同时怀着隐秘的、甚至是不自知的愿望:这一次,我要把残缺的部分修好——然后屡屡失败。”




这样的情节在生活中并不罕见:父母一方有过出轨的经历,长大就有了出轨的伴侣;原生家庭中有暴力事件,长大后新建的家庭中也会存在家暴;曾经被父母忽视,后来找的伴侣也忽视自己和孩子。种种创伤会反复重演——尽管每段关系中的对象可能都是不同的。




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样的情景吗?


孩子会把他最喜欢的玩具从小床中扔出去,再哭闹着把玩具要回来,不断重复。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的事之后,会不自觉的反复制造同样的情境,去体验同样的情感。

弗洛伊德认为,孩子把玩具当成了母亲的替代品,去体验失去的感受,通过体验来修复母亲时不时离开所带来的创伤。

在心理学上,这种重复被称之为“强迫性重复”,它是心理学上常见的一个现象,意指我们会不知不觉的,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当中,不断重复我们童年时期印象最深刻的创伤或者创伤发生时的情境。



在我们成年以后,我们的大脑还在帮助我们修复童年的创伤,这种修复过程我们是意识不到的。我们会很容易被某个类型的人吸引,不由自主地与他们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我们成长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的心理特征。

这些人在我们生命中出现时,就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让我们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小时候对自己特别重要,却在父母身上未能得偿所愿的一些心理需求。如果这些人没有出现,我们也会为自己创造这样的情境给我们的自我治愈提供条件。



不幸的是,因为这一切都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我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一次又一次进入重复的无用的模式,我们变得越来越挫败,越来越困惑。

没能得到治愈的童年创伤就像困在我们身体里的小男孩小女孩,绝望的想要被爱、被尊重、被倾听。我们会不断的重复曾经受到伤害的场景,就像每天都在同一条路上被同一个石头绊倒。直到这个模式非常明显,或者有人指出来,或者我们已经彻底厌烦了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摔倒。只有这个模式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才会想要改变。




究竟要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重复”呢?


1.觉察。

当我们回顾自己的家庭图谱(Family Tree)的时候,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过去。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的画出这个图谱,意识到自己的模式。

当我们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去觉察我们的模式,我们会发现这些重复的行为其实是我们的防御体系。这让人非常惊讶并且难以接受,这么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居然是用来保护我们的。

强制性重复保护我们内在的小孩不再感受到被伤害,同时我们内在的小孩把这些感受藏起来从而保护我们。



2.接纳现实。

我们必须成为自己的保护者,这代表着我们要带着觉察、界限和我们已经足够好的信念来走这条路,下一次遇到那个绊倒我们的石头,我们可以绕过去、跨过去或者换一条路走。

我们还必须要接纳那些我们曾经否认的感受,接纳旧的伤口,让它开始愈合。带着好奇心、觉察和勇气,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拥有做出不同选择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把不好的经历全部归罪于命运,殊不知命运就是我们不知不觉间的重复。于是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最终通过他的努力打破了强迫性重复的怪圈,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强迫性重复的特点和要害就是“不自觉”,它隐藏在我们心灵深处,很难看到和把握。因此,打破强迫性重复的方法,就是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模式,把可能导致重复的环节切断;并且勇敢地尝试各种新的、好的体验,以建立良性的强迫性重复机制。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尼采说,成为你自己;


    关注 伐开心APP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