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杯里的教育学: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

 

从学生那里借来两只杯子,一只盛着可乐,另一只盛着雪碧。我拿起自己的杯子,作势要将茶水倒进学生的杯子中。...



从学生那里借来两只杯子,一只盛着可乐,另一只盛着雪碧。我拿起自己的杯子,作势要将茶水倒进学生的杯子中。全班哄堂大笑。

这是我给任何一批新的学生讲教育学方面课程的时候,都要表演一次的“保留节目”。借助这个“保留节目”,我希望他们一开始就重新思考这样三个基本的问题: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教学?教育学方面的几乎任何问题,都是基于这样三个最基本的问题的。如果明白了把茶水分别倒入可乐和雪碧,将会发生什么,我们对这三个基本问题,也就有了全新的理解。从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全新理解再进一步深入思考,那么对教育学的几乎所有问题,也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所以我把这个保留节目,叫做“毁三观”,即要打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重新建构新的。

一、知识观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所谓知识,就是人类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结晶。柏拉图认为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被人们相信的。人们倾向于相信只有书本上所写的或者教师口中所说的,才能满足知识的要求,才能称之为知识;如果学生头脑中也有知识的话,它应该是来自于书本的,或者老师口中的。

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头那个“节目”,如果老师杯子中的茶水被称之为知识,那么学生杯子中的可乐和雪碧算不算知识呢?如果学生杯子中的可乐和雪碧不算知识,问题在于,当教师杯子中的茶水进入学生的杯子,学生拥有的并不会是纯粹的茶水,也不再是可乐或者雪碧,而是有着新的味道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那么,学生杯子里的混合着茶水的新的饮料,还能不能算知识呢?如果学生杯子里的混合着茶水的新的饮料能算知识,那岂不是意味着就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可以拥有不同的知识?如果学生杯子里的混合着茶水的新的饮料不能算知识,那么,岂不意味着学生不可能学到知识?更大的麻烦在于,我们的教师也曾经是学生,不论是坐在教室听他的老师讲课,还是他自己看书,把书本的作者当老师。我们怎么能够保证,我们的老师杯子里盛的,就是纯粹的知识,而不是各种“饮料”的混合品?那么,是学生杯子里的知识更重要更正确,还是老师的杯子里的知识更重要更正确,或者是老师的老师的杯子里的知识更重要更正确?老师的老师也曾经是学生,老师的老师还有老师。一直这样追问下去,那就势必得出一个结论,即最早的老师的知识最重要,也最正确。在中国,我们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一直是把至圣先师,即最伟大的老师孔子的知识当作最重要最正确的知识,当然也把孔子的知识的来源,即所谓六经当作最重要最正确的知识。在西方,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最重要最正确的知识,则是《圣经》。

传统知识观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有它的历史合理性,因为传统社会几千年没有发生过多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里所说的那样,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孩子,然后孩子再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孩子,周而复始。既然后辈的生活与祖辈没什么大的不同,那么祖辈积累的知识,当然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在当代,这样的知识观肯定存在问题。因为人类社会最近一百多年发生的剧烈变化,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变化程度;人类社会在过去十几年发生的巨大进步,又超越了过去一百年变化的总和。人类社会正在以极高的加速度向前飞奔。知识形成于过去,而我们的学生则要生活于未来。未来怎么生活,单靠过去的知识是不够的。我们的学生必须适应未来的生活,并且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什么知识最重要?

苏格拉底的回答是美德。因为对于那个几千年没有多大变化的社会来说,美德已经足够了。美德知识来自于过去,并且适用于未来。美德知识的权威是圣人。

斯宾塞的回答是科学,科学来自于过去,并且适用于未来,它的权威是科学家。教科书和教师是科学家的代言人。

杜威的回答则是经验。经验的权威是个体自己。经验来自于过去,并且能够不断生长以适应未来。杜威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明白,在越来越日新月异的社会里,我们的教育自身是不能为学生的未来做准备的,我们必须让学生拥有适应和创造未来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不能是只会读书或听课的能力,而必须是在自己过去的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经验的能力。所以在杜威那里,最重要的知识,不是来自于老师的杯子,而是学生的杯子。当老师杯子里的饮料倒入到学生的杯子里的时候,那个混合了的新的饮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饮料——经验,或者也可以叫做知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杜威在第一个在教育史上提出了颠覆性的教育观念: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教育即经验的生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知识的创造并不难。只要我们愿意承认,学生杯子里原来的饮料也是知识,加入老师杯子里的饮料之后那种混合的饮料,也是知识。那么,当一个教师在课堂讲授一种新的知识的时候,他的班上每个同学都将拥有一种与别人不尽相同的知识。每一个人每天都在“创造知识”。只不过有的人创造的有价值,有的没有价值,有的价值大,有的价值小。至于如何判断创造的知识的价值的有无与大小,我们后面再谈。

二、学习观

当我们承认了学生杯子里新旧饮料的知识地位,我们就会更加理解什么是学习。建构主义认为,一切学习都建立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换句话说,学生到课堂上来,如果他的脑袋是一个杯子的话,那绝对不会是一个空杯子,他也不可能在上课前将杯子里的东西倒掉来听老师讲课。他只能用自己盛着饮料的杯子,从老师那里获得新的饮料。他杯子里的旧饮料,将会是他吸收新饮料的基础。新旧两种饮料混合后发生的化学反应越强烈,他拥有的新知识的个性色彩也就越浓。

知识的这种浓郁的个性化色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孕育着创新的机会,另一方面,它可能破坏社会共识的形成。所以学习如果只是学生拿着自己盛有饮料的杯子,从老师那里单向的接受新的饮料,从而形成新的饮料,那么不同的学生的杯子中的饮料——知识,将会千差万别。学生的知识和观点千人一面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学生的知识和观点千人千面,差异巨大,也同样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就必须拥有一定的社会共识。怎样才能形成社会共识?只有一个可靠的途径,那就是对话。回答文章开头那个节目,我们不能满足于把教师的饮料倒入学生的杯子,我们需要全班一起互相分享彼此杯子里的饮料,让每一个人的杯子里尽可能的盛上自己喜欢的别人的饮料。当我们大家充分这样交流以后,那么全班师生杯子里的饮料的味道,就会比较接近,尽管仍然有所不同。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交流和对话,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根据和理由。

除了与教师对话,与同学们对话,我们还可以和更多的书本对话,和自然对话,和社会实践对话,以及,与我们自己对话。对话越多,我们的知识也就越丰富,越全面,越中肯。但无论如何对话,我们都要非常重视自己杯子里原有的知识,不要轻易放弃,除非对话给我们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学会坚持,我们就不会像掰包谷的猢狲,掰一个扔一个;学会对话,我们就避免了寡闻和偏执。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强调了对话和交流的重要性。

三、教学观

所以,教学绝对不是把教师杯子里的饮料倒入学生的杯子里面这样简单。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要知道学生来到课堂,他不是带着一只空杯子,而是一只盛了一定饮料的杯子。至于每个人的杯子里盛着什么,我们是不可能全知道的。所谓备课要备学生,从这个角度看,很多时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知道他的杯子里盛着什么,你最好在课堂上给他机会,让他把自己饮料分享给大家。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学生杯子里的,至少和我们自己杯子里的同样重要。尽管我们的杯子里的可能会更“科学”,更接近于事物的真相,但是学生将来是要靠他自己的杯子里的东西生活的。对任何一个人而言,他要成功地做好一件事情,只能是靠经验,而不是靠知识。知识的作用在于发展经验。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影响他的杯子,而不是否定他的杯子里原有的东西。我们还要认识到,也许在学生的杯子里,蕴含着也许比我们的杯子里的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只是有待于发现和发展。对于什么是科学,我们要怀有足够谦卑的态度,不要假装我们知道的就是完全正确的。更何况,一切教学的知识,其实都是关于过去的知识,而学生将会是生活在未来的人。我们要教会他们的,是如何结合人类已有的知识,去面对未来的变化了的世界。那么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让他们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来面对正在变化的世界。在了解人类过去的知识方面,我们相比学生拥有很大优势,但是在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来面对正在变化的世界方面,我们与学生是完全平等的。而在面向未来生活方面,我们与学生的比赛,他们赢定了,因为时间在他们一边。

所以,归根结底,教学不能是一味灌输,而是彼此的对话和分享。让我们彼此从别人的杯子里分享饮料吧,我们将学会共同面对我们无法预测的未来。


    关注 茶杯里的教育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