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讹人案反转

 

视频时长约80分钟,建议WiFi下观看  场总是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但却未必提升了人们的认知。当人们抱着固有...



视频时长约80分钟,建议WiFi下观看



场总是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但却未必提升了人们的认知。当人们抱着固有的“追求物质财富与道德相抵触”的传统思维,就会选择性地制造、相信那些“道德滑坡”的传说,并以道德理由呼吁反市场的干预,那才会真的降低道德水准。

作者:凌书岩

轰动全国的淮南师范学院女生扶老人事件,淮南警方通报称,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触,女大学生承担主要责任,老人承担次要责任。而微博上也在转一个消息:6年后,南京彭宇也承认,当时的确和老人相撞了。

当年彭宇案刚发生时,受媒体影响,无数人都接受了“彭宇好心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的结论,而老太太的赌咒发誓很少被媒体报道,即便被报道了,也被很多人看作“坏老人”的抵赖。但是媒体为何会有这种倾向?其实媒体也是迎合读者“中国人的道德大滑坡”的先入之见。

在所有类似案件中,存在两种可能。一是老人自己摔倒,反诬恩人(可能因为坏,也可能因为记忆失真);二是确实是年轻人撞了老人,为了推卸责任而抵赖。为何大众更倾向于相信前者?那是因为前者道德上更值得谴责,符合“道德滑坡”的习见。为什么“道德滑坡”会成为习见?市场经济嘛,大家都追求物质嘛,有钱没道德嘛。

其实,类似的“道德滑坡”论,1980年代以及1990年代初期,人们讨论得更为热烈。习惯了计划经济下的评判标准的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搞市场经济一定会带来道德大滑坡。长期的计划经济下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把追求物质享受和道德对立起来。

但他们不明白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自愿交易的经济,是双赢,这样的规则其实是大幅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的。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更有资源去帮助别人。

经济学家张维迎曾经说:“勤劳致富是中国人的传统,人民公社化之后,勤劳就不可能致富了,所以大家变得懒惰了,但这是一个演化的过程。在我小的时候,老农民还是比较勤劳的,年轻农民就耍奸。为什么?老农民在1949年之前养成的工作习惯不是一下子能改变的,他种地还比较认真,年轻人就不会,他父母也不会教他认真。当我准备上大学的时候,就是1970年代末期,老农民已经变懒了。为什么?一个是原来的老农民有一部分死了,还有一部分随着时间推移,他看别人都耍奸,他也慢慢学着耍奸了。所以这个制度就会这么去演进。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民很快就变得勤快了。”

张维迎的话很好地说明了,改革如何让人们的道德水平上升。所以不奇怪,尽管1990年代初期人们都在说“道德滑坡”,但到了1990年代末以后,这个论调突然就消失了。但是随着后来有一段时间改革停滞,这个论调又有小小的复活。

老人讹人案有没有?肯定有。但那不是市场经济的错。任何时代都可能存在老人讹人案,但也存在撞人者抵赖。但“道德滑坡”更容易发生在什么样的博弈规则下?

市场总是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但却未必提升了人们的认知。当人们抱着固有的“追求物质财富与道德相抵触”的传统思维,就会选择性地制造、相信那些“道德滑坡”的传说,并以道德理由呼吁反市场的干预,那才会真的降低道德水准。


    关注 毓秀英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