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你什么事

 

对围观群众进行“关你屁事”式的说教,其核心根本不是判断人们是否卷入了事件,而是一种道德上的自我感动。换而言之,这句嘲讽不是一个理由,也不是一个判断,而是让自己感觉良好,拒绝进一步讨论的一种手段...



每当一个公共话题出现时,最具有逼格的态度不是确定真伪,不是分析事件,而是对围观群众说一句“关你什么事”,这句所体现的置身事外的超脱让“多管闲事”的围观群众羞愧难当。毫不夸张的说,熟练地掌握了这句话,能让你在几乎所有事件的讨论中处在逼格界的珠穆朗玛峰。

那么,什么情况才能算是与我相关呢?邻居家着火应该算得上,因为我家会被波及;市区限号应该算得上,因为我有辆车;  中国物品涨价应该算得上,因为我现在生活在这里;可是,我的邻居家着火对于另一个小区的人呢?市区限号对于没有车的人呢?中国物品涨价对于另一个国家的人呢?是否全部就变成了无关?倘若,我的邻居家着火可能会造成交通瘫痪,没有车的人也有买车的打算,另一个国家正是中国的贸易伙伴,是否全部又变成了有关?

经济学和社会学不断告诉我们,严格判断一件事情是否与自己有关是很困难的。除此之外,有些人还持有一种非常简单的逻辑:关注那些事情,你成绩能得A吗?你工作会出色吗?你生活会变好吗?钱能挣到更多吗?如果没有,那么请果断放弃你的无效关注。这种逻辑其实就是,对看似无法获益的事情都要保持距离。

如果真的按照这种观点,那么,从来不坐飞机的人不应该关注马航失事,一辈子身在中国的人不应该关注美国的大选,甚至,我们不应该关注奥运会,因为中国能获得多少奖牌不会让你成绩得A,不会让你工作更加出色,也不会让你挣到更多的钱。同时,自然灾害,恐怖主义,甚至是杨叫兽的电击疗法等悲剧发生,关注这些事情同样不会让你工作更加出色,不会让你挣到更多的钱,但其中却很少听到有人说关你屁事,因为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会被当作冷漠而受到指责。

我们可以发现,对围观群众进行“关你屁事”式的说教,其核心根本不是判断人们是否卷入了事件,而是一种道德上的自我感动。换而言之,这句嘲讽不是一个理由,也不是一个判断,而是让自己感觉良好,拒绝进一步讨论的一种手段。

实际上,我们关注、评价、讨论一件事情并非出于“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动机,而是试图从别人的经历故事中获得间接经验。明星离婚了,明星吸毒了,明星又结婚了,明星又tm离婚了,明星因为抑郁症去世了......看起来是在讨论明星,实际上是在讨论自己,至少,明星效应使得很多被忽视的问题得到大众的关注,比如离婚的财产问题,吸毒的严重后果,对抑郁症人群的误解。这里面可能会有谣言,会有人身攻击,会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爆料,但这都不能否认关注和评价本身的价值。

经常使用“关你屁事”来嘲讽围观群众的人不仅单方面地判断事情是否与你相关,而且也从不期待从中获得任何收益。或许,保证姿态的高度远比从中获得价值要重要的多,因为前者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而后者容易引起口水。更重要的是,从事件中汲取养分是一件需要能力的事情。

香港的《锵锵三人行》可能是国内我最喜欢的节目,主持人一本正经的假装猥琐,嘉宾们嘻嘻哈哈式的坐而论道,从明星八卦到国家政策再到国际局势,什么话题都能聊半个小时。看起来非常直观甚至称得上无聊的事件却在他们的口中拥有了新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让人感到获益匪浅而又意犹未尽。它们或许用17年的播出记录证明了,没有无聊的话题,只有无趣的解读。他们同样也讨论王宝强离婚,讨论曹云金郭德纲,讨论美国大选。

掩盖自己的无能的方式之一就是对自己无力思考的事情假装出一副毫无兴趣的样子,因为不能思考,所以假装不想思考。从管理,法律,政治,传播甚至心理,哲学的角度来解读一件事情对这些人来说遥不可及,倘若有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加以分析,他们也只要轻飘飘的一句“关你什么事”就可以树立两种形象,一端是所有参与者,他们都是对自己生活三心二意,对他人生活评头论足的Big Mouth,一端则是暗暗的赞赏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扑在学习上,扑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上的专心致志。

我真心敬佩那些一心读书健身去旅行的人。但同时也发现,真正在专心于提升自己的贤者,在别人关注,评价,讨论一件事情时,也不会嘲讽别人说“关你什么事”,他们经常说的是,“关我什么事”.

题图:Marcel van Balken

假装思考

假装思考的乐趣作为报酬早已经获得
我写的每一个字
被称赞,或被诋毁
被喜欢,或被厌恶
我都应该淡然处之


    关注 假装思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