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申请季:杜克的浦安琪

 

又到一年申请季,回顾2015季高中生的采访篇,再现他们的心路历程,文书故事,申请结果,希望给2016申请季的学生和家长启发和帮助。...



又到一年申请季,回顾2015季高中生的采访篇,再现他们的心路历程,文书故事,申请结果,希望给2016申请季的学生和家长启发和帮助。



右一: 浦安琪

前言
2016年1月6日5点,晨起,收拾,化妆,南京出发。9点,做客无锡教育电视台访谈。12点,江苏省天一中学采访2016年ED、EA的五位同学。途中,一杯星巴克裹腹。

无锡教育电视台的美女主持问我“你还在继续采访,写《听说》2,什么时候出版”,“我写一篇,在微信公众号发表一篇,没有考虑出版《听说》2”,这是我的回答,可以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再多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幸福的,很幸运,我的读者们给了我这份幸福。

 ◆杜克的浦安琪

 中午12点,走进江苏省天一中学国际部,五位同学已经就坐。“我寄给你们的《听说》收到了吗?”开始套套近乎。“收到了,谢谢黎老师。”五位同学挺开心的回答。

  

   “我知道你们只有1小时的时间,是我一个一个同学采访?还是同样的问题,你们一轮一轮的回答?”

  “同样的问题,我们一轮一轮的回答。”我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小姑娘就给大家做了决定。

  “好啊,那第一个问题就从你开始吧。”

    坐在对面的小姑娘是浦安琪,今年ED杜克大学。

  “什么时候有出国读书的想法?”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

  “小学的时候。”

  “小学,为什么这么小的时候就有出国读书的想法?”

  “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容许,加上父母对我的教育非常开明。”

  小伙伴们都笑了,我也忍不住跟着笑,第一个问题就笑场了,气氛开始灵动起来。

  “为什么选择ED杜克大学?”这是我的第二个问题。

  “因为高兴。”浦安琪回答。

    再次笑场,“你的高中三年如何安排的?”这是我的第三个问题,看看还有什么笑果。

    “高中三年,我是跟着学校的节奏走的。高一的时候,参加了辩论社做志愿者;高二的时候开始标化考试,还获得了美国数学建模比赛团体奖(HIMC);高三开始申请。”开启中规中矩的模式。

  “方便说说你的标化成绩吗?”

  “托福100+,SAT2200+,只考一次。SAT2的数理化,790,800,800。还有第一次参加ACT考试,获得34分。”

  “你的文书故事是什么?”

  “我个人关于性别的思考。”(考虑到各种原因,这里省去N字,很感触浦安琪的这篇文书故事和思考)

  “你即将去美国读书,对未来的恐惧时什么?”

  “未来是不可知的,我没有恐惧。”

  “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谢谢你们给了我自由。”

  “想对四年后的自己说什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你念念什么?回响会是什么?”真心是不怕重回笑场的提问啊。

  “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啊。”

    学生上课后,天一中学国际部的校内升学老师们陪着我在学校边走边聊。“天一中学所有的学生都是住校,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所以对学生非常了解。”升学老师们说起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爱好,兴趣,甚至童年趣事,成长环境都是津津乐道,对,就是津津乐道,如同我身边很多高中生的妈妈在说自家的孩子。

  “浦安琪的校内成绩,兴趣爱好,性格如何?”我问

“浦安琪同学的成绩从高一进入国际部至今都非常优秀。但是成绩优秀并不是她最大的特色,她和班级的几个辩论爱好者,在别人上花大量时间准备标化考试的时候,他们依然抽空辗转各地参加比赛。辩论给她带来的不仅是获奖,更多是个人的成长。在国际部,“才女”浦安琪同学的博闻强识是远近有名的,她看书的数量、种类,思考的深度远超过一般高中生;而这些思考的感想给文书写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

  “浦安琪说她选择大学不看排名,就是因为高兴谁谁谁。你们作为校内升学老师,会看重排名吗?”

  “排名会看的,不是唯一标准。更多看学生和大学的匹配度,为学生未来考虑得更多一些。作为校内升学老师,我们的工作也承载着学生对母校的回忆。每次看到学生返校,看到他们在美国适应得很好,我们就很有成就感。为学生综合考虑,选择匹配度高的大学,是我们首先考虑的。”

  

     “作为校内升学老师,有委屈的时候吗?”很难得,我也会问这么贴心的问题。

  老师们笑了笑,说:“偶尔有的。有时候是家长的不理解吧。比如孩子对于人文感兴趣,家长非要孩子学习商科;还有家长看朋友的孩子录取了什么校,就觉得自己孩子也要申请这个学校,虽然这个学校不适合这个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只能加强沟通。”

2016申请季:芝加哥爸爸“很多事情都是命运的安排”

2016申请季: 石逸心“蓝色的康奈尔”

2016申请季:听被牛津、斯坦福等四所牛校录取的陈昔诺说
黎 铭





      她是一位“敏于行”的“教育传道士”。2014年,作为主编出版《南外大家说》,带领家长们采访南外46名学子和校友,记录、传播和分享南外这座全国顶尖外国语中学学子的成长故事。随同新书宣传,她举办了若干场专题讲座,从不同主题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而该书的版税,她全部捐赠给了爱心机构。 

      她是一位“擅于听”的“教育哥伦布”。对教育探究的热情让她乐此不疲,她和团队历时一年多,在亚欧美三大洲,实地探访了国内5所顶尖高中,中英美24所世界一流大学,真实记录了中国高中生、清北大学生、英美留学生99人,写就《听说》一书,成为家长信赖的朋友。
叶凤珍



       资深媒体人,新晋教育爱好者,喜欢接触有意思的人,接受新鲜的信息,做有价值的事,希望和大家交流,也为自己的孩子教育探索出一条合适的路。


关于《听说》



      黎铭实地探访国内5所顶尖高中,中英美24所世界一流大学,真实记录中国高中生、清北大学生、英美留学生99人,写就留学书籍《听说》。


    关注 tingshuo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