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天才李谢茨基,青春从不随波逐流

 

目前,钢琴家李谢茨基与潘德雷茨基、华沙交响乐团正在中国巡演(截至11月8日)...



昨日,年轻的钢琴家杨·李谢茨基与作曲家、指挥家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波兰华沙交响乐团结束了在北京中山音乐堂的“波兰华沙交响乐团音乐会”。之后他将继续在武汉、长沙、上海与波兰华沙交响乐团进行中国巡演。

杨·李谢茨基(Jan Lisiecki)作为一个年轻钢琴家,在演奏和为人方面具有鲜明的反差。他的琴声含蓄隽永,可能与其核心曲目(巴赫、莫扎特、肖邦)有关;和人对话的时候却思维敏捷,直言不讳,从不随波逐流。



李谢茨基录制的莫扎特第21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在乎乐评从不喜欢比赛

去年10月肖邦钢琴大赛期间,李谢茨基做客华沙直播间,主持人问:“你向来不喜欢比赛,怎么会来这里?”“每个人在这里看到我都很奇怪,哈哈。比赛要求选手把准确放在第一位,让人紧张,这与把音乐演奏得优美非常不同。我出现于此,只是与华沙爱乐排练,准备赴德巡演。”

主持人接着问:“你如何看待音乐会评论?有些年轻音乐家据说从来不看。”“才不是呢,反正我肯定看,从社交媒体上,或者有人发给我。我的反应基本是三种,大笑、深思或微笑。另外,我觉得评论应该帮助人们走进音乐厅而平衡其观点,试想,如果音乐会常常一无是处,没人会买票。”

“你觉得社交媒体对音乐事业是什么作用?”“这个因人而异吧,音乐家可以通过它表达观点,但是音乐不会依赖社交媒体。总之,音乐家和听众之间不该有一堵看不见的墙。”

“如果你可以选择与一位故去的钢琴家同台演奏,会是谁呢?”“我想是莫扎特吧,我不会和他探讨音乐,只想和他一起演奏,因为他是个好玩的人。”

这就是李谢茨基,一个迄今为止发展顺利、头脑活跃的钢琴天才,只跟着自己的感觉迎接挑战。

一切从肖邦开始

目前,李谢茨基与潘德雷茨基、华沙交响乐团在中国巡演(截至11月8日),正式曲目为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他十三四岁时在华沙的肖邦协奏曲现场录音就是与该团合作,2010年肖邦诞辰200周年由肖邦协会发行。

正是这张唱片记录的舞台瞬间为李谢茨基铺垫了星光大道。当年元旦开启的纪念活动亦由这位少年在作曲家的出生地热拉左瓦沃拉拉开序幕。




以上图片摘自李谢茨基Facebook。第一张与著名作曲家、指挥潘德雷茨基在排练,第二张游览故宫。



李谢茨基1995年3月23日出生在加拿大卡尔加里,父母是来自波兰波兹南地区格但斯克的移民。李谢茨基5岁学琴,9岁登台,现在是DG的专属艺术家,已发行三张专辑。第一张是莫扎特《第20、21号钢琴协奏曲》,第二张是肖邦《练习曲》全集,第三张是舒曼《钢琴协奏曲》等。

在即将发行的新版肖邦全集中,李谢茨基首次为DG演绎了肖邦钢琴协奏曲之外的钢琴与乐队作品,包括改编自莫扎特歌剧《唐·乔万尼》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的变奏曲、《波兰旋律幻想曲》、《克拉科夫音乐会回旋曲》和《自然的行板与辉煌的波兰舞曲》。

李谢茨基首次为DG录制肖邦钢琴协奏曲之外的钢琴与乐队作品

没有巴赫就没有肖邦





李谢茨基与肖邦的渊源始于7岁时,他的老师拿出了一些技巧性的练习曲,但小家伙回答说这些曲子毫无音乐性,于是换成了肖邦著名的“告别”练习曲。因为谱子是一份绿皮的影印件,故此这首练习曲被李谢茨基成为“绿色”练习曲。

在13岁之前,他已经掌握了肖邦的两首协奏曲,“当我能在半夜弹奏它们时,感觉非常舒适,每个音符似乎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他很喜欢引用肖邦的话作为个人演奏作曲家作品的指南:“每个音符都必须歌唱;演奏的整体目标是简约。”

这也是李谢茨基热爱肖邦的地方,纯洁,优美。对于流传甚广的“革命”练习曲,李谢茨基并不认为与“革命”的激烈有任何联系,他反倒觉得“是一种语言无法表达的痛苦——反对、愤怒,好像抛出一个问题——我怎么能与之妥协呢?”

尽管如此,李谢茨基并没有把肖邦作品设想成一个个故事,从唱片的呈现来说,他的肖邦除了纯熟的技术、清晰的发音,完全发自直觉,朴素地近乎一瓶矿泉水。

李谢茨基也说,鲜明的调性、巧妙的结构是肖邦与巴赫的共通之处,没有巴赫就不会有肖邦。

今年一月份发行的舒曼专辑,是另一张体现李谢茨基个性的唱片,就像这首《梦幻曲》,李谢茨基对弹性速度的运用令人陶醉和激动。



据悉,李谢茨基的新专辑将于明年三月发行,与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演奏肖邦作品。

聆听李谢茨基的音乐会,会让人感叹年轻。真的是太年轻了,连李谢茨基本人都不确定会不会弹一辈子钢琴。可是,这种放松特别可贵,这才是潜力。


    关注 环球音乐古典及爵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