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动静 徐琳:现实版的律政俏佳人

 

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平衡与和谐,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靠每一个人实实在在的努力和付出。...





她温婉可人,却在捍卫当事人合法权益上铿锵有力;她纤美柔弱,却在匡扶社会正义上不让须眉。她业务精湛,执业为民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她逻辑缜密,抗辩意识思维敏捷言语犀利。她,无时不在用女性特有的魅力,诠释着当代中国青年女律师的美丽风采。她,就是研习社采访的唯一一位女律师,徐琳。

初次与徐琳律师见面,我深深地被她的“律政佳人”气质所吸引,职业套装、精致妆容,书香温婉中凝透着坚毅与执着,纵观全局的谈吐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更让我对这位女律师肃然起敬。

徐琳,经济法学硕士,知识产权规划师特邀培训讲师,曾为北京市电视台、华联商厦、民海生物、盘龙云海药业、中能华辰集团等百余家企事业集团提供法律顾问、诉讼维权服务,在省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2011年,曾为“中国知识产权四季拍卖会(2011年.冬季)提供全程法律顾问服务;2014年,曾参与中国知识产权白皮书的编撰工作。

提到律师这个行业,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港片中戴着假发穿着律师袍的律师们在法庭上慷慨激昂满场踱步的情景,港片的这些片段在大陆法庭上能情景再现吗?律师是怎样炼成的?律师究竟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今天,带着所有对律师行业的陌生及好奇,让我们共同走近律师的生活,了解这个精英行业的修炼之路。

律师离我们有多远

采访徐琳之前,没跟律师打过交道。只从电影电视剧里观察体会过这个行业的职业角色,比如港剧《法网狙击》、《法外风云》、英剧《皇家律师》,以及国内前两年的《离婚律师》、《何以笙箫默》等等。

  现实中的律师是电视上演的这样吗?

首先,我先评述一下港剧,港片中律师慷慨激昂、满场踱步的情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法庭上是不会出现的,究其原因,是香港和大陆地区的法系不同。香港属于英美法系,大陆属于大陆法系,大陆法系的诉讼形式是纠问式,法官在法庭审判中起主导作用;英美法系是抗辩式,在审判中法官处于一种次要地位,控辩双方的法庭辩论和交替询问证人起主导作用。法系不同,法庭审理的情境会完全不同。

其次,评述一下国产电视剧。国内的《何以笙箫默》电视剧在法律术语方面相对比较专业,《离婚律师》电视剧在法律术语、律师执业词汇上还需要精进。虽说拍电视剧是给普通老百姓看的,但这中间不乏有法律从业者,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其实也是一种普法的方式,需要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把关,这是对观众的负责、对社会的负责,同时也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
律师是怎样炼成的?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

我先讲讲怎么才能成为一名律师。四点:具备大学本科学历,通过司法考试,在律所实习满一年,通过律师协会的考试或面试,之后才能取得律师证,而取得律师证,仅仅是律师执业的第一步。“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只有10%的通关率,但是通过司法考试,仅仅是取得律师执业的敲门砖。

律师行业是精英行业,并非所有通过司考的人都适合做律师。一是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具备法律思维,在杂乱的事实关系中运用法律思维理清法律关系;三是具备抗辩思维,尤其是在法庭辩论的阶段,需要有敏捷的思维和抗辩能力。第四,必须具备专业能力。通过司考只是步入律师职业的门槛,并非专业的象征,真正的经验是需要在大量的诉讼和非诉实务中逐步积累的。任何律师都没有捷径可走。
大学是培养能力的地方

  律师的基本素养如何培养?“基础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基础的律师实务操作能力,都是可以在大学期间练就和积累的,不要等到走出校园再去思考职业规划,机会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谈到律师基本能力的培养,不得不剧透一下徐琳律师精彩的大学生活了。

刚升入大一的徐琳,一路当选班级的团支书、新生校区法学系团总支副书记,法学会分会会长。年终专业课成绩是全年级总分第一名。大二时当选法学院团委副书记,连任到毕业;大四时以现场投票最高票当选校级十佳大学生,还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演讲活动,并多次获奖,多次接受电视台的采访和直播节目的录制。大学四年,徐琳的专业课成绩名列前茅,顺利地保送了研究生。


研究生时期的徐琳和室友们
在采访期间,徐琳非常感谢母校的培养,感谢各位尊师的谆谆教诲。大三下学期,在恩师施怀谨教授的引荐下,徐琳到律师事务所实习,开启了律师事业的第一步。“律所的实操业务与理论有很大的区别,初步法律思维的培养就是在那个时候练就的,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这个平台上,徐琳获得了很大的成长。她再三提到,如果想做执业律师,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是最好的培养能力的时期,尤其是研究生,切莫等到毕业后再积累实务能力。


徐琳和两位恩师
很多“老律师”说做律师很难,是真的吗?



很多人考过了司法考试却不敢从事这个行业,是因为身边的“过来人”告诉他律师很难做,刚拿到执业证的律师,由于没有执业经验,没有案源,只能从助理做起,一点一点地去积累,收入并不多,而且要至少坚持2-3年,这个时间段对每个律师来说是最艰难的时期。这也是很多人不敢踏入这个行业的原因。在这里想引用一位老前辈的话来鼓励正在踏入或想踏入律师行业的新生力量,“我们从来就不需要用他人的成功来定义自己的成长,不活在那些律师前辈们的阴影里,挖掘出自己的力量,你会发现,你真的比想象的更强大”。

这个行业会有行业瓶颈吗?

传统律师事务所需要突破的行业瓶颈,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是专业度的深化。目前律师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如同医院的科室一样,律师在专业细化的同时,需要对该领域进行专业深化,原来的“万金油”律师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很多传统律所由于业务量、律师执业人员不足,在专业细化方面会受限,因此在专业度的深化方面存在瓶颈。二是团队协作。传统律所很多律师的执业都是“单兵作战”,缺少团队协作,单一律师,单一业务领域,单一思维模式,很难做到专业;既做案子又做顾问,经常顾此失彼。很多传统所由于业务量、律师执业人员不足,在团队协作方面存在瓶颈。

  列举两个比较有成就感的诉讼案件吧?有成就感的案子有很多。例如“盘龙云海”的商标行政诉讼案,在商评委评审阶段已经被判“死刑”,我们通过行政诉讼取得知识产权法院的胜诉判决,非常有成就感。另外,在去年代理的一系列专利侵权案件中,我们作为被告,在对方的专利评价报告非常稳定的情况下,将对方的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起专利无效,经过我们多方面的搜索在先文献及公开资料,最终在一个网站上的一个业务人员的个人网络空间中找到相关证据,并成功无效了涉案专利,最终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求。在胜诉几率很低的情况下还能够胜诉,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职业的未来怎么打算?希望能够立足于行业,除了自己所擅长的知识产权领域外,在企业法律顾问服务及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构建领域有所突破。对于企业而言,法律风险防范最主要的工作是事前预警,而不是“事后灭火”。对于法律风险管理工作而言,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事前控制就是构建企业自身的免疫系统,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于未然。未来的法律服务模式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需要律师中坚力量不断改进,促进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律师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多做一个案子,多帮当事人解决了一个纠纷,也就为社会的安定团结多尽了一份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平衡与和谐,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靠每一个人实实在在的努力和付出。尤其对于律师而言,以法律为准绳,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更应当在职责范围之内多做一些事情。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期望更多的青年律师,着眼于行业,共同为律师行业的精进化、分工化、协作化建设而努力。





    关注 青年研习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