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文艺僧生涯感悟

 

一个恍惚把“收藏”看成了“康德”,却想“到底有多爱,才会把康德写成一首歌​”。...



FM的歌单里有一首是,刚刚一个恍惚把“收藏”看成了“康德”,默默感慨了一句“到底有多爱,才会把康德写成一首歌”。

看到时间才发现原来开学已经两个月了,从夏日也将要到立冬,看惯了姑娘的脚踝与腰肢,也要经受飒飒秋风的爽冽。



曾幼稚地认为文艺学应该会很好学,现在才发现从城外到城里需要越过一个个鸿沟,才能从红尘之大俗走向形而上的世界。经常后悔大学为了混学分,没有选修西方文论;也会后悔,在夏日午后睡过去的文艺理论课。当初从未想过会学这专业,只是因为一个很敬佩很喜欢的老师在研究生阶段读的是文艺学专业,想变得和他一样厉害啊,才又一次地选择了自己的短板。现在还会想,如果跟着Y老师读研,一个把“感化”读成“港化”,把“她字”读成“她纸儿”的东北腔老师,会是怎样一种体验? 现在我导也是一个超帅的男神,目前也以满满满满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我(捂脸)。

原谅我的短浅,我从未想过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世界由什么组成,何时又会分崩离析?作为从小接受传统道德和我党滋润下的五好少年,想过做社会的一颗螺丝钉,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不添乱,做贡献。至今已是二十年华,读了一个还可以的大学和专业,对未来和社会充满乐观和信心,我也只是一个不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尽管曾思考过历史书背后的“历史”,思考过社会阶段如果没有前进到这一步会怎样,但也不会想到乌合之众、群氓、娱乐至死这些概念,也不会知道国家是在一定领域内具有合法使用暴力的权利的。尽管读过鲁郭茅巴老曹,也爱张爱玲、贾平凹,阅览文学文本不算少,我也没有想过新批评主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也没想过读者接受等分析方法。尽管苦学十几年英语,我也不能第一时间看懂那一本本英文译著和老师下发的文论篇章,即使一个词
一个词的看明白了,依然译不出其中的意韵。

原先对于古希腊的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仅仅以为是历史课本上的历史,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一种古老的传承,对黑格尔、康德、马克思、德里达、福柯这些名字也是敬而远之,认为刘勰、陆机、司空图的文论他们都已经是过去式。他们对于城外的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现在他们都成了我学业路上的“同路人”。



阅读书目越来越多,越来越艰涩,对自己也越来越没有信心。不过回过头来看看那些当初自以为极佳的论文,觉得及其幼稚,仅有一些可取之处。权当安慰自己:越是难爬的山,风景越是美好。也有一些小小的期待:未来的我,不负众人,学有所成。

最近的目标呢,就是“赶紧过有暖气的生活!”


    关注 张三有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