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应该是最高的山

 

我以前在德国的时候,老师讲德国古典哲学,就连讲席勒的时候,一学期也就讲那么几段,一次课可能就几句话,都是老师讲几句,我们在下面发言、提问、讨论。——喵老师...





者按:喵老师是慧田微课堂特邀讲师,武汉大学博士,留德两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和美学。昨晚(4月16日)是瞄老师第4期在微课堂授课,本文来自课堂上的精彩互动节选及第5期(4月23日)课题内容预告;转载者请注明来自微信第一原创哲学公号「philosophs」。

嗨,大家好,我是喵老师。大家周末夜晚来坚持听哲学课的精神令我非常感动。现在的感觉,大家听课、提问和交流都越来越认真和专业了,可用“渐入佳境”来形容。

在这整个过程中我都是非常愉快的,相信大家也是如此。同时,大家的友好、理解和关心也让我由衷感谢。在此,我整理出课堂上的问答和下一次课的要点,希望有助于大家的复习和准备。

1.@梧桐雨:哲学还会有发展吗?

喵老师:哲学当然还会有发展。哲学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其实我们这次微课的大主题是“哲学死了”,但是我反复提到过,这个“哲学死了”是一种比较夸张的说法,而且它是有针对性的,它只是针对传统的哲学。

如果哲学真的死了,那么我们这些人,在一起,在谈论的这些又是什么呢?而且,哲学不是一个结果,它并不是重视结局的学科,相反,它是重视过程的。哲学每一次所谓的危机,其实都是它更好地去发展自己的机会。

哲学是关于思维的,也是关于我们人自身的,所以只要人能够存在,思维能够存在,哲学就能够发展,哲学自身发展了两千多年,它有很强大的思想体系,也有很强大的思维力量。

所以,我们慧田的读者,和慧田微课堂的同学,不管是从思想的层面讲,还是从精神的层面讲,我们都应该相信:思考不止,哲学不死。

2.@Jaewon:老师怎么看叔本华所言人生就像钟摆,永远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是否有局限性?

喵老师:应当说是有一定局限性。虽然它指出了生活的一些方面,对我们生活经验的描述很到位。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痛苦无聊的时候,所以大家去看他这些句子的时候会觉得他说的真好。

如果我们去看叔本华,尤其是主动去拿叔本华的著作去看的时候,可能恰恰是我们痛苦和无聊的时候,而看叔本华的时候,又会更加映证你的这些想法。

比如尼采就要批判叔本华的这种悲观主义。下次课我们去讲尼采的“强力意志”的时候,就会讲到怎样去超越叔本华。

叔本华所谓的这些痛苦、无聊,一方面和他自身成长经历和遭遇有关。刚才也讲到,他要去反叛黑格尔哲学,要和黑格尔同时讲课,结果只有三个学生去选他的课,这个对他来说不也是一种痛苦和打击吗?

还有一方面,就是他去接受印度哲学当中那些「苦集灭道」的东西。其实佛教当中也有一些积极的因素,但他偏偏去接受其中最消极的东西,当然会形成他悲观主义的看法。

所以我们当然是可以去超越它的,但是这种超越并不是说要去除欲望。

3.@*淼:老师好,如果没有认真学习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能真正理解现代哲学吗?能谈谈你学习康德和黑格尔的经验吗?

喵老师:这就要看你所说的“真正理解”是什么意思、什么层次了。如果你只是要去了解现代那些观点或记住那些知识,也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你要去理解它的前因后果,比如叔本华、尼采,包括后面的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它们为什么要提出那些东西,为什么要用那种方式思考,它们作为对康德,尤其是黑格尔,或者整个传统哲学的反叛,你就必须对它们针锋相对的、要反叛的东西也有所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现代哲学本身。

至于学习康德和黑格尔的经验,其实学习哲学的经验都是一样的,就是多去阅读,阅读原著。就像我之前列的哲学书单,先读入门的哲学概论和原理类的,再去读哲学史,再去重点地读哲学原著,这是个越来越精深的过程。

对于康德、黑格尔,也是一样的,另外可能需要更多地和老师、同学交流,因为他们确确实实是比较难的,不仅对于我们中国人,就是对德国人,对德国的教授和学生而言,康德和黑格尔也是很难的。

还有一个,对康德、黑格尔,可能要慢一点学,就是我们看原著的时候,不能追求速度。就像邓晓芒老师讲康德、黑格尔,包括我以前在德国的时候,老师讲德国古典哲学,就连讲席勒的时候,一学期也就讲那么几段,一次课可能就几句话,都是老师讲几句,我们在下面发言、提问、讨论。

所以康德、黑格尔,不仅是对我们作为外国人,对德国教授和学生自身也是难的。因此,我也不建议大家一上来学哲学就要学康德、黑格尔。

康德、黑格尔是最高的山,我们要从小的山、山底下慢慢的爬起,对不对?

4.@老牧童:强力意志与佛家因缘论完全针锋相对吗?

喵老师:你所说的佛家因缘论是指缘起性空这种观念吗?讲万物的存在或生成是一种机缘偶然之下的生成,而万物本身是没有自性的,是这样一种观念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好像也并不是完全针锋相对的。

这样一种因缘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本体论,虽然这样一个本体自身恰好是无、空,是没有,但它毕竟还是在讲本体嘛。但强力意志并不是一种本体论,它更多是一种经验层面的概括,所以它没有什么固定的本质。

而且,从尼采讲,万物、整个世界都是强力意志的流转来看,它恰恰和因缘论有一些接近的地方。

世界是强力意志的不断创造、不断毁灭,创造和毁灭是不断的、连续的,同时进行的,而缘起性空或因缘也是讲世界万物在不断地起、不断的灭。是不是这样?

5.@劳*峰:老师好,请问应该怎样学习康德美学?

喵老师:首先讲讲怎么学习美学吧。首先就是把中西哲学史、美学史和艺术史全部过一遍。

学习美学不可能只是学美学自身,要结合哲学;但又不可能完全只学哲学,因为不能脱离艺术。所以要对哲学史和艺术史都有很好的了解。

学习康德美学,首先就是学习康德哲学。康德他自身对于艺术没有很多的阐述。他不像黑格尔,黑格尔对艺术有很多阐释。黑格尔的哲学看起来很枯燥晦涩,但他写了三卷本的《美学》。

而且黑格尔美学不同于康德美学,康德的美学可以说就是他的哲学。而黑格尔的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他讲“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他讲一些感性方面。

但康德美学当中却没有很多去讲美的部分,康德讲什么?讲判断力嘛,判断力并不是纯粹感性的东西,而是有知性的因素。所以我们只能在哲学的领域内去讲。康德美学值得重视的是哪些呢?

首先,康德美学本身并不是指向美的,而是指向道德的,给我的感觉是如此,美是讲认识和伦理去结合的。还有关于美的四个契机,这个确实到现在也没有人可以去超越,美的本质和艺术的界限问题。还有美和伦理的关系,比如崇高这个概念,也是讲得非常好的。

6.@LI:怎样保证实践理性不与感性结合?

喵老师:人不能脱离感性。实践理性应当纯粹,却不可能纯粹,就是因为它不能脱离感性。所以康德伦理学其实很难真正对现实做一些解释。

相反,现代和后现代哲学中去讲感性和人的存在、身体或欲望的时候,是更能够去解释我们的生活的。传统哲学总是基于这样的假设,首先对理性与感性进行区分,然后试图用理性去超越感性。

但是现代和后现代思想,以及我们的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理性和感性是不能割裂的,感性是不能超越的,不能脱离的。我们现在要抛弃传统的那样一些观念。

7.@LI:我总是要追求古典哲学里哲学超越性的,觉得很纯净。

喵老师:你说的这一点,追求古典哲学中的超越性,然后觉得很纯净,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过。

因为人总是有追求超越的一面,有纯净性的一面,但是不管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我们现实去讲,它都遥不可及。如果我们试图用这样一种古典的方式去生活的话,我们就会变成一种保守主义,一种老古董,一种别人眼中的怪物。这当然是一种假设。

实际上我们也不可能做到。因为为什么古典的哲学会死去,而现代和后现代的哲学会产生并流行呢?就是因为我们的时代变了,我们的生活变了,而现代和后现代的哲学是适应我们的时代和生活的。

现代哲学不追求超越,更强调我们融入现实和生活;后现代哲学也是如此,它不仅不是超越的,也不是纯净的,相反它是沉沦的,混杂的。

第5期课程要点预告:

一.尼采

1.强力意志;

2.永恒轮回;

3.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

4.反基督教道德;

5.“超人”;

6.尼采的矛盾。

二.克尔凯郭尔

1.反抗黑格尔;

2.“存在”新概念;

3.“生活辩证法”;

4.“主观真理”说。

相关阅读:

慧田微课堂第3期精彩哲学答疑录

Via:慧田君编|有异议请私信其微信「cc2cc-net」


    关注 哲学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