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课堂】千万不要错过宝宝的独立敏感期!

 

引领右脑每日分享有爱、有用、有趣的育儿经验、右脑开发知识、专家观点,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文|李雁波摘自《...





引领右脑

每日分享有爱、有用、有趣的育儿经验、右脑开发知识、专家观点,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

文 | 李雁波
摘自《育儿要懂心理学》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朗读音频
◆◆
阳阳一听说要送自己上幼儿园了,就特别开心。于是,他整天乐呵呵地忙这忙那,收拾着东西。把家里的铅笔都找了出来,全部装进文具盒里。奶奶要帮他收拾,他就把奶奶推开,说:“奶奶别插手,我自己能做好!”

以前,他上厕所非要让奶奶妈妈帮忙,现在要大小便了,奶奶主动上前要帮忙,他忙说:“我长大了,我自己能做好!”

心理学专家指出,3岁左右是培养宝宝独立性的敏感期。在孩子3岁左右,独立自主意识开始大发展,常会拒绝大人的帮助,想试着自己去做某些事情。

3岁左右宝宝,要求自己做事是十分普遍的,家长应该把握并利用这大好时机,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怕累着宝宝,或怕宝宝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宝宝做事。

江女士十分宠爱自己的儿子,平时不让他沾一星半点的家务。他的儿子只有两岁半,可已经有一些自主的意识了,吃完饭,便对江女士说:“妈妈我帮你洗碗吧!”

可是,江女士却说:“你快一边玩去,别捣乱了,你这么小哪会洗碗啊?洗不干净我还得重洗刷不说,不小心兴许还得把碗给我打了。”

江女士本来不愿意把儿子送去幼儿园,后来在丈夫的要求下,才不得不送去的。

类似这样的做法,不肯放心和放手地让孩子去尝试,有过一两次的教训后,宝宝渐渐就失去帮忙和做事的兴趣了,潜意识里就会形成一种“我不行,我做不来”或“这种事情不是我的”的意识。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衣等生活技能不用练,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了。因此,便不让宝宝去学习与锻炼,结果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都依赖父母的坏习惯。

在这样的做法指导下,会直接地导致宝宝形成一种惰性心理,遇到问题不肯动脑筋思考,遇到事情也无法独自处理,不仅丧失自主管理的能力,同时其独立意识也会变得薄弱起来。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对其成长非常不利。

东东是独生子,5岁了干什么事都说自己不会,从来不自己单独干一件事情,经常哭,吃饭时贪玩,必须有老师在旁边不断督促或喂他才能正常吃饭。

在一次秋游活动中,老师让孩子们一起去观察树,然后把看到的画下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一起去公园参观不同的树。老师就看到的树认真与小朋友们分析它的叶子、树干等,孩子们也很兴奋,问了很多问题。

可是,在整个过程中,东东一直没有说话。回到幼儿园后,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发了一张纸,让小朋友们把树画下来。

大部分小朋友都很快地开始画了,可老师发现东东一直在对着纸没动。开始,老师以为他正在想,就没过去帮他。

可是,过了大概5分钟左右,他还在那看着,手里拿着笔在玩。这时,老师走过去问:“东东,你怎么不画呀?”

“我不会画”。

老师有些生气,但还是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只好帮他回忆树的样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他终于开始画了。画了一会儿,他停下来了。

“怎么了?”

“我不会画树叶。”

老师抓住他的手,帮他画了一片叶子,然后说,“其他的就你自己来,好吗?”他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20分钟后,老师过来看时,发现他的纸上只有几个歪歪扭扭的东西。

对于东东的表现,老师特意找到他的家长进行了交流,才知道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碌,这个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大的。而爷爷奶奶对孙子疼爱有加,一直十分宠东东,从来不会让他动手做任何事情,只要他一哭爷爷奶奶就知道他想要什么。

现在很多家长都存在着孩子独立自主能力方面的困扰,他们却从不反省自己当年对宝宝的纵容与宠溺。事实上,造成孩子独立性差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的生活一手包办,让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结果,长大了,除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也不会做。

在宝宝想要做事的时候,父母嫌他小,嫌他多事,或者以爱之名剥夺其做事的权力,长大了又怪其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这不是很奇怪吗?

还是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自己多动手,多动脑,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吧!即便孩子还无法独立完成某件事或者完成很吃力的时候,也应多给孩子提供成长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从不断尝试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别用成人的思维去揣测宝宝,有时候大人认为很辛苦的事情,对于好奇心比较浓厚的宝宝来说,也许会是一种乐趣,他会带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和玩的心态去尝试和学习。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打断宝宝的兴致,而应该多让他锻炼锻炼。

淼淼?经1岁半了,他看到爸爸吃苹果时,总要踮起脚,伸出双手说:“爸爸,给我。”可是,爸爸就是不给他,说:“别弄脏了,你抓不住的。”

淼淼似乎生气了,眼睛无助地看着妈妈,希望妈妈能帮自己说说话。可是,妈妈并不帮淼淼说话,反而用勺子刮着苹果给淼淼吃。

淼淼怒了,一下就打翻勺子。爸爸一见淼淼生气了,才把苹果给淼淼。淼淼高兴地接过苹果,一口接一口地吃着,他咬下来,又吐出来了,爸爸在一旁不停地说:“你行吗?又不能吃下去。”

淼淼说:“我自己来。”

就这样,淼淼十分开心地把大苹果啃掉了,虽然没吃上什么,但他的表情分明是一个胜利者的样子。

儿童专家指出,两岁左右是孩子独立性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拥有了较明确的独立性意向。在这个阶段,也许他们昨天还是妈妈怀里的娇宝宝,事事依靠妈妈,今天突然间要独立,什么都要自己来。明明自己做不好,还不让别人帮忙,若是父母帮忙,宝宝有时还会发脾气。

对于这样的情况,有的父母不了解,就觉得孩子变得不听话了,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误解。宝宝总是希望独立的,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当他会爬的时候,就会想站起来,当他能站起来的时候,他就会想迈步行走,当他成功地迈步行走之后,他又想要学会跑跳了。同样的道理,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宝宝也有这样的渴望。

刘女士的女儿刚满一周岁时,几乎路还走不稳,可是,每次上下楼时,她总要挣脱大人的怀抱,要求自己扶着楼梯的护栏单独走。

刘女士担心女儿的安全,不过,她也没有拒绝女儿的意见。她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后,然后,陪着她一起慢慢走。

当女儿成功地迈出第一步,就抬头看向刘女士,目光中充满了快乐与兴奋,这时,刘女士就会表扬女儿做得好,同时,鼓励她再来一步。

于是,没过多久,女儿就能熟练地上下楼了。

身为父母,不但要懂得尊重宝宝初体验的好奇心,还要鼓励他单独去完成某件事,多给宝宝创造一些机会进行多方尝试,并传授给宝宝一些做事的方法和技巧等。

成人应该抓住宝宝想要独立的敏感期,掌握必要的教育策略与要点,让宝宝的独立要求得到满足,千万不要凡事包办,让宝宝失去自我尝试的兴趣和好奇,而对家长产生过度依赖性,这样对于宝宝的未来发展与生活就不好了。

文章来源于李雁波的《育儿要懂心理学》,主播:姜娜娜(微信号Selena630),一枚奋战在一线的优秀育儿讲师。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引领右脑
《引领右脑精选绘本故事》
回复标题前面数字即可查看音频


1001.绘本故事《我不是完美小孩》

1002.绘本故事《魔法亲亲》

1003.绘本故事《三只熊的故事》

1004.绘本故事《考拉奇的魔术箱》

1005.绘本故事《阿秋和阿狐》

1006.绘本故事《梦是什么》

1008.绘本故事《妈妈的礼物》

1010.绘本故事《别再亲来亲去》

1019.绘本故事《花婆婆》

1023.性教育绘本《小威向前冲》

1034.绘本故事《我不想生气》

1042.绘本故事《我不愿悲伤》

******

回复:“绘本”即可获取更多绘本音频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